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沟渠净化稻田排水动力学分析和生物相特征

来源 :环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gu0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太湖流域常见的菱角、水葫芦、梭鱼草、圆币草等水生植物和人工水草、塑料立体弹性填料为生态强化载体,构建“水生植物-载体生物膜-菌藻”复合型生态系统,研究了稻田排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特性,构建氮、磷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模型,并调查了沟渠内“微生物-藻类”生物相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沟渠运行期间,随着水稻进入不同的生长阶段,系统内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率都呈普遍下降趋势,总磷、氨氮、总氮、硝态氮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1%、92.3%、77.5%、88.6%,其中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化学需氧量(CODMn)的去除效果并不显著,各实验周期的污染物降解趋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模型.经生物相分析揭示:随着复合生态系统运行延续,系统内微生物、藻类的种类及Shannon-Weiner index等多样性指数呈不断增长趋势,表明复合生态系统水质改善后更适于多种类细菌与藻类生存与繁殖;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菌、藻、水生植物及其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强化了生态沟渠的自净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数形结合方法是一种直观的语言,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初中数学问题,从数与形两方面着手,分析“形”在各个层次所包含的数学意义,在结合“数”进行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方法;解题思想  中国数学中最古老的研究对象就是数与形,同时这两部分又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们创新一
以锐钛矿TiO2(P25)为载体采用原位生长法负载锰氧化物制备了 Mn/TiO2催化剂,再以等体积浸渍-锻烧法对该催化剂掺杂氧化铈制备Ce(x)Mn/TiO2-y催化剂用以烟气低温SCR脱硝.在固
摘要: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过程。”教育评价对教育目标的达成、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学过程的调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恰当的运用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