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新型城镇化研究》校本课题简介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w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晋江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克服了城市化诸多共性问题,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晋江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典型经验模式,创新和完善了高中地理课程关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新型城镇化”对于高中地理课本教学内容来说,是全新概念。课题《晋江市新型城镇化研究》从课题资源调查研究,到课程开发,再到课堂教学实施,都进行了相关实践探索。本文作者将本研究过程進行了总结,将此经验与同仁分享,以抛砖引玉。
  二、课题研究内容建构
  笔者根据多方调研访谈,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构建课题研究内容结构提纲:即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新”在哪里?晋江市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足之处与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本课题研究在内容建构上,着力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特点。
  1.课程设置由平面走向多维。
  从课程结构和目标看,该问题研究是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程教学完成之后延伸拓展的课题,课程目标属于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要求。
  从课程内容看,该问题研究课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只为学生提供该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和体验来实现,需要师生共同构建生成,属于生成性课程。
  从课程实施看,一方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课题研究指导过程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独立探究相结合,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基于本课题对课程结构和目标、内容及实施等几个方面特点的分析,可以确定课题《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以晋江新型城镇化研究为例》,该课型属于研究型课程的范畴,教与学的方案设计、实施应符合研究型课程的要求。
  2.注重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由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三个维度构成。课题《晋江市新型城镇化研究》着重培养师生如何认识分析所处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如何运用所学工业化、城市化理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将地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活动中。
  三、课堂教学内容结构提纲
  四、课题拓展方向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实践内容;(2)立足真实情境,确立具有强烈地理维度的研究课题,增强实践体验;(3)利用探究工具,发展实践能力;(4)教师拓展研究领域,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能力;⑤学校加强课改研究,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课程整体效益,提升评价体系,积极主动构建创新环境,开展师资交流与培训,提升团队综合实力。
其他文献
社会的发展一直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我们都能从历史的进程中感受到生产力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这些对于我国的历史学科的构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原先的社会史观的历史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许多新的历史观念慢慢兴起。本文就从这些地方入手,来简要论述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观的教
期刊
目的:探究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一、初中历史教师的春天终于来了兰州市教育局于2018年12月3日公布的《兰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和学生利用教材和构建的教学情境进行交流互动,并把课堂教学活动当成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交流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与提高,共同进步,从而形成共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能为他们以后对政治进行探究式学习打下基础。  一、利用教
期刊
地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历史课内容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为的是让学生对中外历史有全面、综合的认识。但历史课本简明扼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构成了简练的课文。有些教师没有掌握教学技巧,要么照本宣科,把历史课上得索然寡味,要么过度展开,不能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历史授课实践,谈谈历史教学中的两个技巧,以供参考。  一、处理好课文和拓展的关系  历史课文是对历史事件的准确的、简要的叙述,不可能感性化、形象化、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就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强的人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责任感强的人,敢于藐视困难,并尽力去克服困难。反之,责任感不强的人,即便是遇到很小的困难也会退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意义  当代公民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具有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意识属于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添加促进剂后水合物形成机理并无统一定论,本文详细阐述了气体水合物形成的降低表面张力理论、临界胶束理论、毛细效应理论、模板效应理论和表面疏水效应理论等促进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