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排球选项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课也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笔者从事多年的中学体育教学,在体育课上,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分层次进行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笔者运用分层教学的原因以及对策予以总结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选项教学;分层教学;对策
  Abstract: The goal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reflect the spirit of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must be people-oriented, individualized, and constantly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I engaged in years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gym class,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of different hierarchical classroom teaching, receive good teaching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d to summarize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as well as countermeasures be hope that the reader has a guiding role.
  Keywords: high school; optional teaching; layered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1、研究的缘起
  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实施选项教学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在一个学习群体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认知水平的不同等导致这个群体中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效果,因而自然呈现出群体中不同的学习层次,比如每一个选项班学生的专项水平参差不齐,若教师把教学起点放高,部分专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若教师把教学起点放低,部分专项基础较好的学生又感觉没意思,造成了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这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既满足尖子生的高要求,又满足学困生的低要求,还要兼顾中等学生的学习成了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2、问题的解决
  我校体育教研组将该问题作为教研专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解决办法。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身体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内容、 形式和层次的教学,避免“一刀切,齐步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体现“以学生为本 ,以活动为内容 ,以参与为中介 ,以发展为目标 ”的现代教学特征[1]。 选项课在我校实施已经多年了,分层教学对提高选项课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在自己所选的模块学习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以笔者所带的排球选项班为例,介绍如何在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3、分层教学的概念和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案:
  3.1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的不同,科学合理的把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组,并针对不同层次的群组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习指导,进行不同难度层次的检测和评价,从而使不同起点的各类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2]。
  3.2分层教学的具体分层方案
  3.2.1学生分层
  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不同的初中对体育的要求也不一样,导致学生在体育的体能、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专项水平的摸底调查。通过摸底调查,教师就知道哪些学生是刚刚接触排球的,哪些学生是有一定的排球基础的。根据学生专项水平分组。教师在摸清学生排球学习基础后,把每一个排球选项班的学生根据排球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排球基础好的分为提高组为A层,排球基础一般但身体灵活接受能力强的分为普及组B层。毫无排球基础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分为基础组C层。
  3.2.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3]。因此在制定分层教学教学目标是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减少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对学困生的学习应根据其各自的运动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体育一般的学生由于他们数量非常大,可按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同分类,进而制定相应的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这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之目标;对优秀生可加深他们对运动技术的理解,以提高运动成绩,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具体目标如下:A层,加强排球基本技术的练习,重点在于辅导其战术意识、战术素养,比赛中灵活运用基本战术,鼓励部分优秀学生参加校排球队,培养骨干;B层,加强排球基本技术的练习,使学生在基本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能灵活地把所学技术运用到战术中,并充分获得“练”的乐趣和成功感;C层,加强球性练习,使排球基本技术规范化,了解比赛站位等基本规则,在基本掌握简单技术的基础上,将所学技术运用到教学比赛中去,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   3.2.3教学内容分层
  一个班级教学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在分组分层教学或者练习时才有区别,提高组、普及组和基础组教学内容有时重合,有时平行,有时交叉。如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时是重合的,但在提高组的学生帮助普通组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又是交叉的,而在学习新的发球技术时,各组学习各组的新发球技术,即提高组学上手发球,普通组学下手发球,此时又是平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就要用最合理、最科学的教师活动,对两个组的学生穿插进行指导和帮助。
  3.2.4教学方法分层
  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学生也乐于接受。具体的分层教学方法如下:A 层,该层次的学生注重“赛”,在合作探究中能够灵活运用简单的基本技、战术,使比赛贯穿课堂,做到“以赛代练,以赛提高”;B层,该层次的学生注重“练”,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我探究,反复的练习,从而提高其基本技、战术水平;C层,该层次的学生注重“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助、小组讨论尝试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3.2.5教学评价方式分层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4]。排球分层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掌握运动技术。评价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运动技能、体能等评分。评价要重过程与发展,轻总结与定性。有的学生由于先天性身体条件不如别人,他再努力,也不可能超过班里最好的学生,因此在分层教学评价中,教师不能以谁最终掌握得好,谁就是最好来评价,要注重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与自身相比的进步程度,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多运用学生自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分层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以及分类教学。
  4.2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针对性也比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3教师也能更好地选择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团结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2建议
  4.2.1合理分组。分层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分组方式,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立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
  4.2.2同等相待。体育教师在分层教学时,不能厚此薄彼,两个组的学生都要指导,如果只指导其中的一个组,那么另一个组可能就处于无组织的混乱状态。
  4.2.3以提高组带普通组。如果教师顾不上对两个组的学生都进行指导和帮助时,可采取提高组学生帮助普通组学生的办法来弥补,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2.4实行晋级制。提高组和普通组成立后,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变化跟着变化。如普通组先天性身体条件好的一些学生,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掌握了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和侧向下手发球技术后,就可以晋升到提高组去学习正面上手发球,这样不但能逐步掌握各种发球技术,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华慧,崔海鹰.关于高校篮球课实施分层教学的设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朱阿荣.略论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
  [3]教学目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61142.htm
  [4]教学评价[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29190.htm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大青山区古路板和奎素林场为试验地,在2005~2006年的生长季,对30a生油松人工林蒸腾耗水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30a生油松径向不同深
摘要: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和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对唐代武舞的发展推向了我国古代武舞发展的高峰,是我国武舞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本文对武舞在唐代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唐代 武舞 发展研究  1.武舞的定义  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与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表现出形式和内容页有所不同。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开始运用武舞来进行训练,比如,增强自
摘 要:音乐课堂也需“互动”。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感悟到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 互动式 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快乐、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创新  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使体育教学更加健康化、兴趣化和民主化。  (一)教学健康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努力培养教学健康化的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教学内容健康化,不过分追求技术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选择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学校体育竞赛创新的必要性,构想了一种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相结合的,小型多样经常的体育竞赛模式。并设法解决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创新 体育竞赛 全民健身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仅限于一年一次的
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MI)来看,每个孩子天生都应该是个音乐家,每个孩子都喜欢在音乐中畅游,孩子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音乐是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孩子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  音乐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
期刊
论文以生物信息学理论为基础,利用Phred/Phrap/Consed、cross_match、RepeatMasker、Blast等软件和自主开发程序,基于Linux操作系统,构建了林木EST数据分析系统,完成了从测序
[摘要]定向运动作为一项以自然环境和人工自然环境为活动背景,智慧与体力并重的新兴运动,已经在各类学校普及和推广,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归纳和总结,概括了定向运动在职高开展的意义,从定向运动开展的前期准备、定向运动的教学等几个方面浅谈定向运动在职高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定向运动 职高体育 运用  前言:2010年,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体验音乐的美感应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大音乐教育的音乐课堂,学生只是音乐的尝试者,并不是专业音乐人,教师想从音乐技法上吸引学生,学生还没有这么专业的鉴赏力,想单从音乐的兴趣上激发学生,我们的课堂音乐在流行音乐面前,完全不能使学生有更特别的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背景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
期刊
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以保护水十资源、改善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测量等多种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