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死后体内2-氨基噻唑啉-4-羧酸分布研究

来源 :中国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家兔氰化钾灌胃给药致死动物模型,研究氰化物代谢物2-氨基噻唑啉-4-羧酸(ATCA)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 雄性家兔7只(体重约2.0kg~2.5kg)经口灌胃2LD50(10mg/kg)氰化钾水溶液,观察家兔反应,待家兔呼吸、心跳和反射全部消失后立即对家兔进行解剖取心、肝、脾、肺、肾、脑、睾丸、胃壁、肌肉等组织检材以及心血、玻璃体液、尿液等体液检材置于-80℃冷冻保存待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生物检材中氰化物代谢物ATCA的含量,对其在各个组织的分布进行比较并寻找规律.结果 氰化钾灌胃后家兔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走路乏力,癫痫大发作样抽搐,后瞳孔散大,肌肉松弛,各种反射消失,似“电击样”死亡.死亡后测得心血中氰基(CN-)平均浓度为11.81μg/ml.死后0h氰化物代谢物ATCA在家兔体内的分布如下:脾>肺>肾>肝、脑>睾丸>心血>心、胃壁>玻璃体液>右下肢肌肉>尿.结论 大剂量氰化物中毒致死后其代谢物ATCA在家兔体内分布不均匀,在脾中最高,尿中最低.在疑似氰化物中毒致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除采取心血外,还应全面正确采集分布量较高的脾、肺、肾和肝组织进行氰化物代谢物ATCA的定性定量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用于活死产判断1例,并且检验结果得到了尸体解剖等传统方法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