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溶于教学,培育学生素养的沃土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的盐溶化在教学之中,教学中处处能品尝到生活之味,丰富的生活营养,润泽课堂学习,让阅读教学的“鉴赏悦纳”与习作课程的“提取表达”紧密地融合起来。在“核心素养”的烛照之下,启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清晰缜密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智慧地展示所学所想,不仅能欣赏那异常美丽的表现“童心”,抒发“童情”,充满“童趣”的言语风景,而且能使知识变成学生个体内在的品质,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关键词】平台习得;农场体验;语用鲜活
  真实、生动、开阔的生活世界,开始向着更广、更深的可持续发展轨迹前行。用丰富的生活营养,润泽课堂学习,生活的盐融化在教学之中,教学中处处能品尝到生活之味,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品质。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桥流水人家》是一幅生动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学了课文之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五水共治”之后家乡的变化,习作中让人透视到了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学生张佳英写道:“五水共治”的推进,村里有了专职保洁员。水库清淤工程……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年轻了。这幅山清水秀的画面更加吸引人了。
  学生吕梦颖写道:池塘澄清透明,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青青的各色蔬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都成了乡村一景。
  学生吕嘉伟写道:沿溪生长的稻谷,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溪面上,我们在溪滩上摸爬滚打过家家,弄得灰头土脸的,还经常装了好几口袋的沙子回家。
  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诗意“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发于外”,也让我在文质兼美的教材资源中挖掘到了适合的习作启示: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阅读教学的“鉴赏悦纳”与习作课程的“提取表达”紧密地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文字、思想有效“吞吐”的学习方式。
  写作是心灵的馈赠。在叔本华看来:“作品是心灵的精华,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如何把偌大的生活变成课程,把薄薄的教科书引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把学生丰富的生活引进教科书,走进课程?
  (一)依托交流平台,习得习作表达方法。
  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孙双金校长说:“知识,分为种子知识和叶的知识两类。叶的知识再多再繁茂,也不能生长新的知识。种子知识能生根发芽,生长出茁壮的枝干,开放出炫丽多彩的花朵。因此,我们在学生心田要多播下种子知识。”
  如画的大自然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闻到石榴花的淡淡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西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还可以在农家小院赏花摘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开发和借鉴教材中最富有童趣、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加以融合悦纳,化为己用,学生将站在精神的高地上,感受写作的温暖,并踮起脚尖仰望写作的星空。
  五年级上册每个单元“回顾·拓展”中都设置了形式丰富的“交流平台”,其中既有单一文本习作展示的纵深,也有单元多个文本写作启示的整合、比照。结合“交流平台”进行纵深解读,整合比照,专题讨论,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直面教材文本的表现技法、语言特色。
  如“回顾·拓展二”的交流平台的提示:①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但作者不是空泛地抒情,而是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②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呈现课文的句子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既关注整组课文间的联系,又以点及面学习体味方法:作家的作品是这样的,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使习作呈阶梯状整体推进,读因写而深刻笃厚,写因读而轻松流畅,不仅殷实了阅读教学的深度,而且拓展了课堂学习有限的时空和习作课程的广度,实现自主学习。
  (二)参与开心农场,架起习作体验桥梁。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因此,我们教学时应细读文本,将有特色和价值的字词、句式、片段语句从文本中提取出来,当作习作的“拐棍”。在参与生活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有话可写。
  我们学校开设的“开心农场”课程,进行有机蔬菜的种植,让学生体验农事耕种,享受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学生参与农作物种植、栽培、采摘,给菜地除草、施肥、松土,学生不仅体验到农耕的辛劳,而且体会到了劳动的愉悦。
  如《祖父的园子》课文,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笔者进行了以下设计:
  师:读完第一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园子,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这个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充满生机。
  生2: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颜色各不相同,园子很美丽。
  ……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语言,揣摩课文语言的精美独特之处。你看作者写作方式别具一格:“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体现了语言的节奏美;“白蝴蝶”“黄蝴蝶”“大红蝴蝶”体现了画面的色彩美;“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体现了语言的情趣美。在感受中,发现文本写作中蕴含的秘密,探求表达的真谛。
  一篇课文的品读,引出无数次的参与,“开心农场”将生活变成了游戏,将课堂变成了舞台,把“教”真正转化为 “学”,再把“学”转化为“玩”,放牧孩子,让学习真正发生,成为一种攀登式的教育生活方式。习作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段真实的生活。
  (三)百里丹霞观光,呈现习作语用鲜活。
  新昌这片神奇的土地,翠峰拥簇,小溪叮咚,一路流淌着古意和绿色。若你深入探秘,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独特动人的故事。百里丹霞观光道,这是一段体现新昌山水文化精髓的线路。攀登集佛教文化与山水风光于一体的“大岩岗”,嬉戏惟妙惟肖、气势磅礴的“大石瀑”,穿梭在大片的茶园和奇特的丹霞地貌中:倒脱靴中奇岩、瀑布、峡谷、步移景异;韩妃江千岩竞秀,陡崖峭壁,有关荣王杨白、韩妃、仓岩洞的传说,如遗落在草莽的珍珠一样。引领学生去观察、游览,在青山绿水之间,白墙黑瓦之下,尽情领略美不胜收的风光。
  英国诗人蒲柏说:“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生活的家乡,池塘碧波荡漾,周边绿意盎然,鹅卵石小路环绕四周……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墙绘,宣传孝道文化故事……丰富而生动,独特而鲜明的生活体验,结合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像《七月的天山》《草原》《小桥流水人家》等文中的一些言语智慧,作为一种语言范式进行品味涵咏,丰润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叩开了孩子们诗意的情怀。
  学生王俏云写道:树木的枝繁叶茂、竹子的坚韧挺拔、溪水的清澈见底和鸟儿的欢快活跃,都为这里增添了一份生机。
  学生蔡颖颖写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随风飘动,轻柔又潇洒。山茶花涨红了脸正对着我笑呢!
  公路成风景,乡村美如画……我们在学生的习作里,欣喜地读到柔软的情感,精巧的思维,鲜活的体验,丰富的想法……
  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生动诠释着从“平凡”到“精彩”的美丽转身。学生学以致用,参与知识创造,塑造更好的自我人格。我们在阅读教学之厦上欣赏那字里行间异常美丽的表现“童心”,抒发“童情”,充满“童趣”的言语风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生活溶于教学,启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清晰缜密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智慧地展示所学所想。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提升更多的能力,收获更多的快乐,给我们一份精彩的回报。
  【参考文献】
  [1]五年級语文《鼎尖教案》.延边教育出版社
  [2]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英语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提升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本文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学生获取新的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很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足,主要是英语基本功较差,词汇基础和语法知识不足,阅读
冬季严寒是新疆的气候特点,在此期间,电力系统发生的一些SF6断路器因气体压力低出现闭锁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供同行们参考.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风景秀丽,且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本文通过将长春市与哈尔滨市进行对比的方式,总结出长春市相比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的不足;再列举出长春市自身旅
【摘 要】在信息化条件下高中旅游地理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第一是发挥信息化作用培养学生旅游地理实践创新能力;第二是以乡土旅游资源与信息化为手段,开展旅游地理体验活动;第三是以信息化为媒介,构建虚拟化的高中地理旅游地理情境,加强情境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旅游地理;教学策略  信息化条件下,高中旅游地理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支持下,多媒体教学构成了旅游地理教学的主轴线,能
数字资源对图书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却面临严峻挑战.分析了影响数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探讨了规避这些影响因素的对策.
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在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先进成型技术,是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工艺、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因素,镁合金微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50例初产妇,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3组:A组(n=-50)配方为2mg布比卡因混合15μg芬太尼;B组(n=-50)为1mg布
通过对河北省科技文献共事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剖析了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服务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的方法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