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还能复原吗?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e2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干年前,本书作者参观圣母院——或者不如说,遍索圣母院上下的时候,在两座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词:AN?ΓKH(命运)。……这样,雕凿在圣母院阴暗钟楼的神秘字迹,它不胜忧伤加以概括的、尚不为人所知的命运,今日都已荡然无存,空余本书作者在此缅怀若绝。”
  “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
  ——维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
  据外媒报道,200多年来首次没有在圣诞夜举行弥撒的巴黎圣母院,可能永远无法从2019年的火灾中复原了。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尖塔坍塌。如今,按照院长肖维(Monsignor Patrick Chauvet)的说法,教堂在火灾中幸存的部分已非常脆弱,有一半的几率,这座始建于800年前的伟大建筑,将无法再现昨日风仪。

  火灾发生时,圣母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翻修工程,外部结构被一个巨型的脚手架所遮盖。而正是因为这些脚手架的阻碍,火灾后的修复工作尚未真正展开。“圣母院仍在危险之中,” 肖维表示,“把这些脚手架都挪走后,教堂才能真正脱离风险。所以,或许到2021年,重建工作才会开始。”
  上万根脚手架的钢管得先拆除,其中一些在火灾中受损,故移动它们须倍加小心,以免连累岌岌可危的建筑本身。“一旦解决了脚手架问题,我们就可以评估圣母院的状态,和需要被替换的石块的数量。”肖维告诉媒体。
  环境因素也减慢了修复的速度。8月,巴黎市政当局关闭了圣母院周围的街道,以清除周边环境中出现的铅污染。这些铅污染是由教堂尖顶和部分倒塌屋顶里蕴含的上百吨的铅,于高温下融化后扩散造成的。
  肖维估计,如果圣母院挺过这一关,那么它将在2024年对游客开放;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表示重建工作将在2024年,即巴黎举办奥运会的当年完成——不过,许多专家认为该时间表“不可行”。
  这是一场令全人类心碎的文明浩劫。虽然教堂里主要的艺术品和文物得以挽救,教堂的正面和双塔得以幸存,但被火灾殃及的玫瑰花窗,事实上正一再刺眼地提醒着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何等易逝,一次意外,毁天灭地。各国如何进一步改进、完善文物保护机制与应急机制,如何加大资源投入、关注“守卫”与“修缮”,当是大难过后亟待提上议事日程的重要话题。
  1163年,在法王路易七世和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主持下,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奠基仪式; 1182年,圣母院的基本功能大致成型;1345年,圣母院宣告落成,整个工程历时180多年。这儿既是代代百姓共同营造的大众圣堂,“时间是建筑师,人民是泥瓦匠”;亦是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悲剧爱恋的戏台,雨果笔下俯瞰浮世的瞭望塔。尽管这座石头谱成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曾留下野蛮的痕迹,但它无愧“丰碑”的赞誉。那些岁月和人为的磨蚀,固然改变了其原初的样貌,却也将芸芸众生的经历和情感镌入其砖石之中,不同时代的人们,依照自己对美的理解,赋予其全新容颜。

  從一开始,巴黎圣母院就不仅仅是一座献给圣母的光辉宫殿,而且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世俗公共场所。虔诚的信徒前往寻求上帝的慰藉,向神甫忏悔罪过;朝圣者和游客也可以在此处观赏领略何谓艺术的美轮美奂,瞻仰存放传说中耶稣基督荆冠的圣物箧。在百年战争中巴黎遭受包围的残酷岁月里,圣母院又成为一座避难所,庇护无辜平民免遭虎狼之师的荼毒。
  几个世纪以来,巴黎的所有道路皆从圣母院广场开始计算距离,巴黎的市民自四面八方潮涌交汇,在广场的市场上交易商品,在铺子里讨价还价。享誉世界的巴黎大学,发轫于圣母院的主教学校;13世纪的巴黎被称为“中世纪的雅典”,端赖以圣母院为基础的巴黎大学带来的赫赫声名。至17世纪,大约三分之一的巴黎人都在由圣母院主教开设的主宫医院里去世,为这些亡者行终傅礼的,正是圣母院和周边附属教堂的神甫们——许多年前,也是他们为巴黎呱呱落地的婴儿施行洗礼。800年里,法国的民族英雄圣女贞德在圣母院平反昭雪;启蒙运动的骄子卢梭将忏悔录手稿悄藏院内主祭台;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义者也在这里向理性女神顶礼膜拜;拿破仑在这里举行了辉煌的加冕仪式;戴高乐则在这里走完了尘世最后一程,法兰西一片祈祷声和哀悼声……人们生活于兹,享乐于兹,也死于兹。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会消失。
  然而,我们宁愿相信,有些东西,是永恒。
  巴黎圣母院,恰是一个“但觉恒久远”的象征
  Thought we built a dynasty that heaven couldn’t shake
  (但觉曾建天堂难撼之王朝)
  Thought we built a dynasty like nothing ever made
  (但觉曾建世间未存之王朝)
  Thought we built a dynasty forever couldn’t break up
  (但觉曾建永远不破之王朝)
  毕竟,人类需要自证
  文明的存在
其他文献
无论是在历史演进的纵轴线中,还是在文明发展的横轴线上,女性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女性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常言道“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响亮口号开启了新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新征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进入新时代,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愈发彰显,力量愈加强大。这股力量成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中流砥柱,成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洛神赋图中的女神形象。  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东晋,最有名的作品大概就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了。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在他之前,绝大部分画家只是工匠,并没有在作品上留名。而顾恺之,是第一个在作品上留下自己名款的畫家,从此,中国画家得以青史留名。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操之子曹植所写的《洛神赋》而创作的一件文学绘本。这是一件手卷形式的绘画作品,就是把一段一段的故事像连环画一样
7月27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开幕式。摄影/谢长贵  7月29日,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联合天眼查发布《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报告(2011-2020)》(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提出并应用“市场主体注销注册比”、“市场主体净增新增比”、“市场主体生存指数”以及“千人市场主体数量”、“注销市场主体寿命”等指标,对我国市场主体总体及分区域、分行业的发展活力状况进行了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不久前,热播的《清平乐》终于迎来大结局。这部旨在讲述宋仁宗赵祯那以帝王的名义被禁锢的、一辈子都忍耐着的剧集,尽管问世后褒贬不一,口碑徘徊在近乎“北宋还没崩”与“南宋已经崩”般摇摇欲坠的边缘,但的确又引发了一轮社交媒体上对宋朝的空前讨论。  “宋”你入梦,梦回东京。暗想当年,人物繁阜,花光满路,自在风流,不问归处。只是,当太祖、太宗们克荆南、武平,灭后蜀、后汉,令吴越
上海市首例防疫物資诈骗案3 月3 日在闵行区法院通过全程在线庭审的方式开庭。  疫情期间,在线办案成全国各级法院主要办案模式,为疫情应对构建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法律工作者表示,这种网络司法能力的快速提升,将对未来我国司法实践产生深远影响。防疫案件在线庭审直播  “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均已在线就位,网络信号正常……可以开庭。  “鉴于目前处于防疫管控时期,为确保庭审安全顺利。事
这是3月1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西米尔顿拍摄的空无一人的教室。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学生们本该在校园里听课学习,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显然打破了这一惯例。1月29日,中国教育部发布文件延迟春季学期开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停课不停学”,“什么时候开学?”成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问题。  什么时候开学?教育部回应:开学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疫情得到控制、社会认可、防控物质和条件到位。尽管已经有省市陆续恢复正
世界上最繁忙的国内远程航线,排第一的是横越美国大陆的纽约-洛杉矶空中航线。两地分别位于美国东西海岸边,空中直线距离约4000公里。因为市场需求巨大,波音公司为此设计了5000公里级的波音757和7000公里级的波音767客机,用于东西海岸间越大陆直航。由于东海岸到洛杉矶是逆地球自转飞行,飞行时间长达5小时,波音757和767都会以接近满油状态起飞,载有30-40吨高能航空煤油。  很显然,有人看到
9年前的这个季节,日本东太平洋海域并不宁静。3月11日,里氏9.0级的“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祸不单行,此次地震更大的影响,是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4号机组不同程度受损,其中3个发生了堆芯熔毁,最终形成灾难性辐射泄漏事故。  此次地震、海啸及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占日本国土面积约3%的地域受困于核污染,社会财富损失难以估算,直到今天,福岛依然是
结婚时,她知道丈夫家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多,七姑八姨更多。  当时觉得挺温馨,但她沒料到,有一天,令人感动的亲情也能催生某种“窒息”之感。  自从他们在大城市定居,夫家亲戚来玩的少(来玩最多不过三天),来看病的多。来看病,就理所当然地住到她家里,一住就是一周以上。一般来说,除了父母,她是不接受其他亲人住家里的,哪怕是兄弟姐妹,她也安排他们住酒店,因为住家里真的太不方便太不自由了。但是,丈夫老家人的
跟团旅游需提防的最大陷阱,并非购物圈套,而是导游忽悠你参加各种自费游览项目,多花点钱还是小事,搞不好会让你舍本逐末,浪费时间和金錢。前些时我去西北旅游,就遭遇了两名地陪导游的忽悠。  洛阳龙门石窟跻身中国四大石窟之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当地旅游社却只安排了3小时游览时间。就连这短短3小时,导游竟然还想“缩水”:他忽悠我们自费去距洛阳90多公里的小浪底发电站参观,并信誓旦旦说游览龙门石窟只需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