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与足月儿胃食管反流症状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临床特点及相关临床症状与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pH,MII-pH)监测到反流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有GER症状并完成24 h食管MII-pH监测的足月新生儿,根据24 h食管MII-pH监测到的反流次数是否>93次分为病理性GER组和生理性GER组。对比两组临床特点和24 h食管MII-pH监测结果,分析反流症状与24 h食管MII-pH监测到反流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有GER症状的患儿31例,开始24 h食管MII-pH监测日龄中位数7(2~28) d。经24 h食管MII-pH监测确诊病理性GER 15例,生理性GER 16例,病理性GER检出率48.4%。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反复呕吐12例,奶后异常哭闹9例,奶后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青紫、可疑惊厥等奶后发作性事件2例,反复呕吐伴其他症状2例。24 h食管MII-pH监测显示新生儿GER以酸反流和弱酸反流为主,病理性GER组24 h总酸反流中位数52(7~80)次,总弱酸反流中位数58(19~114)次;生理性GER组24 h总酸反流中位数36(3~55)次,总弱酸反流中位数35(6~55)次。病理性GER组总反流、餐前弱酸反流、餐后弱酸反流、总弱酸反流和液体反流次数均明显多于生理性G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酸反流、餐前酸反流和餐后酸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呕吐、奶后发作性事件、奶后异常哭闹、奶后血氧饱和度下降患儿的反流症状相关指数阳性率分别为14/14、3/3、6/9和2/6,提示呕吐和奶后发作性事件与GER相关性较高,奶后异常哭闹和奶后血氧饱和度下降与GER部分相关,心动过缓与反流事件无关。

结论

足月新生儿病理性GER反流以酸反流、弱酸反流和液体反流为主,24 h食管MII-pH监测可用于诊断新生儿GER。除呕吐外,还应重视异常哭闹、发作性事件等GER有关症状。

其他文献
麦冬又名麦门冬、笕麦冬、浙麦冬,是著名浙八味之一。以个大体肥、质地柔软、色泽黄白、有香气者为佳品。  麦冬是常用的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被列为上品。古代的养生家对麦冬情有独钟,为之取了许多别名,如禹余粮、忍冬、不死药等等。据李时珍的解释,“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有诸韭、忍冬诸名。俗称门冬,便于字也。可以服食断谷,故又有余粮,不死之称。”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微
期刊
肚胀心烦 肛裂生痔疮  经常便秘对身体究竟有没有影响?在中医角度,便秘对于健康并没有太大影响,但会引伸不少问题,如肚胀、心烦,甚至头晕、失眠等,部分患者更是由于粪便过硬,引致肛裂出血或出现痔疮等,对日常生活构成不同程度影响。  蜂蜜及麻油都是日常可以接触到的食物,究竟能否达到通便效果?古书提及二者都是中药,蜂蜜在中医角度是一种补药,具有补肺、润肺及润肠作用,麻油亦可用在中药上,主要是将芝麻放入中药
期刊
不少现代人都面临失眠的问题。与很多疾病相比,失眠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不容轻视,因为它不仅会使机体减低抵抗力,也会造成心理疾病。  失眠情况分成很多种。第一种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第二种是睡眠很浅,隔天醒来没精神,仿佛没有睡;第三种是睡觉时很容易醒,醒了就不能再入睡。若长期出现这些情况,而且会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就可称为“失眠”。  以国际标准,只要每周失眠3次并长达1个月以上,就可定义为失眠。造成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