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医学》陪我欢度晚年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里看到了《大众医学》,发现她1948年就创刊了。但书店里仅有一本。营业员说买的人不多,这是弄来试销的。反正,定价不高,我便买来了。
  这本杂志,对具有基本医药知识的读者来说,比专业性的医药杂志有趣,读起来不觉得乏味。
  由于当时我住在一个小县城里,书店里卖这类读物的不多,进货也少,去迟了就买不到,因此常令我有向隅之憾。
  限于当时的印刷条件——手工植铅字排版,因此阅读《大众医学》时,常常看到误植、倒植、倒空的现象,实在令人感到美中不足。于是,我便给编辑部写信,告诉他们书上出了哪些瑕疵。编辑部便在下个月寄给我一本样刊。有时,我因工作忙,并不能每个月都给编辑部写信。但只要我给编辑部写了信,都能在下个月收到一本样刊。如此断断续续,直到上世纪60年代《大众医学》停刊为止。
  1978年,《大众医学》正式复刊了。但由于是限量发行,我所在的小县城订不到。我便与编辑部联系,他们同意让我向编辑部邮购。
  之后,我从农村回单位当保管员,工作比较清闲,读书的时间多了。《大众医学》会按期寄给我样刊,而我的主要任务则是读后把发现的瑕疵反馈给他们。
  1981年6月,《大众医学》的编辑梅彤辉老师找到我,告诉我说:“编辑部主任杨成功老师希望我能帮助《大众医学》看校样。”我说:“试试看吧!“于是,从1981年下半年起,我便为《大众医学》看校样了。
  1982年2月,我在北京参加了《儿童文学》召开的创作座谈会之后,回家时路过上海,顺便造访了《大众医学》编辑部,与编辑部诸位编辑初次见了面。
  后来,杨成功老师调迁工作,由杨又才老师继任。杨又才老师退休后,王伟海老师任主编,接着贾永兴和姚毅华老师接续递任,都与我保持着联系。直到2005年5月,我患了脑梗死,不能像过去一样为《大众医学》看校样了。
  从1981年7月到2005年5月,我与《大众医学》携手同行25年。现在,我已经83岁了,与《大众医学》25年的至交,丰富了我的余生,让我感觉总算没有虚度晚年。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我的晚年是快乐的。
其他文献
提起速冻食品,您会想到什么?风味十足的饺子、馄饨,青翠可人的豌豆,还是那些躺在碎冰块里好像随时要跳起来的墨鱼?当您把这些速冻食品装进购物篮后,是否心里也要思量再三:我拿回家后该怎么存放、怎么解冻,才不影响它们的营养价值呢?    专业环境速冻≠普通冰箱冷冻    有些朋友会说,还用买速冻食品?我把新鲜食物放进家里冰箱冷冻室就可以了。其实,这和真正的速冻食品还是有差别的。所谓“速冻食品”,是将那些经
随着“收藏保值”热的日渐升温,收藏品范围也从金银珠宝、古玩玉器逐渐转向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麝香等名贵中药材以及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高档中成药。目前,1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十年前生产的仅三百余元的安宫牛黄丸竟在网上拍出2万元的“天价”。那么,中药真能如此“保值”?“保值”中药又真能“保质”不变,长期收藏吗?    中药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药材的生、长、收、藏及制剂过程,其中任何一
“本秘方能根治疾病,而且没有副作用。”  “我们拥有对精神病有特殊调治功能的新颖仪器。”  ……   在咨询及专家门诊中,不时遇到这样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症状十分明显,家属轻信报刊及电视台、电台的医疗广告,多年来辗转全国各地治疗,或者是相信所谓“秘方”“新颖仪器”的宣传。花费了大笔钱不算,还耽误了疾病早期的治疗机会,致其发展成慢性状态。家属常常痛哭后悔不已,听其经历甚令人同情。这里特把常见的精神疾病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如果能有一批关注糖尿病的人和糖尿病患者一起分享控制糖尿病的方法,群策群力对抗疾病,将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各级糖尿病学会(协会)和糖尿病患者组织无疑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  大众医学:经常可以看到各级糖尿病学会(协会)以及糖尿病患者俱乐部组织讲座、义诊、联谊等活动,这些组织成了糖尿病患者比较信赖和贴心的团体,作为卫生部主管慢性病预防和控制部门的负责人,您如何评价这种信赖和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溶血性疾病,是由于夫妻双方ABO血型不合而导致母婴血型不合,从而使母亲产生抗胎儿ABO血型的免疫抗体,这种免疫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血液中,破坏胎儿的红细胞,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贫血、黄疸、核黄疸、小儿智力障碍甚至死亡。    孕检可早期发现    夫妻双方ABO血型相同,不会发生这种溶血病
随着科普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医学名词已不再陌生。然而,人们对高脂血症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高血压。究其原因,可能与高脂血症早期无不适症状且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老年患者对高血压很重视,对高脂血症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老年人血脂高一点是正常现象,不需要担心;调脂药副作用大,不如不吃……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心血管疾病是引发老年人群死亡和致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引起血管狭窄并导致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治疗目的有两个:一是减少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二是延缓病情发展,减少猝死,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病事件。目前,冠心病治疗除了药物外,还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即有创伤性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它们使狭窄血管得到直接扩张或使血流避开狭窄血管而通过”桥”血管供应远端缺血的心肌。这些治疗措施改
钟女士今年52岁,丈夫和她同岁。丈夫身体素质很好,对性的需求还比较旺盛。只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痛苦:妻子绝经后基本不想跟他过夫妻生活了。因钟女士绝经以后,感觉好像“性功能基本就消失了”,性行为过程中阴道不够湿润,而且还有痛感。无奈丈夫只能禁欲,明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但没有别的办法。而钟女士也感到非常苦恼,性生活成了一件痛苦的事,还有什么乐趣?与此同时,她也觉得有点对不起丈夫。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
刚毕业那个夏天,单位经常遣我去城里培训,住的是一家招待所,从一个坐在门口、摇着蒲扇的老伯(老伯姓张)手里领过一把钥匙。穿过一个木楼梯上二楼,对号入座打开其中一间,把行李箱子往地上一放,拉上窗帘。这小小的招待所便成了临时的家,一个温暖的落脚点。  隔一歇工夫,楼梯上传来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张老伯敲门,递给我一把热水壶,几个木质衣架,告诉我可以去楼顶的露台晾衣服。  并且叮嘱我晚上锁好门,上好保险。没事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癌症防治方面的研究涉及分子、细胞、动物和人群。硒可以预防癌症,控制癌症转移,降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超大剂量的硒还能使化疗药的治愈率显著提高。   补硒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低硒地区癌症发生率高于富硒地区。如果硒的摄入量多,癌症发生概率就小,这证明了补硒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率。在美国,约1500人每日补充200微克硒,平均补硒4~5年,这些人的血硒与未补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