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为国家电网公司赢得在世界电力工业中的发展地位打下了良好基础。信息通信作为电网的“中枢神经系统”,为电网的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提供着重要保障和支撑。在信息通信产业高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快速推进的形势下,电力信息通信企业的员工需要应对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高的工作要求。这些员工普遍学历高、年纪轻,且工作流动性较一般电力企业员工大。如何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在电力智能化时代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项目背景
作为电力信息通信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文中简称“信通公司”)在探索中国特色智能电网的道路上,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事业能否基业长青的根本。对于信通公司而言,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部署,在已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切实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凝聚力量、激励创新、促进管理、推动发展中的保障和引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自2009年7月起,信通公司持续开展“成长的员工成长的信通”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信通公司把成长主题活动的主题定为“心灵成长”,开展了《阳光心态》、《员工成长与发展》等系列讲座、培训和主题活动,在员工中引起积极反响。顺应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公司事业的发展需要,公司于2011年8月,借鉴国际先进的EAP理论,启动员工成长计划,通过员工心理资本测评分析等手段,提升员工的自我认知,促进员工、团队和企业形成并保持良性的成长状态。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员工心理资本测评分析支撑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是积极心理学和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isstance Programs,EAP)。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关键行为事件访谈(BEI)。选取代表性员工进行BEI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对于访谈获得的材料进行编码分析,获得有关心理模型。
(2)团体焦点访谈(FGI)。作为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的补充,选取各部门员工组成团体焦点访谈小组,每组人员10-15人,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更全面收集相关信息。
(3)高层专家决策访谈。对公司高层领导实施访谈,从组织层面收集决策信息。
(4)问卷调研与统计分析。选取成熟的心理量表,编制职业心理测评问卷,通过测评收集基线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手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工作内容
访谈与测评
信通公司在充分调研国内外EAP理论发展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公司员工进行了访谈、座谈,经过文本转录和编码分析(包括文本提取、指标描述和因素总结),共提取出499条文本,51条指标和10个要素。
在访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测评问卷设计。测评内容分为压力来源、职业心理状况与应对资源3个部分,具体包括职业倾向、自我状态、身心健康、工作压力和心理资本5方面共300道题。测评采用网上平台的方式进行,共有1746名员工参加测评,经筛选,收集到1335份完整有效数据,积累了信通公司宝贵的全业务领域员工数据,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测评分析报告。
结果与分析
信通公司员工为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成长有别于其他员工的成长,其他员工的成长主要是技能的提高,而知识型员工的成长则是通过知识的积累与创造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访谈、测评结果的分析,信通公司员工呈现的问题表现在健康、胜任、成长三个方面,主要是胜任(指个体具备公司所要求的能力素质,并能按要求完成工作或超出要求完成工作,包括能力和态度两个因素)的问题。
(1)健康方面的问题:生存的压力导致对薪酬待遇过度关注;因工作压力产生焦虑、烦躁、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绪困扰,从而影响工作,等等。
(2)胜任方面的问题:员工入职、调岗、晋升适应;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下级、同级、对外的沟通交流,等等。
(3)成长方面的问题:个人职业发展,未来方向感,工作目标、规划、理想,等等。
综合看来,49%的员工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对员工造成困扰较大的压力源依次是个人发展、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负荷和管理责任。在工作行为方面,只有1.8%员工体验到较高或很高程度工作倦怠,大多数员工较少或很少表现出沉默行为,说明员工总体工作状态较好。
基于健康、胜任、成长三方面主要问题的关注度和紧迫度,后续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员工选拔招聘、员工胜任素质评估;心理健康知识理念、压力及情绪调适方法技能、心态调适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辅导等,针对重点人群,可以开展分类辅导。
项目特点与应用效果
项目特点
(1)首次应用科学先进的EAP理论与方法,关注电力信息通信企业员工的压力水平与心理资本。
(2)直接深入个体、落地基层、实现全面覆盖。参与测评的员工达到1746人,涵盖各部门,涉及公司所有业务领域。
(3)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从员工职业化与环境适应、基层管理者提升等方面,帮助员工与组织协同成长。
(4)通过访谈和测评,积累了宝贵的电力信息通信企业员工基础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为有的放矢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应用效果
对于员工:①以“精神福利”的形式,形成对“医疗保险”的完善和补充,从身心一体化的角度为员工提供服务。②传播阳光心态,使员工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增强职业适应性;加强员工间的沟通了解,帮助员工实现自己同自己的和谐、自己同他人的和谐,获得积极快乐的人生。③对于员工的现实问题,及时给予援助,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对于企业:①从上至下营造“人文关怀”的企业氛围,提升中层干部的人本意识和团队管理能力,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一种员工可以切身感受到的方式落地。②将项目过程作为探索“互动式管理”的初步探索,通过组织与员工相互塑造的“双向管理”,激发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活力,进而使组织保持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③探索了企业履行“员工发展责任”的新型载体,促进和谐团队、和谐企业建设。(本成果参与创造人:李莉敏、张大伟、侯毅、李雅西、袁洲、刘思琦、孔德洁、王詠、李旭培)
项目背景
作为电力信息通信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文中简称“信通公司”)在探索中国特色智能电网的道路上,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事业能否基业长青的根本。对于信通公司而言,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部署,在已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切实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凝聚力量、激励创新、促进管理、推动发展中的保障和引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自2009年7月起,信通公司持续开展“成长的员工成长的信通”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信通公司把成长主题活动的主题定为“心灵成长”,开展了《阳光心态》、《员工成长与发展》等系列讲座、培训和主题活动,在员工中引起积极反响。顺应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公司事业的发展需要,公司于2011年8月,借鉴国际先进的EAP理论,启动员工成长计划,通过员工心理资本测评分析等手段,提升员工的自我认知,促进员工、团队和企业形成并保持良性的成长状态。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员工心理资本测评分析支撑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是积极心理学和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isstance Programs,EAP)。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关键行为事件访谈(BEI)。选取代表性员工进行BEI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对于访谈获得的材料进行编码分析,获得有关心理模型。
(2)团体焦点访谈(FGI)。作为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的补充,选取各部门员工组成团体焦点访谈小组,每组人员10-15人,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更全面收集相关信息。
(3)高层专家决策访谈。对公司高层领导实施访谈,从组织层面收集决策信息。
(4)问卷调研与统计分析。选取成熟的心理量表,编制职业心理测评问卷,通过测评收集基线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手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工作内容
访谈与测评
信通公司在充分调研国内外EAP理论发展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公司员工进行了访谈、座谈,经过文本转录和编码分析(包括文本提取、指标描述和因素总结),共提取出499条文本,51条指标和10个要素。
在访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测评问卷设计。测评内容分为压力来源、职业心理状况与应对资源3个部分,具体包括职业倾向、自我状态、身心健康、工作压力和心理资本5方面共300道题。测评采用网上平台的方式进行,共有1746名员工参加测评,经筛选,收集到1335份完整有效数据,积累了信通公司宝贵的全业务领域员工数据,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测评分析报告。
结果与分析
信通公司员工为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成长有别于其他员工的成长,其他员工的成长主要是技能的提高,而知识型员工的成长则是通过知识的积累与创造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访谈、测评结果的分析,信通公司员工呈现的问题表现在健康、胜任、成长三个方面,主要是胜任(指个体具备公司所要求的能力素质,并能按要求完成工作或超出要求完成工作,包括能力和态度两个因素)的问题。
(1)健康方面的问题:生存的压力导致对薪酬待遇过度关注;因工作压力产生焦虑、烦躁、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绪困扰,从而影响工作,等等。
(2)胜任方面的问题:员工入职、调岗、晋升适应;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下级、同级、对外的沟通交流,等等。
(3)成长方面的问题:个人职业发展,未来方向感,工作目标、规划、理想,等等。
综合看来,49%的员工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对员工造成困扰较大的压力源依次是个人发展、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负荷和管理责任。在工作行为方面,只有1.8%员工体验到较高或很高程度工作倦怠,大多数员工较少或很少表现出沉默行为,说明员工总体工作状态较好。
基于健康、胜任、成长三方面主要问题的关注度和紧迫度,后续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员工选拔招聘、员工胜任素质评估;心理健康知识理念、压力及情绪调适方法技能、心态调适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辅导等,针对重点人群,可以开展分类辅导。
项目特点与应用效果
项目特点
(1)首次应用科学先进的EAP理论与方法,关注电力信息通信企业员工的压力水平与心理资本。
(2)直接深入个体、落地基层、实现全面覆盖。参与测评的员工达到1746人,涵盖各部门,涉及公司所有业务领域。
(3)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从员工职业化与环境适应、基层管理者提升等方面,帮助员工与组织协同成长。
(4)通过访谈和测评,积累了宝贵的电力信息通信企业员工基础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为有的放矢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应用效果
对于员工:①以“精神福利”的形式,形成对“医疗保险”的完善和补充,从身心一体化的角度为员工提供服务。②传播阳光心态,使员工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增强职业适应性;加强员工间的沟通了解,帮助员工实现自己同自己的和谐、自己同他人的和谐,获得积极快乐的人生。③对于员工的现实问题,及时给予援助,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对于企业:①从上至下营造“人文关怀”的企业氛围,提升中层干部的人本意识和团队管理能力,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一种员工可以切身感受到的方式落地。②将项目过程作为探索“互动式管理”的初步探索,通过组织与员工相互塑造的“双向管理”,激发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活力,进而使组织保持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③探索了企业履行“员工发展责任”的新型载体,促进和谐团队、和谐企业建设。(本成果参与创造人:李莉敏、张大伟、侯毅、李雅西、袁洲、刘思琦、孔德洁、王詠、李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