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失败患者循环肿瘤DNA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失败患者循环肿瘤DNA (ctDNA)状态、突变基因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收集83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失败患者外周血10 ml,利用定制的覆盖416个肿瘤相关基因探针的Geneseeq One NGS面板进行杂交富集.高效捕获后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在HiSeq NGS平台(Illumina)上对目标富集的文库进行测序. 结果 在纳入的83例经中医辨证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失败患者中,有54例(65.06%)血浆中检测出肿瘤相关突变基因,共152个基因.根据突变频率筛选出APC、TP53、KRAS、PIK3CA等前20位的基因;ctDNA突变频率、肿瘤突变负荷(TMB)、KRAS、PIK3CA均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与多个肿瘤基因不良突变相关(P<0.05或P<0.01),脾肾两虚证与ctDNA突变频率、TMB、TP53相关(P<0.05),八纲辨证中阴证、阳证与TMB相关(P<0.05). 结论 外周血ctDNA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医辨证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失败患者分子生物学状态,脾肾两虚证与较低的ctDNA突变频率、较低的抑癌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阴证患者TMB较低,阳证患者TMB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舌象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中医传统望舌方法,采集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舌诊资料,包括舌色、舌形、苔色
通过对2019年中医思维方法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从象思维、中医临床思维、中西思维比较、五行思维方式等方面总结中医思维方法研究的成果,指出象隐喻、过程隐喻、法象思维、象
提出不孕症有肾虚、湿热、血瘀三大主因,针对三种病因分别以补肾消抗助孕汤、祛湿清热达孕汤、活血调冲促孕汤治疗,同时重视整体观、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标本兼顾,灵活变通,
介绍周仲瑛治疗风湿免疫病发热的经验.总结风湿免疫病发热主要病机是湿热浊瘀郁遏交争,少阳枢机不和;病位主在半表半里;病性多属实热,常见虚实夹杂.临床表现以湿热内蕴、枢机
总结李光荣运用补肾调周法治疗崩漏的经验.认为崩漏病因不外气虚、血热、血瘀,而以病因兼夹者多见.治疗上出血期滋阴固气塞流断血以治标,自拟“止崩汤”治疗,以“清、补、通
中医学中与天地阴阳相关的“升降”理论有多种逻辑相斥的含义.在象思维的视野下,依据历法、易学、中医经典等文献,追溯天地升降与阴阳升降理论背后的多种自然原象,由此辨析两
问诊是医生通过与患者相处,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获得病情,了解疾病的现状,从而为辨病与辨证提供诊断依据的手段之一,可衡量医生诊疗水平.问诊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的前
辨证论治疗效评价问题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通过分析,认为辨证论治的疗效反映了医者驾驭干预措施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而辨证论治具有从个人经验到新干预生成的不同阶段.据此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