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 应用能力。详细说明了角色扮演法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步骤,指出角色扮演法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实验;角色扮演;步骤
角色扮演即就是假设一个现实场景,由参与者担任各个角色并完成要求的活动。角色扮演是20世纪20年代由摩纳提出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绎,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团体心理辅导、人员培训、课程教学等方面。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应用于课文的朗读;医护学生的实习以及司法专业学生模拟法庭等方面。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以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主,但长期以来并不强调适用于生产、生活环境,因此角色扮演法很少被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当中。然而在信息社会,需求的是信息素养高,工作伊始就能够利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就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水平[1]。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引入角色扮演法可以将单纯的学校技能教学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
1.角色扮演法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五个步骤完成
①由教师负责确定教学目标,构想问题情境。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主要是练习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根据软件的不同用途情景可取材于商业、教育、学习等各个领域,务必内容灵活丰富、贴近生活并凸显计算机应用的作用。
②教师进行组织,角色分组,分配各自的任务。通常一次实验中可以设定2-4个角色,即学生是2-4人一组。不同角色可以是某生产环节中的不同部分亦可是某合作关系中的不同组织。
③展开讨论,分析角色,沟通出各自的需求。讨论是整个角色扮演教学法实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必须依托人文环境,良好的沟通才能明确实验重点及形式。要求不同角色在提供的原始资料中甄选出各自需求的资料并进行加工。
④进行操作,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担负起指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展开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地应用到实验当中[2]。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对本次实验做出自评,以此逐步提高实践水平。
⑤教师评估。考核结果应由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实验报告册三部分构成,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分角色实践的全过程,多方面考量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并积极听取学生对所采取案例的不同见解。
2.角色扮演法教学的优点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中使用分角色扮演法可以促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质疑、欣赏中加深对计算机应用方式的了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3]。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应用能力,新鲜感、真实感,考证真实水平;可广泛普及在其他课程教学以及毕业实习中[4]。
3.角色扮演法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分角色扮演法固然有许多优势效果也不错,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①如若选题准备不足,则易形成工作量大小不一、环节连接不紧密的情况。因此在选题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②表达能力强或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使得其他学生在其影响下不能畅所欲言、尽情发挥[5]。此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地将已掌握知识与角色联系起来。
③角色扮演法仅会给出宏观的实验步骤,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技术如Word中的插入目录、Excel中的数据图表、PowerPoint中的动画设计学生由于操作困难常常整体性出现避重就轻,实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时便要求教师给出明细要求,确保实现实验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宝艳. 实施多维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 第32期:216-218. 哈尔滨.
[2] 王开卉, 优化营销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 山东纺织经济, 2010年第2期: 50-52: 潍坊.
[3]符莎莉, 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 第17期,第31卷:49-50:长春.
[4]李运泽, 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课程多元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J]. 教学研究, 2011年, 第34卷, 第1期: 41-44: 齐齐哈尔.
[5]张晓畅,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分角色表演的应用[J]. 才智, 2010年, 第2期: 132. 长春 .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实验;角色扮演;步骤
角色扮演即就是假设一个现实场景,由参与者担任各个角色并完成要求的活动。角色扮演是20世纪20年代由摩纳提出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绎,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团体心理辅导、人员培训、课程教学等方面。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应用于课文的朗读;医护学生的实习以及司法专业学生模拟法庭等方面。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以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主,但长期以来并不强调适用于生产、生活环境,因此角色扮演法很少被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当中。然而在信息社会,需求的是信息素养高,工作伊始就能够利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就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水平[1]。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引入角色扮演法可以将单纯的学校技能教学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
1.角色扮演法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五个步骤完成
①由教师负责确定教学目标,构想问题情境。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主要是练习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根据软件的不同用途情景可取材于商业、教育、学习等各个领域,务必内容灵活丰富、贴近生活并凸显计算机应用的作用。
②教师进行组织,角色分组,分配各自的任务。通常一次实验中可以设定2-4个角色,即学生是2-4人一组。不同角色可以是某生产环节中的不同部分亦可是某合作关系中的不同组织。
③展开讨论,分析角色,沟通出各自的需求。讨论是整个角色扮演教学法实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必须依托人文环境,良好的沟通才能明确实验重点及形式。要求不同角色在提供的原始资料中甄选出各自需求的资料并进行加工。
④进行操作,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担负起指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展开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地应用到实验当中[2]。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对本次实验做出自评,以此逐步提高实践水平。
⑤教师评估。考核结果应由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实验报告册三部分构成,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分角色实践的全过程,多方面考量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并积极听取学生对所采取案例的不同见解。
2.角色扮演法教学的优点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中使用分角色扮演法可以促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质疑、欣赏中加深对计算机应用方式的了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3]。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应用能力,新鲜感、真实感,考证真实水平;可广泛普及在其他课程教学以及毕业实习中[4]。
3.角色扮演法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分角色扮演法固然有许多优势效果也不错,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①如若选题准备不足,则易形成工作量大小不一、环节连接不紧密的情况。因此在选题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②表达能力强或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使得其他学生在其影响下不能畅所欲言、尽情发挥[5]。此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地将已掌握知识与角色联系起来。
③角色扮演法仅会给出宏观的实验步骤,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技术如Word中的插入目录、Excel中的数据图表、PowerPoint中的动画设计学生由于操作困难常常整体性出现避重就轻,实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时便要求教师给出明细要求,确保实现实验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宝艳. 实施多维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 第32期:216-218. 哈尔滨.
[2] 王开卉, 优化营销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 山东纺织经济, 2010年第2期: 50-52: 潍坊.
[3]符莎莉, 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 第17期,第31卷:49-50:长春.
[4]李运泽, 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课程多元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J]. 教学研究, 2011年, 第34卷, 第1期: 41-44: 齐齐哈尔.
[5]张晓畅,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分角色表演的应用[J]. 才智, 2010年, 第2期: 132. 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