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诗书苦后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no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中国是个书文化琳瑯满目的文明国度,且不说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牛角掛书之类的劝学励志成语特别多,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如诗味长”,“读书学习不能懒,天地日月比人忙”一类的联语也非常丰富。于我而言,年逾知天命之岁,体悟最为深刻的,当是“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这一联了。
  虽说这一古联的来历今已失考,但其哲理可谓常思常新。老话说“人无百年寿”,一个人一岁又一岁的年纪增长过程,其实也正是生命一年连着一年递减的过程,因此,应当无比珍惜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因为随着学历和阅历的增加,随着服务社会的本领掌握得越来越多,就能苦尽甘来,尽享汲取知识芬芳后的甜蜜滋味和丰厚回馈了。
  人贵有读书之志。我是上世纪60年代前期出生在江南一个“耕读之家”的男生,有幸在诗书人家的氛围中长大,因此,对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在书香的氛围里成才的社会规律,体验甚为深刻。
  不幸却仍有幸的是,在我上学的年纪,曾与“文化大革命”运动造成的“十年内乱”不期而遇。在那这史无前例的“书荒岁月”中,是曾经在苏南山乡教授过“耕读小学”的爷爷手中那册《唐宋词一百首》,开启了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是邻家老大爷赠送的一册被撕去了封皮的《新华字典》,成为了我时时翻看的读物;是我从事农作物保护工作的父亲借来的《鲁滨逊漂流记》,启迪了我直面学习困难乃至人生困窘的勇气;是我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老师们,教会了我对于课文的鉴赏和作文的爱好。
  曾记得,在母校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室里,面对书山学海,我努力满足着自己的知识渴求,不断拓展过自己的人文视野;在燕园大饭听前的小树林里,曾与学长师姐们挨着挤着挑拣着海淀中国书店的师傅们摆卖的各种旧书,时常弄得双手满尘;曾记得,在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当朔风中斜阳落山,我手提肩扛地把淘来的旧书刊运回宾馆,脸上满是疲惫的笑意;在南京城南仓巷两侧的旧书铺里,我移动着一个小木板凳,像梳头一般地过目着旧书架上的故纸,以定弃留;出访台湾,用了半日的工夫,把台湾大学周边的旧书店几乎全部走过了一遍;还记得,在香港、在澳门、在柏林、在伦敦等地的新旧书店里,那不菲的书价,是如何地一遍又一遍地考验着自己购书的诚意和藏书的决心……
  而今我自1984年北大毕业以来,写作并发表在报刊上的书评、书话文章多达数百篇,先后结集成为《秋禾书话》《秋禾话书》《沧桑书城》和《苍茫书城》,以及《雁斋书灯录》《江淮雁斋读书志》等文集出版;我所著述出版的《书房文影》《旧书陈香》《书来话多》《到书海看潮》《藏书与读书》《中国旧书业百年》《中国图书文化简史》《阅读的人文与人文的阅读》,及与友好们共同编纂的《中国读书大辞典》《中华读书之旅》《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等,无一不在书名中蕴含有一个“读”字或者“书”字,它们浸透著我在漫步书林后的感悟、吮吸书香后的心得,成为我与书为伴、以书会友及以书辅仁的一道又一道生命年轮。至于我藏书万余册的“雁斋”,更曾荣获过“金陵藏书家”和“南京市学习型家庭”等称号,成为南京当代私家藏书的一个人文地标,我本人也曾获得了中国文化部“2013年图书馆学榜样人物”的提名,是江苏省“2014年全民阅读推广形象大使”之一。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来开卷有益多。读书不仅在于求知,更贵乎明理。基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理,我的“雁斋藏书”不仅对著我的师友弟子们开放阅览,而且还曾选择部分图书,先后捐赠给了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图书室、河北安平孙犁中学图书馆、云南腾冲和顺图书馆及家乡所在的江苏太仓图书馆等,至于在全国各地所作的《读书与人生》《人生惟有读书好》等讲座,则是我在南京大学教学、科研之外的一个重要生活内容。因为我坚信着,人生须得读书,读书积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而一个书香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中外好书与古今名著吐芳飘香的社会,一个有愈来愈多的读者能主动开卷读书的社会。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
其他文献
一  孟繁华、程光炜、陈晓明“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12月),此书是作为程光炜主编的“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其中的一部。这部当代文学“小史”无论从体例、表述上,抑或三个人的研究思路、学术旨趣以及观点上,都颇富新意和启发性。  此前,已有几部以“当代文学六十年”为题的文学史专著或材料汇编问世,但这本共计18万多字的《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仍然与众不同:极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出国的人们越来越多,大家借此机会到国外扫货,已然成风。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像奥特莱斯各大品牌门店中,人们到处看到的都是手握货币在购买中的国人群体,甚至会出现奢侈品店被一扫而空的现象。近年来,代购热兴起,或者托亲朋好友帮忙代购种种物品,或者通过网络从国外购得自己中意的商品,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来说也已经司空见惯了。  然而,这种“代购”商品的方式,在美国由来已久,所不同的是那时人们代购
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的美术先驱、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徐悲鸿也是一位艺术品鉴赏家和收藏家。徐悲鸿一生收藏了上千件中国历代绘画书法作品,其中有晚唐五代时期的手卷、宋代的人物故事画、明代中期宫廷画家的花鸟画、明四家的山水人物画、清代扬州八家的作品、晚清任伯年的多幅精品以及王铎、傅山、伊秉绶等明清多位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  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他的夫人廖静文按照他的遗愿,将这些藏品
钱南扬(1899.12.17—1987.4.18),乃曲学大师吴梅的嫡传弟子,与卢前、任中敏、王玉章、蔡莹雅称“吴门五学士”。他学名绍箕(肇基),字南扬,以字行。发表文章时曾署钱箕、钱九、南扬、南阳等。1925年北京大学国文学系毕业,历任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浙江省立第六中学、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国文教员,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助教,松江县立中学、宁波市立女子中学国文教员,武汉大学特约讲师,绍兴县立中学、浙江省
当兵几十年,结识了很多政界的朋友,得以在很近的距离上观看政坛上的风景,但这个领域里的生活,我除了写过一个中篇外,还没有用长篇小说来表现过。这是我有意储存的一处写作资源,没有轻易去触动。这篇文学土地迟迟没有耕种的原因,一是我自己没有想好种什么、怎么种;二是外部气候环境也不是很适宜。一直到近几年,我才想出了个眉目,才感到外部气候适宜播种了,于是,就有了这部作品的出现。  回眸政坛的演变过程,政界、政坛
毛佩琦给《明朝那些事儿》写的700余字的序,简洁精准地提炼了这部红极一时的网络原创作品的精髓——“旷野上,当年明月踽踽独行”,简洁的一句话,却能勾起读者无限好奇。  当年明月在序言中发出“历史原来很精彩”的喊声后,以当下人的运笔方式、语言形式、创作格式,对明朝历史娓娓道来,用他独有的轻松的心态、幽默的笔触,帮助读者拉开明朝300年的历史帷幔。  【壹】  当年明月经过六个月左右的构思,把一个长达3
2016年,是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4月8日是新竹交通大学在台湾复校58周年的纪念日。  对21世纪的人们而言,手机等3C产品成为片刻不离手的必备品;而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至今已将近40年历史,从1970年间政府全力主导半导体技术引进,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岛,与1958年交通大学在台复校,成立以当时最为先进的电子、半导体为主的电子研究所有密切的关系。  交通大学创立于清光绪廿二(1896
商务印书馆2014年11月出版的《汉代外交体制研究》一书,系北京师范大学年届八十的黎虎先生的一部力作。从16年前黎先生对于中国古代国家之间的交往首用“外交”一词的慎重,到今天学术界普遍接受之,黎先生为中国古代外交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著当为矗立在中国古代外交史研究领域的一座高山,后来者研究汉代外交和中国古代外交,都要先逾此高山方可。此著的一大特点,在于揭示了汉代外交体制研究所体现的儒家化特征
1935年的12月8日是星期天,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气——“大雪”。在北平、上海等大都市,政府部门、各级学校逢周日休息,在当时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这一年的“大雪”,却在“休息日”中酝酿着一场猛烈的政治风暴。9日,星期一,是各政府机关正常上班的日子,也是敌伪“冀察政务委员会”预期成立的日期。这天早晨,寒冷的北平街头,涌出数千青年学生,他们手持标语,高喊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坚决反对华北
所谓英雄,不单是行侠仗义、仰天长啸的江湖豪杰,也可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思想干城,还可以是“天子呼来不上船”“难酬蹈海亦英雄”的伟人志士,乃至无字碑上的寂寂一族。每个行业都有英雄。柔软的诗堆里也不乏,那些凝聚福慧才智的方块字便是。它们言物,言志,言情,言德,言心,言天下壮士和凡夫的悲欢、沉浮、飞扬、落寞,能大江东去般磅礴,也可晓风残月般柔情。在岁月的长河里,一瞥,一惊鸿。驻足默诵,几行下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