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如何上好听力课,要从了解学生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素辨别训练和认真备课等方面加强训练,使听力课堂成为提高听力水平的有趣场所。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课 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英语听力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即公外英语),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也纷纷开设了听力课。听力课是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这是一个需要深究的问题。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包括文、理、工等不同专业,生源复杂,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县、镇的,有来自农村山区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听、说上,在当今大学生中,“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者不乏其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针对上述种种情况,怎样才能组织好听力教学呢?在此,我谈谈自己这几年来的一点教学体会。
  
  1.了解学生心理
  
  要上好听力课,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大学生听力课的心理反应。多年来学生在中学没有听力课,进入大学后,听力课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全新的课程。许多来自乡镇的学生在中学学的就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些学生既没有基本的听力训练,也没有听过英语本族语者纯正的英语发音。因此,最初的一、两次听力课,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收获,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而放弃听力课。了解了学生的上述心理,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说明听力课的重要性,诱导学生对听力课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对加强听力训练的必要认识,要求他们迎难而上。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在学时有限(每周2课时),各种电教设备(录音机教学、无线耳机教学等)还很不完善的条件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力配合。学生在听力训练的初级阶段,自然花的时间会多一点,仅靠课堂上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如:可将精读课的录音作为课外补充教材。因材料熟悉,学生听时可不看原文,全神贯注在听的训练上,当然,就算下了很大工夫,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未必立即就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为此,有的学生可能会怀疑花了这么多时间,下这么大劲是否值得。遇到这种情况,英语教师要注意及时地给予指导。英语听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它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坚持天天听,有计划、有安排地进行训练,且教师更不能因学生失去信心而放松或降低对学生听力课的要求。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如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在课下利用空余时间去多听多练,使得课上课下紧密结合,混为一体,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音素辨别训练
  
  许多学生难于听懂的原因之一是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辨别不清。如有不少学生对[i],[e],[v],[w]等分辨不清,因此,听到bed,有时理解为bad;听到view,有时理解为few,等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听力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师给学生进行适量的辨音训练是必要的。如让学生多听些易混淆的单词和句子辨音。
  sit,set,sat,
  miss,mess,mass,
  wife,five,vine,
  seat,sheet,theme,
  Mary’s overcoat is very wet.
  only a few can see this view clearly.
  这种辨音训练如能在听力训练初级阶段经常反复进行,是有一定效果的。
  
  4.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连贯性的训练
  
  在听力训练时,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能基本听懂,但是,听到后面就忘记了前面所听的内容,等听完了整个材料后,就记不清楚听了些什么了。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缺乏连贯记忆而引起的。为了培养学生连贯记忆的习惯,在听音之前,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听时要注意记忆。对所听的内容有个大概印象,即听时要注意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故事梗概(what)。学生听录音时对此哪怕是稍微留意一下,也比只听不记效果好得多。所以,听音前,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听时要注意记忆主要情节,为了促使学生记忆所听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听后让学生做练习。学生为了做好练习,不得不边听边留意记忆主要情节。听后,教师安排所做的练习形式是多样的。如:(1)根据所学的内容回答问题(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2)对错判断(true or false questions);(3)选择题(multiple choice);(4)填空练习(fill in the blanks)等。
  
  5.听力教材的选择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比较系统的听力训练,并初步接触一些英美人讲话的语音语调,以适应大学生将来的工作需要,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新编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这套教材比较理想。第一,该教材的录音、声音清楚,速度适当,便于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第二,听力教材的开始阶段文章阅读速度较慢,可帮助学生在听力初级阶段逐步适应语调和语速,为随后的听力打下基础。第三,课文、对话短小,题材多样,内容新颖,符合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第四,课本按生活情景系统安排,便于学生发挥,且词汇面较宽(主要是一些日常用词),这样较适合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当代大学生使用,能够使他们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提高听力水平。
  
  6.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根据教材的这些特点,我们将听力课分成精听和泛听两种要求。属于精听的材料,要求学生完全理解,要他们记下每个词、每句话,如果是单句练习,要求第一遍先听懂全句,第二遍做记录,第三遍核对。如果是短文练习,要求先听1—2遍全文,对所听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逐句记录,最后教师与学生核对。对学生听错、记错的句子,找出原因,加以指点。例如:有一次听录音学生记下的句子是:They are waiting for their books.而正确的句子应该是:They are waiting for their box。学生的错误是出在语音音素辨别不清这个问题上。再如:学生记下的句子是:Let’s going to the town and see our friends.正确的句子应是:Let’s go into the town and see our friends.学生的错误是只听音,而没有注意上下文的意思,进而造成语法上的错误。因为going和go into发音很接近,但只要按语法和习惯表达方式,就可以查出错误的原因。有人把这种精听说成是一种机械性的记录,那就错了。精听不是一种单纯的机械记录,而是一种综合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听懂,而且须运用以往所学过的语法知识和词汇将所听的句子迅速地记录下来,这本身就是积极地参与活动。此外,精听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而且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所听材料的文化背景及习惯用法给学生讲解清楚。
  属于泛听的材料,只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全文的主要内容(main idea)和一些关键情节(key sentences),并要求学生回答一些理解性的问题,泛听训练还可以让学生听1—2遍录音后做复述(retell)练习,要求学生用英语复述。
  
  7.认真备课
  
  听力课不是主课,有些学生不重视,但作为教师,仍应该像教精读课一样认真。目前,我们使用的《新编大学英语》听力教程包括教师用书(Teacher’s Book)、录音文字材料(Tape Scripts)、练习答案(Exercises with Keys)及文化背景知识(Language and Culture Notes),这些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有些教师就认为有教师用书在手,有录制好的磁带,课前不必备课,上课时只需将磁带插入录音机,按动按钮即可。事实并非如此,教师用书虽然很方便,但它决不能代替创造性的劳动(creative work)。如:教师对所教班情况是否熟悉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有各种差别。因此,教师除课前吃透教材的内容外,还必须有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案,有的班可多聽几遍,有的班需先领着读一下生词,讲解一下难点再听,而有些班则可减少听音次数。总之,备课不充分,听力教学将会变成“听录音 做练习 对答案”的呆板乏味过程,这样,学生对听力课最初的期待和新鲜感不久便会消失殆尽。因此,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就会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单纯听录音、对答案的现象,使得听力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笔者还认为听力课并非简单的听力的训练,还应兼顾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避免产生听力教学“一边倒”的倾向。
  听力教学是一个新的领域,国内、国外也还在探索、试验之中,我们的听力教学也只是一个实践的开始,体会尚很肤浅,教师之间的教法也不尽相同。但通过这些有限的实践已可清楚地看出,开设大学英语听力课是必要的,也是明智的。愿兄弟院校的同行们一道为开好这一门新课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建设.英语基础课教学浅谈.大连外国语学院出版社,1984.1.
  [2]王泽民.漫话外语氛围与英语学习.河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Vol.23.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针对煤矿机械设备电控系统以电控箱为核心,其现行结构形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控系统结构形式,并论述了其实现的方法及技术优势。这种电控系统新结构形式通过采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