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导演、编剧蔡少波:怀揣赤诚之心打造川剧《落下闳》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假期无休的新编川剧《落下闳》剧组,节后依然在紧张严格的排练工作中。在近两天排练的剧情里,核心人物“落下闳”的戏份不多,可落下闳的饰演者蔡少波却比排练角色时更加忙碌,因为蔡少波除了主演的身份外,还有更为重要的艺术总监、监制、编剧、导演等多重身份。
  熟悉川剧的朋友一定对“蔡少波”这个名字不陌生。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党总支部书记、副院长蔡少波可以称得上是当今川剧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是深受川剧戏迷们喜爱的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有着川剧《夕照祁山》《马前泼水》《野鹤滩》《曹甫走雪》《醉写沉香》《扫松》《困荥阳》《南阳关》《欲海狂潮》等众多代表作品。
  有句俗话说,“演而优则导”,蔡少波已有川剧《爱情天梯》《双天官》《乌蒙山脊梁》等导演口碑之作,但作为编剧却只是第二次。川剧《落下闳》的创作经历,还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一位来自阆中的川剧铁杆戏迷找到我说,要为我推荐一位阆中的历史名人——落下闳,这位历史名人非常有成就,但却几乎没有关于他的文学作品,很希望我能为他创作一部川剧。”蔡少波笑着说:“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落下闳是谁?之后我查了很多资料,并在2016年夏天和吴泽地一起去阆中实地考察,被落下闳这个人物的故事深深吸引和震撼了。”蔡少波说,此次的阆中之旅让他下定决心为落下闳认认真真创作一部川剧作品。他和该剧的另一位编剧、国家二级编剧吴泽地一起,与该剧的文史顾问、阆中市政协副主席王萌进行了一整天的深入交流,了解到落下闳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等方方面面,后又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落下闳在阆中的天文台,看了落下闳的塑像、碑文,尽管身体十分疲惫,但蔡少波和吴泽地都被落下闳的历史故事触动很深。
  回到成都后,蔡少波随即开始着手构架川剧《落下闳》的剧本,他此时才真切感受到,创作这一剧本的难度非同一般。“落下闳是一位科学家,科学家与一般的历史人物不同,非常特殊、非常难写,再加上他还是位天文学家,一位古人,史料又极为缺乏,创作难度非常大。”蔡少波说,最初他只想写好落下闳这个“人”本身,写他的喜怒哀乐,但若想写好这个“人”,势必要写好他的历史贡献。为此,蔡少波不断地请教相关专家,除了王萌外,又请教了研究落下闳30多年的著名教育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查有梁教授,向专家们认真学习,专家们介绍的很多知识点和情节都被运用到了该剧之中。
  2017年夏,随着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正式实施,我省公布了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落下闳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李冰、李白、杜甫等一同位列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这让蔡少波很是荣幸和欣慰。2018年,川剧《落下闳》的剧本基本完成,并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而截止此时,该剧剧本已经易稿数次。
  川剧《落下闳》的修改提升之路其实才刚刚开始。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后,蔡少波又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多次请教,邀请孙教授担任该剧的学术顾问,并多次召开专家学者云集的讨论会,为该剧下一步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充分准备。“到目前为止,川剧《落下闳》的剧本已经是第20多稿了,”蔡少波介绍说,“完成了这部剧的整个故事构架后,我和吴泽地一起动笔创作剧本,又写、又导、又演、又做艺术总监和监制,压力非常大,前段时间生病住院了十多天,现在这稿就是我在病床上改出来的。”
  尽管已经如此精益求精,但一向认真严谨的蔡少波仍不满意。此次和蔡雅康、毛庭齐两位川剧名导一同执导,蔡少波常常和他们交流意见,听到他们有好的建议,就会对剧本进行调整,自己也会经常对唱词进行增删,他笑称:“我可能给作曲周玉添了不少麻烦吧!”蔡少波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川剧演员,他深知一台好戏是“磨”出来的。经过20余次易稿的不断打磨,蔡少波已经能做到“闭着眼睛都知道情节进展到哪里了”。他在导演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演员的优势,清楚知道哪里应該有重点的表现,知道如何运用川剧的传统,而且非常熟悉川剧舞台特点。为了避免思维固化,蔡少波请蔡雅康、毛庭齐两位导演从“旁观者清”的角度,用更广阔的眼光来看这部作品,三位导演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这部承载着四川人骄傲的作品呈现好。
  在蔡少波的心中,川剧《落下闳》的分量很重,意义很深。他谦虚地说,从创作剧本至今,深感自己文化科学知识的不足,压力很大,但对落下闳深深的崇敬之情,促使他一步步不辞辛苦地走下去。另外,在川剧的历史长河中,此前从未有过科学家的相关剧目,他非常希望能亲手为川剧留下一位科学家的艺术形象。最后,蔡少波语重心长地说,他十分敬仰的著名剧作家徐棻老师、魏明伦老师已经挂笔,吴晓飞老师已经故去,所以“自不量力”地怀揣着一颗对川剧艺术的赤诚之心,大胆站出来亲手创作,希望用这部作品向川剧的老艺术家、特别是老编剧致敬,同时也是为自己创作一部新的代表作,让自己的川剧生涯不留遗憾。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支教学校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现象,笔者就此现象分析出现答错现象的原因以及学生答错之后,作为教师该如何鼓励学生继续答下去,以最终求得正确的答案。  关键词:说错鼓励能力素养  前不久,受江苏省教育厅的委派去苏北农村支教,自然听了不少课,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一堂课,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上课老师在亮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随即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可是好长时间没有人回答,一时间老师
摘要: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也对其应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何针对多媒体使用的利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景教学法新课程语言  引言  语文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辅助系统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普遍而言,多媒体是语文教师讲解演示教学的工具
张国忠  1956年11月生,山西省保德县人。曾任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馆副馆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四川省美协油艺会主任,四川省美协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西泠油画院院长,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作品曾入选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展; “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畫研究展;
罗晓飞  1967年生,四川省都江堰人。中国致公党成员,四川省致公书画院画家,蜀都书画院常务理事,成都大学中国一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學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不辱使命篆刻3cmX 3cm 2020年  众志成城篆刻3 2cmX 3. 2cm 2020年  同舟共濟篆刻3. 5cmX 3 5cm 2020年  共克时艰篆刻5cmX 5cm 2020年  许棚  国家三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南充市书协副主席,开明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印友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六届篆刻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全国第十一届国展,西泠印社
摘要:本文分析了卡尔维诺“轻逸”的文学观在微型寓言小说《孤独》中的表现,指出作家以审美变形的手法,给弥漫于现代社会角角落落的“孤独”插上了一双轻盈的翅膀,让其自由飞翔,轻松地完成了一次对于“孤独”的艺术展示,显示出极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卡尔维诺 后现代主义 轻逸  引言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的短篇小说家,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具有后现代主义大师之称。他的
主管:广安市邻水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广安市邻水县诗词学会  张敬之  ZHANGJINGZHI  《邻水诗词》主编。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广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邻水县诗词学会会长。发表诗词、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数百篇。  寄语  邻水县诗词学会于201 8年初成立,是文化战线的新骑兵。成立之初便集结了一大批心中有大爱、脑里有文章的诗词人。大家激情满怀、充满梦想,
摘要:《乌鸦》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艾德加·爱伦·坡的代表诗作。爱伦·坡的理论主张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上就是“为诗而诗”,在诗歌的韵律、意象以及主题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他的一些主张在《乌鸦》里得到了直接的体现。作为爱伦·坡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诗作,在文学界从来就不乏对《乌鸦》的各种解读。本文就以《乌鸦》为例,从诗歌韵律、意象、浪漫色彩等方面深入解读《乌鸦》的写作风格和创作主题。  关键词:艾德加·爱伦·坡 《乌
杨仁佩  1970年出生,笔名晖驰堂主人,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师承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协理事、西部高原雪山创史人李兵先生,2017结业于清华美院李兵水墨雪山高研班。  现为中国林业文联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冰雪画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院长、艺术总监。2017年度雪山
摘要:《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创作中的光辉典范,其艺术成就的最高峰突出表现在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上。本文选取史湘云个性化语言的案例进行分析,发掘其开朗活泼、天真无邪之外的另一层性格——尖锐犀利,并结合其与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关系探讨这层性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史湘云 个性化语言 犀利  引言  《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一个深受作者和读者喜爱的形象,她如同一株无香海棠,浪漫、优雅且毫无脂粉气。著名红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