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共生的新选择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补齐乡村环境治理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PPP模式的引入为乡村环境整治提供了新途径.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引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对不同场景下乡村环境治理的三方(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村民)共生条件进行探索,并结合现实案例检验基本结论,结果发现:PPP模式高度依赖政府的有效治理,特别是各级政府的有效监管对达成多方共生非常关键;政府的有效监管、社会资本守约的交易成本和村民在环保治理过程中受益是三方共生的基础,而设计合理的惩罚机制可以减少政府失职和资本方的违约动机,博弈结果将趋于三方共生.同时发现,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守约和村民参与恒不成立;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取决于参与的净收益,与受到的政府奖励无关.由此,可以通过改革乡村治理方式、加强政府有效监管、采取第三方定价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以村民受益为核心加快乡村组织建设、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等措施,不断推进乡村环境的治理.
其他文献
增值税,顾名思义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兴起于法国,以其明显的优势在全世界得到迅速推广。1979年我国正式
随着近些年来移动通信技术所取得的进步,相比于以往来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数据的安全,但想要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则需要应用到移动通信设备的监测装置.在这样的情
“形”与“势”rn回顾我过去十年的建筑实践,能够分为两个阶段:最初几年,可以称之为“化势为形”,之后的阶段则是“离形得势”.在中国文化中,“离形得势”原本是用于描述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