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把看病当买卖的只有中国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
  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医院里,笔者看到过一张标题为“零容忍”的告示,这种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
  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
  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只要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
  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費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
  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摘自《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少年时,最讨厌做课间操的是女生,做操时最喜欢偷懒应付的也是女生;成年后,拼命練瑜伽的是女人,拼命跳健身操的也是女人,拼命学减肥操的还是女人;老年后,每天起早贪黑跳广场舞的还是她们!唉……
克雷洛夫写有一篇寓言《狐狸建筑师》,讲的是一头狮子非常喜欢养鸡,但它的鸡舍建得不好,鸡总是丢。  狮子决定请最好的建筑师狐狸来建一个全新的鸡舍。狐狸愉快地答应了,把鸡舍建得很漂亮,最重要的是看起来非常牢固。獅子很满意,奖励了狐狸。  可是鸡仍然会常常丢失。  原来,狐狸就是偷鸡贼,它把鸡舍建得很牢固很严密,想偷鸡的谁也进不去,但它悄悄建了一个秘密通道,只有它自己知道。  狮子的鸡舍起不到作用,是因
韩毓海:如今整天骂制度的都是些什么人?我看主要是从制度中获得了利益的人,一是干部子弟,二是一部分官员,三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总之,越是日子过得好的人,抱怨越多,骂得越凶。他们为什么能骂?因为生活压力小,整天无所事事,他们形成了一个“精英”圈子,但这个圈子最多也只占人口总数的7%。最普通的老百姓不骂,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60%。  问:为什么从体制中获益的人,反要咒骂体制?  韩毓海:因为没搞清“我是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只带着秘书梁金泉一人前往中共中央党校,住进了五十三号楼底层。他每星期一到校,星期三晚回城,星期四早上再到校,星期六下班回城。也就是说,除了星期天之外,他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中共中央党校的工作上。  陈维仁说,胡耀邦是一个富有开拓性的人,他到哪里,就把哪里的工作做得富有起色。胡耀邦是老红军,一直保持着老红军艰苦朴素的本色……  胡耀邦一到中共
美國政治气候或酝酿新变化。民调显示,约55%的人在2020年大选中将不投票给特朗普。(原载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化公为私  徐骏/图
[美]刘易斯·芒福德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7月出版  本书以历史上著名思想家设计的诸多乌托邦为主线,讲述了从古希腊至1920年的人类简史。书中重点述及柏拉图的《理想国》,安德里亚的《基督城》,莫尔的《乌托邦》,培根的《新大西岛》,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卡贝的《伊加利亚旅行记》,贝拉米的《回顾》,狄更斯的《艰难时世》,赫茨尔的《自由国》,威尔斯的《现代乌托邦》等。乌托邦可能永远也不会变
目前,中国企业高层所面临的困境,处在第一位的往往都是团队和人才选用难题,而其中的焦点就是合格中层的缺失,也可以说是人才的缺失。  我们从日本来切入这个话题。日本的GDP很高,国家的生产力不错,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日本有很多人才,其实不是这样的。  日本曾经制订过一个计划,要为国家引进10万名留学生。这个计划到2003年的时候完成了。在他们引进的10万名留学生中,有7万名是中国人,而这7万名中国人中的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几千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故事。曹操和刘备两位历史主角,在最亲密的一刻,照见了彼此的内心,从此走向一生的对立。但其中的真意,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  青梅与煮酒,是《三国演义》中的噱头,历史上是否有过不得而知。但曹操和刘备的确是在一起饭局的时候讨论英雄的。《三国志》说:“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的注解引《华阳国
2016年,某省省委书记离任。我很惊讶地发现,当地省委党报次日的新闻报道里,没有中组部官员对离任省委书记的评价。  稍微关注一下政治的人都会知道,多年以来,这类省委书记的交接大会,一般新老省委书记都会出席,中组部的官员先宣布人事调整,并对即将离任的老书记做一个点评,基调一般都是肯定和赞许。随后,空降来的新书记或者从省长替补上来的新书记一般也会对前任做一个赞扬式的总结。原地没动的省长或者新替补上来的
我们快要打到茅台镇了!  在离茅台镇十几里远的一个小村子,我写了一封家书。 我老爹不晓得我当什么兵,但他知道茅台镇出好酒。  其实,这个村子也有酒厂。不过,那些地主老财临走的时候,不但卷走了所有的金银细软,还把村子里的酒也给糟蹋光了。  我们分散住在了老乡家。半夜,一个人悄悄推开了门。暗得不行的煤油灯下,他弯着腰,怀里抱着一坛酒,笑着说:“长官,知道你们要来,我就把自家地窖里这坛藏了十多年的酒给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