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建设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建设中,要突出在课程的性质、教师的职业精神以及各方面的实践教学作为主体,形成科学的组织教学环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开放式的教学,将有助于提升电子电工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本文将从多角度阐述《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建设方式,促进整个教学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2-0196-02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当前的教学重点,针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展开多方面的教学创新手段,尤其是突出采用开放式教学、品质化教学等多种方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构建全方位的高质量教学途径。
  1 追求品质,塑造教学内在精神动力
  在整个《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中,要围绕教学的效果展开多方面的创新教学手段,最主要的是培养出教师在授课中的精神品质。一是培养教师的职业操守。将责任、风险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注重人才的培育上,教师采用多方式的教学创新,养成默默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品位,将对学生在电工以及电子技术的学习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知识的成长作为主要的追求,在教学中感受到真正的价值,形成对整个教学的热爱之情,并恪守职业道德,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二是注重敬业品质的塑造。在全面增强教师自我学术累积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整个学术造诣,形成课程建设与学生思维引导的带头人,采取多种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多渠道的教学研究,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观念,全面深入的钻研教学方法,通过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形成在电工以及电子技术教学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形成整个教学品位的提升。同时,全面重视教学科研成果与教师职称、奖励等挂钩,让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活动等方面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增强整个教学的效果运用。
  2 兴趣引导,知识传授的最佳模式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的来源,对于学习兴趣的养成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思考,探究新的学习领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尽量以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讲演式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技术演示的教学过程。例如,在上电工基础课时,在教室里做两个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电路,一个是家用白炽灯电路的连接,一个是手电筒电路,这两个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电路。在学生对整个电工知识等运用有一定的兴趣之后,学生就会自然的最电工与电子技术形成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相反,一些学生在没有得到成功等方面的喜悦以及教师的表扬后,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厌恶感,从而不利于整个教学的全面推进,并会使学生的兴趣逐渐丧失。同时,结合直观教学,简化学习过程的方式应用。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制冷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充分考虑课堂优化的效果情况下,突出使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将制冷技术的学习采用挂图、现代化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综合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并通过实物直观教学、模型直观教学、语言直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融入模拟制冷系统线路板、幻灯片、教学电影等方式,形成多种教学手段相互促进的过程,更好的实现直观教学旨在制冷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3 开放教学,形成试验教学的重点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建设中,最主要的是突出在教学过程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入,同时,强调与实践生活的整体融合,因此,在开展开放教学,形成试验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发展的形态,并建立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形成相应的职业资格证的考取。在教学中,突出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多种手段,对于各种实验器械、设备以及试验的过程都要有精心的准备,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能在试验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通过试验来增强学生素质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并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增强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整体认知。同时,结合开放式试验的开展,形成开放式、综合式、创新性的试验交互方式,集思广益,形成各种综合性意见的發展。
  4 突出教材,创新教学改革
  在重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中,要加强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在教材的编制上,形成“突出创新能力、突出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教材模式,让学生在教材的带动下形成整体的知识化运用,并形成整个教学的整体模式形成。使用一些具有动画效果的电工设计模式,更加生动形象的阐述电路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对学生整体兴趣的培养,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的参与大网络学习之中来,通过对网络视频中关于电工与电子技术的一些教学实例、应用实例等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更好的推动整个教学模式的形成。
  5 结语
  关于《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实践化的应用过程,既要从学生的主主体性出发,也要从教师的素质化着手,突出在整个课程建设中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电工技术的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运用功能,在课程建设中,还可以结合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在具体的教学运用中,主要是针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综合,形成对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形成教学创新手段的运用,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形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融合,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汤光华;伍礼杰;关于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郝红武,宋敏;打造精品课程 提升教学质量——《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刘金泉,马建华;以创新精神建设特色精品专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9期.
  [4] 王淑娟,蔡惟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全方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年02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