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成因与对治探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不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基本系统入手及其相互耦合,对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新的探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帮助青少年重新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青少年 网瘾问题 成因
  作者简介:范婷婷,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8.238
  青少年是指年满13周岁但不满19周岁、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未成年人。网瘾,即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这是全球网瘾问题的共同特征。据研究发现,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其乐无穷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
  青少年网瘾的表现和危害,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学术界已经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所关注的是青少年网瘾问题成因与矫治。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网瘾少年问题的成因进行一些探讨,并寻找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生态系统方法。
  一、网瘾少年问题形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成因分析,学术界一般集中于网瘾青少年本身,有些也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教育,但是这些分析都具有一种孤立性的特点。实际上,青少年网瘾问题不是简单的成长问题,而是社会生态失调所造成的社会病症,因此要从社会深层结构中去探讨这一病症形成的原因,由此找到有效的对治策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分析框架。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是系统理论的分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个具有整合主义或折中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这一理论整合了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观点,把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认为人类生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该理论的正式提出者-美国社会工作教授查尔斯·扎斯特罗将个体看作通过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的主体,个体不是被动对环境做出反应,而是主动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他把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这三个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我们从这三个系统入手进行分析,就会很清晰地看到社会环境是如何促成一部分青少年产生网瘾行为的。
  (一)青少年网瘾形成的微观系统分析
  微观系统是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看似单个的个人或事件,也就是指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到的人或事物,这些人或事物与个体的关系最为密切,交往最为频繁,活动场域最为广阔,因此对个人的影响也最大。
  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性格大都比较内向,其行为表现方面有一些共同点:人际交往能力差,自我评价低,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生理的迅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突出,常常表现出对现状不满,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和束缚,逆反心理极强,容易与家长冲突,喜欢寻求刺激。这些想法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教导,很容易演变成为所谓的“网瘾少年”。
  (二)青少年网瘾形成的中观系统分析
  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包括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在中观系统中,家庭是最靠近青少年的一层,也是青少年生长和接受教育的场所,对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例如单亲家庭、空巢家庭)、不友好的家庭成员间关系等对青少年的网瘾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学校作为微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在青少年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这块圣土也被贴上了各种各样商业化的标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另外,学校简单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教材内容的单调乏味,都给学生从互联网中获得乐趣提供了理由。
  (三) 青少年网瘾形成的宏观系统分析
  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对于青少年来说,影响其成长的宏观系统主要是文化和社区。就文化系统而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西方思想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一再被弱化,传统价值观受到否定,消极文化和颓废文化在社会中普遍流行。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拜权主义”等思想日益盛行,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误导了青少年的行为方式。社区方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区建设处于不力状态,社区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性建设,安全管理缺失,社区环境不良,尤其是对青少年进入网吧的限制执行不力,这些因素造成了青少年步入不良网络世界的无限制性,使一些青少年染上了网瘾。
  以上三个社会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关联和耦合的,这是社会生态理论的一个重要支点。一般的系统理论只是看到系统之间的整合性,但是对于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性论述并不是很充分。在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生态系统方面,要特别注意系统的耦合性。一方面,系统的各要素或者各子系统自身应当是完善的和良性的,否则其他系统要素的作用就会受到削弱,就无法达成系统的生态性效果。   二、网瘾少年问题解决的社会生态系统路径
  青少年网瘾形成的上述理论分析告诉我们,青少年网瘾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社会生态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同样也需要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协调性预防和处理。
  (一) 以微观系统为基础,重视对个人素质的提升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灿烂的阶段,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少年,不仅要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而且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克服盲目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 以中观系统为主线,注重家庭和学校的核心作用
  从家庭来看,家长对于青少年具有首次培养的功能,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单表现为长辈(尤其是父母)向子女传授知识和经验,还包含着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凝聚力量,克服困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家庭功能的充分发挥的内容,这是预防和治疗网瘾青少年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这方面家长需要做到:第一,尝试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成人继续学习和教育、社区、网络、影视作品等方式进行基本的价值观、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的提升,第二,善于创造和谐、轻松、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使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家庭成员彼此之间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从学校来看,学校具有青少年正式社会化的功能,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规范性场所和主要途径。学校对治青少年网瘾问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更新教育理念,将学生的道德培育和人格养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不能一味地以知识教育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全面打造校园各层面的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自主成长和创造性的学习中产生和维持学习情趣,消除对于网瘾等不良精神和行为走向的兴趣。
  (三) 以宏观系统为纽带,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环境系统
  在这一方面,社会应当努力做到:加强积极文化建设,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重视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激励作用,大力弘扬符合社会正义和社会道德的价值观,消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行为,给青少年以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使青少年从思想观念上对网瘾等不良行为具有先天性的免疫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培养青少年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改善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规范社区秩序,营造良好的社区网络环境,尤其要规范管理社区网吧,消除网吧对青少年的非法吸纳;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绿色网络”,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方式和行为。
  可見,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三大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契合起来才能发挥真实有效的整体功能。其中,微观系统必须发挥青少年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中观系统则应当以青少年的本身的微观需求为前提,进行富于人性化的教育和引导;宏观系统则应当在更广阔的意义上为微观和中观系统提供价值观的指导和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使社会总体环境处于良性的状态,这样,三大系统彼此配合无间,行动一致,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性上消除青少年网瘾滋生的任何可能性,最终使青少年网瘾问题成为过去时,给青少年一个正常的人生成长历程。
  三、结语
  以上论述表明,“青少年网瘾问题”并不是单纯在某种主观或者客观环境作用下产生的,而是所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某一个系统层面发挥作用,而是要协调发展各个层面的互动性与合作性,内外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内层系统要紧跟外层系统的步伐,外层系统要满足内层系统的需要。总之,“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基本系统的共同努力,以目标问题的解决为导向,三位合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促使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工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英]马尔克姆·派恩著.冯亚丽、叶鹏飞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薛云珍、卢莉.网络成瘾的形成、表现及机制的探讨.医学与哲学.2003(8).
  [4]小西.你是不是瘾君子——网络成瘾综合症八大表现.科学大观园.2005(9).
  [5]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人民网.2010年2月2日.http://game.people.com.cn/GB/48644/48662/10909514.html.
  [6]田捷.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调控.生命世界.2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国家就业工作政策的重要部分。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必须因地制宜,文章以武陵山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调查为基础,在科学细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因素下,反映出返乡农民工创业受到自身因素及政策支持度的影响比较大。根据少数民族区域特质提出应从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联合农林等其他部门、培育创业带头人、优化创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等优化。  关键词 返乡 农民工 创业意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它反映出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而这种信任是通过政府所制定公共政策的认可度来实现的,可以说,政府公信力受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影响。本文以分析政府公信力与政策过程的内在关系为基础,阐述在政策议程、政策形成、政策采纳、政策实施以及政策评估各阶段中政府公信力产生的条件,以此来更好地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  关键词
摘 要 本文认为强化《反恐情报》课程研究,对于打造《反恐情报》课程的特色品牌、培养反恐情报人才并服务实战具有重大意义。构建《反恐情报》课程的基本框架,进而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课程建设,为新疆乃至全国培养出符合反恐情报工作实际需求的专门人才,提高反恐情报的预警防控功能和综合实战能力。  关键词 反恐情报 课程教学 师资 教材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依
摘 要 毒品犯罪近年来在新兴经济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案件类型主要表现为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和非法持有毒品等。目前新兴经济地区面临的毒品犯罪问题为犯罪分子数量显著增多,青少年涉毒犯罪问题严重,外流涉羟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为了打击和预防新兴经济地区的毒品犯罪,本文认为必须做到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盐酸羟亚胺等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等措施。  关键词 经济地区 毒品犯罪 青少年 
摘 要 从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等行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这将意味着营业税走向了终点,而增值税的制度将更加规范。但在营改增的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重重困难。本文认为有必要从简易征收问题和纳税义务发生地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营改增 建筑业 简易征收 纳税义务 发生地  作者简介:袁玲,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
摘 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报告以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求三个层次逻辑推进。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美好目标乘风破浪前进,共同抵达全体人民理想中的彼岸
摘 要 从1935年到1948年,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指挥所与司令部,在这里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它的形成对梁家河乃至整个陕北地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梁家河精神”正是习近平同志在插队成长过程中經过不断磨练、艰苦奋斗中培育出来的并由此展现出来的风范品质、抱负胸怀、思想境界,具体体现在务实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人民精神等方面。  关键词 梁家河 延
摘 要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技术规范,同时也是法律意义上的协议和证据。施工组织设计可以用来主张停工、窝工损失和明确工期延误责任等。完善的具有法律实践意义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维护施工单位权益,并能为施工单位创造高额利润。  关键词 施工组织设计 法律应用 效益  作者简介:朱东阳,江苏铭勤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公安机关作为执法部门,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是公安工作的主力,必须创新原有的管理体制,积极转变工作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全力推进、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本文以西藏基层公安机关为出发点,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基层 公安机关 执法
摘 要 增量配电改革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最受关注的部分之一,也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时至今日,虽然相关的文件已陆续发布,但应采用何种方式以开展增量配电项目,仍未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从地方政府现今释放出的信息来看,存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以开展增量配电项目的倾向,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學理论、行为模式、现行规定等方面入手,分析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开展增量配电项目的合理性。  关键词 增量配电 特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