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乡村政治变革的两个关键因素——中共党组织在乡村地区的推进和乡村基层行政网络体系的构建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odm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国的乡村政治发生巨大变革,国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乡村社会被纳入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共党组织在广大乡村地区的推进和乡村基层行政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导致乡村政治变革的两个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以政党形式对乡村社会进行组织和动员,通过基层行政体系网络对乡村社会加以管理,从而得以将分散的乡村社会成员整合进国家权力体系,实现了对广大乡村社会全面而卓有成效的领导,国家意志被贯彻和执行。这也是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网络是公民与执政者可以共同使用的一种反腐败工具,也是两股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形成合力的一个结合点。党和政府对互联网络的重视推动了网络技术在我国廉政建设领域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互动的重要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积极情感互动,在主体的人际关系、认知活动、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
清末报刊白话文的确存在"由八股翻白话"现象,但并非全部,甚至并非主流;相反,"话怎样说便怎样写"的情况却大量存在,在近代报刊白话中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南方的模拟官话写作也
"自由"是中国伦理现代性的基本表征,但鲁迅经由叙事却发现时代张扬的理性"自由"暗含巨大的伦理危机。同样,在理性伦理反传统面孔下,叙事却对传统伦理不时回眸和眷念。这种伦理吊
元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读者、主人公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地位,这与网络小说创作存在契合点。元小说创作在唤醒公众进行自身人文精神的思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人学价值,但
在生态化课堂视域中,"旁栏思考"是课本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新课导入、课堂讲解、分组实验、课题探究等方法是应用"旁栏思考"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科学、合理、有
合作教育研究在国外兴起有年,对这一研究的研究亦较多。这与国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本文在占据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主题对国外合作教育研究的研究作一概述,主要涉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