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提出在本学科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对象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过程的分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79-01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电脑操作方面的技能因学习条件的不同,而差别很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像其它的科目,可以有足够的复习时间。根据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真正贯彻落实分层教学呢?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我的一些实践经验,简单谈谈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1教学对象的分层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并相应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我的学生分为红队、蓝队和绿队。红队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探索精神,学习成绩很好;蓝队的学生智力因素好,但缺乏刻苦精神,比较懒惰,成绩一般,但有潜力;绿队的学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学习知识有些吃力,成绩不理想。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分层教学”。学生层次确定后,也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绿队和蓝队向红队“进军”,这也是鼓励学生学习的手段。
  2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例如:我在“文件和文件夹”的教学过程中,就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了不同的教学目标。绿队的学生“能够区分开文件和文件夹,并根据老师要求用菜单建立相应的文件(夹)”;蓝队的学生“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区别,尝试用其它方法建立不同的文件(夹)”;红队的学生除了要达到蓝队的学习目标以外,尝试说出建立文件(夹)的最多种方法,并逐一实现”。这样设置教学目标,让绿队的学生也能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不会为了掌握更多知识而造成知识间的混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接触更深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3教学过程的分层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很多教学环节,我们应该在每个环节中都注意实施分层教学,这样可以使每队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以致用。
  3.1教学方法的分层
  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中学生来说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可以采取形象教学法、比喻教学法、游戏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相互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第一节课上,为了让学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认识新的软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小FLASH“找茬”。WORD软件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所以通过WORD和EXCEL两个软件的对比,让学生在找茬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之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更快地熟悉新学习的软件EXCEL。
  另外,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学习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如进行“营养早餐”的项目活动的过程中,绿队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所以在分配任务时,可将红、蓝、绿三队学生进行混合搭配分组合作,每组中都有红、蓝、绿三队的同学,挑选红队的学生当小老师,督促本组内绿队的同学认真完成作业,并随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小竞赛。学生在集体自主活动为主、互教互学的教学模式下,知识掌握得又快又好,且自始自终都在愉快地学习。
  3.2教学内容的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程度,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分别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学内容的设计可围绕内容的量、范围、深度、难度,内容出现的顺序等多方面进行。例如:在数据处理EXCEL表格中,对一张本班学生期末考试的学习成绩表进行名次的统计,要求先计算出班中每个学生的总分,然后按照总分进行降序排序,最后输入名次。因为红、蓝队的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很快,可以继续安排一些需要去探索的任务,如碰到分数相同,名次应相同的问题时如何处理等等,以激励他们继续学习和研究,也可以满足他们求知欲望。
  3.3练习设计的分层
  在设计练习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因素,体现层次性。同一个练习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之前的一节课,为了巩固学生曾经学过的图文并茂的排版等操作,我设计了一个综合练习“编辑电子小报——魅力南翔”,这个主题是以介绍家乡为主,让学生感受家乡变化,激励热爱家乡的情感。我针对三队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不同的帮助,对绿队的学生,可给他们全部素材(如文字、图片),并提供“小报”样本,让他们参照模仿完成自己的作品;对蓝队的学生,我提供大量的各种主题的文字及图片(如南翔的历史、特色、人文等不同的主题),让他们自己确定一个主题,组织文字及图片进行设计,并要求至少有一篇文章是自己输入或上网查找的;对红队的学生,可让他们自己确定主题,并自己上网寻找资料,进行设计编辑。通过上述分层的练习设计,可以让所有的同学在相同的时间里,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各自原有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都有提高。
  3.4教学评价的分层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必然也应分层。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如,我在本学期进行“美丽嘉定”这一项目活动的评价时,我就采取了分层评价。根据过程性评价的原则,每一个实施步骤我都对红、蓝、绿三队的同学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指标,无论是师评、互评或者自评都采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这样对于全体同学才是公平的。同时在过程评价中让进步快的学生“晋级”,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小结
  分层教学提倡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协作式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上海九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地图版).
  [2]曹贵萍.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作者简介
  张瀚文(1981-),女,2003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在上海嘉定区怀少学校任教初中信息科技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以探测器火灾信息数据库为依据,通过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各种点型感烟、感温及CO气体探测器对八种典型试验火响应数据测量及数据挖掘,提出用梯度幅值评估方法,对上述探测器
本文应用大涡模拟方法,并结合Smagorinsky 亚格子尺度模型,数值研究了烟气输运和水喷淋的相互作用问题.为了有效地模拟烟气输运过程,文中采用低马赫数近似下的三维可压缩Navi
期刊
2015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0.6%,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提升了0.9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2.6%,相比上年同月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5.3%;服装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3.7%;金银珠宝类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6.1%;家用电器类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7.5%;化妆品类零售额累计上涨2.7%;日用品类零售额累计上涨0.5%。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对于我们道路桥梁技术专业来说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路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涉及施工过程中人-机-物的全方位管控,要求施工企业从制度、技术、资金投入多方面齐抓共管。本文针对目前安全管理中的漏洞问题,探讨在路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实践中应突出几方面的重点,把安全事故率降到最低,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路桥建筑工程的稳定、和谐、健康的发展。
摘要简单介绍LC-等效原理的作用和数学模型,给出LCES重要表达式和小矩阵系中的一个典型矩阵;重点说明通过提高用户对VR技术的认可程度,进而提高用户对于AI产品认可程度的思路,并通过题设和证明确认思路的可行性,为AI产品的研发提供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LC-等效原理;VR技术;AI产品;认可程度  中图分类号TN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