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疫苗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明确时多属中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极差。化疗和放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三大常规疗法的第4种肿瘤治疗方法。DCs疫苗治疗肿瘤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备受重视。笔者就DCs疫苗在原发性胆囊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代谢酶基因DNA序列的多态性影响个体对内、外源性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而影响机体对内、外源性致癌物的易感性,结果产生个体肿瘤发病风险的差异.本文就近年来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人类前列腺癌个体发病风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肾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浸润转移率较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近期,有关肾母细胞瘤浸润转移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等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肾母细胞瘤浸润转移的分子生物学、病理基础和治疗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慢性肾脏病(CKD)近来受到广泛的重视,CKD患者中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本文就CKD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生机制,从血压、脑血管结构改变、微量白蛋白尿、慢性炎症状态、血液因素、胰岛素抵抗等方面进行综述。
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恶化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膀胱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前列腺癌细胞endothelin-1(ET-1)表达水平升高.肿瘤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ET-1能够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以及血管生成和骨的重塑,在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的进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输尿管长段缺损后的替代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处理比较棘手,寻求一种合适的替代材料一直是临床泌尿外科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输尿管长段缺损的各种替代材料和各自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并对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近年来对足细胞分子结构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足细胞相关肾病认识、诊断和分型.足细胞损伤常导致裂孔膜和足细胞结构的变化,基因突变或外界因素常通过四组途径改变足突细胞功能:①裂孔膜形成;②足细胞与肾小球基底膜的附着;③actin细胞骨架;④足细胞顶膜区.本文综述上述四组蛋白与肾脏疾病发生的最新进展。
应用化学致癌剂、细胞或组织块移植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的动物膀胱癌原位模型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过程和生物学行为类似,从原位癌的产生、肿瘤浸润与转移的进展过程中可以发现膀胱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行为规律;是开发新型膀胱内抗肿瘤生物免疫制剂、抗癌药物临床前期研究与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对动物膀胱癌原位模型的建立方法、优缺点及动物模型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近年来局部枸橼酸抗凝逐渐成为高危出血病人血液净化首选的抗凝方法之一,但它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差异很大.本文对各种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具体方案、抗凝效果及其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tslc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低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tslc1在人体除骨骼肌外所检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脑膜瘤、胰腺癌、乳腺癌和鼻咽癌组织中其表达下降或缺失;与精子生成存在相关性,去除该基因可导致小鼠不育,.在泌尿生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