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点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置换以及投资性房产计量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对如何合理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上市公司
1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分析
(1)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五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六条规定: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七条规定: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一旦债权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润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
(2)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置换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①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②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在新准则中,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而有可能会产生利润。
(3)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产计量中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第十一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是此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新准则中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准则显示,在应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情况下,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按照新准则,拥有较多房地产资产的公司,其业绩可能会因此而有很大提高。相反,若年末股票价格下降,则按新准则会造成利润下降。
2 上市公司合理运用公允价值的对策建议
(1)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其次,应当注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使其能正确理解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出适当的职业判断。此外,还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是适应当前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需要。
(2)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框架。
新准则已在资产减值、接受捐赠资产、盘盈的资产和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方面应用了现值技术,但由于未提出明确的计量目标,以及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框架致使计量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公允价值。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要举措就是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与美国的第七号概念公告相似的现值计量理论及应用框架。这个指导框架应包含对计量目标的明确阐述、对公允价值所包含的经济要素的界定、对利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的技术方法的描述及利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在财务报告相关信息中披露的规定等,从而做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推广应用。
(3)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应用方法。
通过对估计基础、估计关键因素的确认方法,估计过程以及估计结果等信息的充分披露,使报表的使用者充分了解公允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公司不仅在年报中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情况,而且以单独公告的方式披露比年报中更加详细的信息,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的明细、初始成本等,帮助报表使用者获得充分必要的信息,同时让市场能够对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监督;二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要求企业披露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以及对商业实质判断的依据等信息,以便投资者清楚地了解交易状况。
参考文献
[1]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2).
[2]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3]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国上市公司影响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上市公司
1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分析
(1)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五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六条规定: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七条规定: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一旦债权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润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
(2)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置换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①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②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在新准则中,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而有可能会产生利润。
(3)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产计量中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第十一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是此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新准则中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准则显示,在应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情况下,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按照新准则,拥有较多房地产资产的公司,其业绩可能会因此而有很大提高。相反,若年末股票价格下降,则按新准则会造成利润下降。
2 上市公司合理运用公允价值的对策建议
(1)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其次,应当注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使其能正确理解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出适当的职业判断。此外,还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是适应当前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需要。
(2)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框架。
新准则已在资产减值、接受捐赠资产、盘盈的资产和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方面应用了现值技术,但由于未提出明确的计量目标,以及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框架致使计量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公允价值。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要举措就是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与美国的第七号概念公告相似的现值计量理论及应用框架。这个指导框架应包含对计量目标的明确阐述、对公允价值所包含的经济要素的界定、对利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的技术方法的描述及利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在财务报告相关信息中披露的规定等,从而做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推广应用。
(3)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应用方法。
通过对估计基础、估计关键因素的确认方法,估计过程以及估计结果等信息的充分披露,使报表的使用者充分了解公允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公司不仅在年报中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情况,而且以单独公告的方式披露比年报中更加详细的信息,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的明细、初始成本等,帮助报表使用者获得充分必要的信息,同时让市场能够对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监督;二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要求企业披露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以及对商业实质判断的依据等信息,以便投资者清楚地了解交易状况。
参考文献
[1]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2).
[2]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3]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国上市公司影响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