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液基夹层杯涂片法(采用集菌法;简称“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简称“L-J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采用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检测效能.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湖南省12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中抽取3家作为研究现场,分别为浏阳市人民医院、醴陵市湘东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以3家医院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的存在可疑肺结核症状的6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同-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进行检测,分析3种检测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并依据《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的诊断标准,以临床诊断肺结核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再以患者进行每项检测的实际支出费用为准,计算每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检出率在3种检测技术间的两两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3=0.017.结果 62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153例(24.4%),NTM肺病患者6例(1.0%).3种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排除6例NTM肺病患者)分别为13.5%(84/622)、14.0%(87/622)和12.2%(76/622),涂片法和L-J培养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涂片法和恒温扩增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359;x2=5.83,P=0).0)24;x2=4.00,P=0.077).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排除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和32例培养污染的患者,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敏感度分别为55.2%(80/145)、57.9%(84/145)、50.3%(73/145);特异度分别为99.6%(443/445)、99.3%(442/445)、99.8%(444/4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80/82)、96.6%(84/87)、98.6%(73/7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443/508)、87.9%(442/503)、86.0%(444/516);-致率分别为88.6%(523/590)、89.2%(526/590)、87.6%(517/590).3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由低到高依次为L-J培养法[317.2元(29 500/93)]、涂片法[813.8元(70 800/87)]、恒温扩增法[1992.2元(153 400/77)].结论 涂片法、L-J培养法、恒温扩增法的阳性检出率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未见差异.平均发现1例病原学阳性结核病患者的检测费用,L-J培养法较低,恒温扩增法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