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爱国民主乡村建设者的救国实践及对当代开展乡村工作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初,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这其中中国农村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一大批仁人志士走上了一条寻找农村出路的道路。文章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为例,通过论述三位代表性人物的救农方案并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出对于当代开展农村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爱国民主乡村建设者;救国实践;乡村工作;启示
  一、 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思想
  (一)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实践过程
  1.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晏阳初认为中国问题的核心是民众的“贫愚弱私”,主张开展平民教育工作,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晏阳初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在乡村开展广泛的教育普及,通过开展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重点改善民众的“贫愚弱私”,晏阳初还强调,在开展四大教育的同时,还应结合“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覆盖以及教育成效。其次,在农村教育水平得到广泛提升后,将农村教育扩展到乡村改造,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培养农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过程
  晏阳初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主要分为四个时期:长沙时期、河北时期、湖南时期以及海外时期。在河北定县开展的“定县实验”成果最为突出。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时期,创办乡村平民学校,积极探索适合农民、易被农民接受的教育教学形式。通过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帮助当地农民学习新知识,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
  (二)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实践过程
  1.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梁漱溟从文化失调的角度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分析得出寻求社会进步需建立新的社会组织。而农村以其固有的情谊伦理社会,以及农村在经受严重破坏后所激发出的人生向上思想,便于新的社会组织的建立。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在乡村创办乡村组织,主要开展地方自治与开办教育,把解决中国问题的动力组织起来,启发出更广大的社会力量。其次,通过乡村组织的建立与教育的普及,结合西洋文化的长处,发展乡村自治,由下而上扩大到整个民族社会的一体性。最后利用政权的力量开展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以引发工业。
  2.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践过程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广东阶段:在农村开展乡治工作。河南阶段:主办河南村治学院,主管《村治月刊》。最后,山东阶段: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主要包括: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乡村建设实验区共3个部分。研究部主要是研究相关理论,做好理论支撑;训练部是训练到乡村服务的人员;实验区为邹平实验区。
  (三) 卢作孚的实业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实践过程
  1. 卢作孚实业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是综合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首先,卢作孚主张推广教育,以开民智。但因当时军阀割据混战,乡村的教育环境几度被破坏,卢作孚的救国思想开始从教育救国转向为实业救国。主张发展实业,创办公司,从经济建设上,把乡村打造成有现代化生活设施的美丽乡村。其中,卢作孚引领的“北培运动”是近现代乡村建设的成功典范。
  2. 卢作孚实业救国的实践过程
  卢作孚在北培进行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卢作孚在北培肃清匪患后,主张兴办各种实业,实业经营范围包括煤矿、铁路、银行等。其次,实业开展到一定规模后,卢作孚力图丰富当地的文化事业以及社会公共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地方医院、图书馆等。最后,卢作孚力图通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将农村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的花园。
  二、 对三位爱国民主乡村建设者乡村建设思想的评析
  (一) 进步的方面
  首先,三位愛国民主乡村建设者积极探索乡村建设的出路,培养了大批乡村建设人才。其次,三位爱国民主乡村建设者的思想各不相同,晏阳初从平民教育出发、梁漱溟从文化角度出发、卢作孚从实业救国角度出发,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于短期或长期内,于国内或国外,都影响深远,改善了农村面貌。
  (二) 不足的方面
  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均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是没有抓到中国农村的核心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晏阳初将其对于西洋文化的完全崇拜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推崇照搬到中国农村,其初衷是为国家打下政治基础。梁漱溟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结为文化失调的问题,始终站在儒家文化的角度分析问题,主张利用乡村的情谊伦理来重新组织社会,两种救济方案都不能称之为社会改革,只能称之为社会改良。
  三、 爱国民主乡村建设者的救农实践对当代开展农村工作的启示
  (一)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解决好农民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
  要想充分的解决农村问题,必须着眼于农民的价值诉求,做到以人为本。广大群众对于土地的诉求是几千年来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因此帮助农民解决好土地分配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在生产方式上,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农民基础所得,提升人民幸福感。
  (二) 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道路
  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要走出不同于西方、不同于苏联的农业道路,必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三) 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中国农村的主要矛盾
  开展农村工作要细致分析当前农村存在的核心问题,抓住农村主要矛盾,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目前来说农村的主要矛盾包括,土地所有权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问题、农村基础设施问题等,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做到有主有次。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钟慧容.从梁漱溟、晏阳初到卢作孚—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及其借鉴意义[J].广西城镇建设,2015(02).
  [4]李满星.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J].炎黄春秋,2017(11).
  [5]池桢.“桃花源”“美国梦”“万能药”与“乌托邦”——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实验[J].史林,2013(05).
  作者简介:
  王款,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语言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当中的重要领域,在语言发展系统当中,涉及孩子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基于此,不难看出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早期阅读和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相结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要素中提炼出一条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早期阅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当中,幼儿大脑思维
摘要:随着儿童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持续变革和革新,幼儿园区域活动差异教导方式也要跟上教学需要的变化做出变动。若是让差异化的区域活动发挥更大作用,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正面的影响,让儿童能在健康、积极、愉快的空间下茁壮成长。因此,老师如何使差异化教学的教导方式更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幼儿;区域活动  一、 引言  现在的教学理念注重发现儿童的特长,引导儿童个性发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保教结合原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它的落实是推動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保育员要履行教育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保教结合寓于幼儿日常生活、教学、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保教结合;保育员;生活;教学;游戏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中心,是关系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中
目的:本实验利用大鼠静脉自身给药法评价应激对丙泊酚依赖性的影响,建立丙泊酚自身给药-应激模型;丙泊酚自身给药-应激大鼠侧脑室(A/P-0.8mm,M/L±1.5mm,D/C-6.5mm)分别给予CRF1受
<正>要做好调研工作,必须强化调研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工作规律,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主要强化了四个现念:一是强化求实观念.这是搞好调研工作必
摘要:区域游戏是目前幼儿园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在实践中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更是孩子们向往并乐意参与的乐园。老师们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更要重视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皮亚杰常说:“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并不是教师每一次指导和介入都是有效、可行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与幼儿的游戏体验
摘要:幼儿园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不仅仅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还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幼儿园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引导。绘本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由于幼儿园的学生对新事物会充满好奇心,他们的视角和成年人的视角不同,在学习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常识时,成年人更倾向于具体化,现实化,用实物来学习,但是幼儿园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