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2制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来源 :当代化工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以小分子聚醚为起始剂,采用高效双金属催化剂(DMC-II),催化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的无规则加成反应,制得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研究了双金属催化剂活性、小分子聚醚分子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CO2用量等因素对合成聚醚碳酸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50分子量甘油聚醚和400分子量丙二醇醚为复合起始剂,采用高效双金属催化剂(DMC-II),反应温度在140℃-110℃-140℃,反应压力在0.4MPa~0.6MPa,反应时间约6h,可制得羟值为240mg KOH/g的聚醚碳酸酯ZS-1708;该样品CO2使用量为10%,是一种新型的“碳中和”的聚氨酯聚醚原料,可以用在慢回弹海绵、硬泡保温等领域.
其他文献
针对工业级环丁砜中含有环丁烯砜等杂质的问题,采用纳米材料做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环丁烯砜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与多孔碳粉和碳纳米管相比,采用石墨烯做为吸附剂,效果最好.通过调整停留时间和石墨烯用量,得到较佳的吸附工艺条件,在环丁砜温度40℃时,停留时间20min以内,环丁砜与石墨烯的比例为4mL/g.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和石墨烯吸附后的环丁砜用于聚醚砜树脂的合成,所得树脂产品颜色浅.
为了实现多杀菌素工业化生产,本次试验进行了多杀菌素发酵从摇瓶到50L发酵罐放大的研究,试验从摇瓶种子液培养放大到20L种子罐种子液培养,找出了最佳适合孢子发芽菌丝繁殖的10号培养基,淀粉15g/L、酵母膏3g/L、酪蛋白30g/L、KH2PO40.5g/L、MgSO42g/L,并且经过优化筛选出更经济实用国产原材料胰蛋白替代价格较高的酪蛋白;从摇瓶发酵液培养放大到50L发酵罐培养,通过控制菌丝体生长对数期的搅拌转速,由迟滞期200r/min调整到500r/min,加速菌体从初级代谢快速进入次级代谢,保证发
甜叶菊苷(ST)属我国广西特色生物质资源.ST作为甜味剂而闻名世界,其甜度是蔗糖的100~300倍.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ST被用作甜味剂和糖的替代品.药理学研究表明,ST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炎、抗肿瘤、止泻、抗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其在食品、饮料和新型药物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