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经验.方法 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64例(观察组)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3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氨、血清总胆红素、BUN水平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高,血钠、ALT、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t=3.085、5.528、7.126,x2=9.174、4.102,t=4.337、8.675、5.323,均P<0.05);高龄、≥3种诱因及C级肝功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在观察组死亡患者的诱因中,以感染最为常见(75.9%),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65.5%).结论 高龄、危险诱因数量及肝功能严重程度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去除上述诱因是防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损害的x线与MRI表现特点,为AS的诊断、病情活动性判断、治疗反应、预后与鉴别诊断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64例AS髋关节病变的X线片与MRI表现特点.结果 X线片示有髋关节囊变42例,髋关节骨质增生47例,髋关节间隙狭窄13例,髋关节骨质疏松11例.MRI发现:有滑膜炎症改变64例,软骨下骨髓水肿48例,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下囊状骨改变42例,肌腱、韧带附着点炎2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发疾病及可能的因素,为诊治开拓临床思维,寻找有序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慢性咳嗽患儿123例的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常规X线胸片、PPD试验、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测定、腺病毒IgM测定、柯萨奇病毒IgM测定,必要时予以肺部CT、副鼻窦CT、胃肠钡餐、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及五官科会诊等),分析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发疾病及相关因素.结果 1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IL-6和P物质的影响.方法 8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麻醉加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镇痛评分,测定两组血清IL-6和P物质.结果 观察组术后2h、12 h、24h的VAS评分分别为(1.02±0.42)分、(2.19±0.87)分、(1.69 ±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术并腺样体切除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鼓膜置管术并腺样体切除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骨气传导差分别为(12.1±1.9) db、(4.5±1.2)db,两组骨气传导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4.432、5.357,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