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电影的叙事策略——《归来》与另外三部同类情节影片的比较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表达一直是国产电影的软肋。由于多年来极“左”观念的影响和对文艺作品教化功能的过分倚重,国产影片常常把人类情感简单为阶级的、爱国主义的和英雄主义的。这样的情感概念化顽疾使众多的国产电影被观众批评为“虚情假意”。影片中的人物往往横眉立目地辩论着生活观、爱情观,夸张地号啕大哭,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即便是在大导演创作的诸如《金陵十三钗》和《私人订制》这样的影片中,情感硬伤依然比比皆是。如果说第六代导演比此前的那些中国导演有了一些进步,那便是情感表达的个性化和真诚。贾樟柯的《小武》算不上惊人之作,反而有点像电影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