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青少年思想培育的因应之策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全球化与青少年思想观念的普遍性变化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进程在全世界开始加速。全球化无疑极大地推动着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但就文化的层面说,在实际的全球化过程中,强势文化是占有优势地位的,强势文化的流通和传播,实际上形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强力挑战,正因如此,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化引起了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及思想力量的全球性扩张。如果继续顺任这种扩张,那么其结果将是在全球化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强势力量的标准最终成为标准,而弱势力量的标准在不对称的对话过程中逐步地最后走向被消解、置换和改造。观念变迁同代际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越是低代际的社会成员,越易受到新文化观念影响乃至控制。所以,在这样的文化生态里,青少年受到的由全球化所带来的这种趋同化和一体化的冲击最大。反观当今我国社会的文化状况即是如此,在青少年身上,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特征已经非常突出,如时尚标准新颖化、趋同化,人际交往快捷化、短期化等等;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呈现衰弱甚至断裂的迹象,作为文化状况的根本特征的古典理想正在消失,科技理性主宰了人们的思维,物性崇拜甚嚣尘上,对道德价值、人性、自然、信仰等某些事物失去了谦卑的态度和敬畏之心……
  面对随全球化带来青少年随全球化而来的思想观念普遍性变化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对此,我们不妨首先以文化哲学视角透视全球化现象,从而尝试思考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问题的恰当的因应之道。
  从文化哲学的立场说,全球化与文化多元性应是辩证互动的。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必须有本土性的文化存在,主动地立足于对本土性文化的认同,我们才能对现代性与全球性进行反思,从而在坚守本土化这块阵地的前提下参与全球化竞争与对话,更好地走向未来,最终实现全球化和本土文化的双赢。否则,如果只有全球化,我们的文化模式全都是西方移植过来的,找不到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对本土性就是极大的失败。
  现实中我们的问题恰在于在全球化大潮之中缺失了传统文化的保持,特别是缺失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从而致使全球化与文化多元性缺乏良性互动,全球化成了单向化。不过,退一步说,即便是单向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成长而言,假使我们能在单向化的变化面前汲取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从而培养西方传统中的德性观念,这也不失为一种不算最坏的选择。但是,在目前的全球化背景下,观念深层的这些文化内涵难于快速传递,所以,在全球化时代,思想上我们能获得的还只是更为流播广泛的西方科技理性和物性崇拜意识。如此一来,在我们的文化空间里,青少年就既无法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养分,又无法触及西方文化中富有人文底蕴的价值和德性意识,这样的双重缺位导致了前已述及的青少年思想的现状。
  既然如此,在全球化时代,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培育而言,我们就不能不回到我们的民族历史中来,正视我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先贤缔造的人文理想、道德理念的荟萃,对青少年来说,必须唤起其民族文化自觉。唤起其民族文化自觉,这不仅是促成本土化和全球化双向互动,回应全球化浪潮之必需,更是全球化时代青少年思想成长的必要途径。
  二、因应的对策:民族文化自觉与经典诵读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唤起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呢?经典诵读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渠道。
  在全世界,成熟的文化类型都有其文化经典,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圣贤言传身教、著书立说、化育天下,使得中国文化薪火相传,弦歌不断,形成了悠久、独特、厚重的文化经典体系,这些文化经典构成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古人云:亡人之国,必先亡其史。文化经典是族群分辨和文化认同的象征,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主要存在于这些文化经典中,文化经典作为载体让人文理想、道德信念、伦常意识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得以一脉相承。岁月让光阴驶离过去,但文化经典负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却能穿越历史。既然如此,研读经典就是接续民族传统、培养文化自觉,进而领会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和价值意识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他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人生情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命智慧就一无所知,“文化中华”对他来说就仅仅是一个概念,他们无法透彻体会“文化中华”的意蕴。其实,没有文化经典,岂止是没有对“文化中华”领会,更是缺少了其中的民族所固有的价值意识和人文理想。
  由上可见,在全球化时代,以经典诵读唤起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具有深切的必要性。通过经典著作的接触和学习,经典会借助思维的灵动复活起来,显示出其持久的生命力和超越时空的强大魅力,使经典中的文化意蕴会走入人心,经典中蕴含人文理想、道德信念、伦常意识等会得到发扬光大。而对处于人生成长中的个体来说,经典诵读则激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崇敬感,使他们得以汲取深厚的思想营养。所以,通过阅读文化经典不仅能使我们的文化脉络得到延续,更重要的还在于使青少年的思想家园得到滋润,价值观、理想得到良好的培育。如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下的青少年思想成长问题就有了解决之道。
  三、民族文化自觉角度下经典诵读的两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经典浸润于民族血脉,它离不开处于历史和现实中活动的社会主体,但这些经典又是在历史长河里积淀下来的,因之,它的文本有其不易性,它的内涵也有稳定性,这显示出经典超越时空的客观性。经典诵读首先应尊重这种客观性,从而能还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原貌。经典诵读的这一客观性原则要求我们在经典诵读中首先要呈现经典的本来思想,而不是对之加以改变或裂解。为此,必须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经典诵读应着力于思想的传承,不应将经典诵读作为单纯的语文教育。因为如果只是将其作为有实用性的语文教育,诵读者更多注意的就是其文学性的方面,而过多地被华章美辞所羁缚,那么就无法真切传递经典具有的超越时空的客观思想精神,也就偏离了经典诵读的客观性原则。而如果经典诵读的结果不在于唤起诵读者对传统经典的思想内涵的喜悦和崇敬,进而去领会其具有超越时空的客观精神,那么,经典诵读活动将大为失色,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2)经典诵读应注重选材的经典性,不应只是将选材当做汇集古文文篇。既然是经典诵读,就应该选择经典,尤其是选择一般经典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传统、蕴含超越时空的客观思想精神的那些公认经典,在传统经典中,《四书》《五经》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传统主干文化儒学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对经典诵读来说,此典籍最为重要。至于有些经典诵读编目挑选的范围很广,甚至亦将唐诗宋词列入,则目标散乱,失去了经典性。
  2.有效性原则。《四书》《五经》这些经典固然重要,但这些经典又未必通俗易懂,所以应该注意到经典诵读的有效性问题。何为有效性原则呢?尽管经典诵读有着重要意义,经典诵读的主体却是有心理特征的活生生的人,所以经典诵读应照顾到其主体可接受性,应该根据诵读主体的可接受性安排诵读的内容,从而使传统中优秀文化内涵真正为其所吸收。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诵读经典的最佳时期当是中小学阶段(六岁至十八岁)。成年之后往往受功利主义所左右,这个时候才开始经典诵读,对于品性的打造、人格的形成乃至于民族精神的培育都将收效甚微,收益有限,所以经典诵读应是从儿童、青年时期开始的。
  经典诵读的有效性原则还意味着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有效配置相关的经典内容。从经典的内容看,青少年有年龄上的差距,经典诵读初期可以用蒙学教材,蒙学教材名目繁多,但对其如何择取,应颇费思量。如,《三字经》乃三字一句的韵文体,内容涵盖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不可多得的蒙学教材;《弟子规》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它们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儒家经典,但其思想立意与儒家的核心观念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泛儒家的经典”,因其节奏明快,易于成诵,实际可以作为儿童初学入门之文篇。
  而《四书》、《五经》皆为古文体,学生读之稍有难度,加之时间有限,故在选章择句时需多加斟酌。一般言,《四书》相对容易阅读,故应成为青少年经典诵读的重点,《五经》中的《易》《书》艰深晦涩,在编选时最好择章录取。在保证客观性的基础上,选取的方式可以名言警句为主,也可把选取重点集中于某几个章节。如此使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成分不被遗漏。
  如果在推广诵读经典时能把握客观性和有效性两个原则,则有助于青少年得到民族精神的滋养和支撑,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从而在人文理想、道德信念、伦常意识上健康成长,亦可以较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责任编辑关燕云)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校图书馆建设机构知识库的问题,以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为实例,描述构建机构知识库的实施过程,分别从构建模式的制定、软件平台的选择、资源内容的收集以及推广使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着重介绍了机构知识库系统平台、资源内容的收集。通过分享、交流和讨论在建设机构知识库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和遇到的问题,以期共同推动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开放存取;内容收集;资源
柯本: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很矛盾。我很懒,对学习总是提不起太多的兴趣,尽管我一点也不讨厌学习,但就是静不下心来学习,一点动力也没有。很苦恼……  围二姐:我要跟你说“青春少女要静心”好像口服液不能愿意,但是谁不是按捺住无数想撒欢的冲动才得到发成绩那一刻静谧微笑的呢?习惯就像刚睡醒的头发,捋一捋,总会顺的。  詹姆斯·邦德:或者是找不到坚强的理由,或者是自己本没毅力。一直以来的我总是对学习力不从
摘要:以芒果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对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2×Taq CR Master Mix含量进行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CR(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CR)最佳反应体系为:30 ng 模板DNA、03 μmol/L 引物、0 μL 2×Taq CR Master Mix,总体积为25
9月9日,日本驻印度大使铃木哲与印国防秘书库马尔在新德里签署《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该协定允许日自卫队和印武装部队在联合演习、训练等场景下相互提供物资和服务,其签署是近年来日印防务合作的“阶段性总结”,标志着日印“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继续走向深入。  日印防务合作屡创“纪录”  传统上,日印两国不是紧密的防务合作伙伴,双边关系长期以经贸合作为主。然而,自2016年日本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
无论是研究微观企业治理还是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只要一提到俄罗斯经济问题,人们往往就从以下分析框架入手寻找答案:俄罗斯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及相互影响,俄罗斯的“荷兰病”及“惰性的能源型发展模式”,以及俄罗斯的创新经济战略及经济多样化问题。这些分析框架的确是研究俄罗斯经济问题的利器,然而,即使对上述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俄罗斯经济的现实状况依然让人一头雾水:为什么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
鸵鸟有些想不通,同属鸟类,身上也有一双翅膀,自己怎么就飞不起来呢?不行,既然有了一双翅膀,就得学会飞翔。  于是,鸵鸟制订了一个飞翔计划。为此,它还减了肥,尽可能地让身体瘦下来,好飞起来。要飞起来,就得从最基本的扇动翅膀开始。为了让翅膀扇动起来,鸵鸟来到一座山上,一次次往下跳,以这种方式进行练习。  站在山上,下面是悬崖,鸵鸟往下看了看,头有点晕,眼有點花,心跳也加快了,可是为了实现飞翔的梦想,它
元博姐姐,你说,是不是每个女孩儿都会为了让自己变得好看而不停地折腾着呢?  在家里看碟。本来是想看看动画片的,结果错塞了一张前几年的流行唱片。这一错我可就折腾了一个寒假呢。  “我心砰砰跳跳……”这边我手中不大灵光的遥控器还没来得及把碟吐出来,那边已经自定义开唱了。  镜头给了王心凌的一个特写——灵动的眼睛一眨一眨,微微上翘的长睫毛上下翻飞,那叫一个百媚千娇,顾盼撩人。  忍不住抵了抵自己的睫毛,
?  阮小胖其实不叫阮小胖,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阮文雨。因为很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吃了一些特殊的药丸,她开始变得越来越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同学就给她取了这个滑稽的名字——阮小胖。  那是还有好多事情都不懂的稚嫩年岁,所以她并不在意这个外号,依旧和那些称呼她为“阮小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和跳皮筋的游戏。童言无忌嘛,就算说了又怎样呢,毕竟大家也不是真的嘲笑她,因为她实在胖嘛。  好像只是一
摘 要:进阶学习理论融入科学教学实践,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了又一种科学、高效的学习路径和方法。简洁明了的进阶设计,抓住了教学的要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突出了学生学习的“盲点”,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与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机融合,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强化精准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进阶;根;进阶变量;学习水平  学习进阶理论是近年来教育界比较热门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描述了学生在
摘要:以我国33个市为样本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政府支持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因素对淘宝村发展的组合效应及互动关系。结果显示,淘宝村的发展是多条件并发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已有研究及典型样本案例将淘宝村的发展动因归纳为政府引导培育型和自发驱动创新型2种模式,政府引导培育型重视政府支持和信息通信技术对淘宝村形成的影响,自发驱动创新型重视产业结构和信息通信技术对淘宝村形成的影响;信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