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罗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心血管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RECORD试验结果及重新审查的结果支持最初的临床试验结论,罗格列酮及含罗格列酮的复方制剂与常规二甲双胍/磺脲类治疗相比,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BARI2D试验的事后分析结果也同样显示罗格列酮治疗与主要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无关.鉴于最新数据显示,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罗格列酮会增加心血管风险,美
【机 构】
:
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特诊医疗中心,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心血管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RECORD试验结果及重新审查的结果支持最初的临床试验结论,罗格列酮及含罗格列酮的复方制剂与常规二甲双胍/磺脲类治疗相比,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BARI2D试验的事后分析结果也同样显示罗格列酮治疗与主要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无关.鉴于最新数据显示,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罗格列酮会增加心血管风险,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3年7月公开表示决定取消对其处方和销售限制。
其他文献
糖尿病的发生与外因和内因相关,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外因与内因即是环境和基因,二者通过表观遗传发生关联,因此表观遗传是环境和遗传之间的桥梁.近年来,在表观遗传领域微小RNA(microRNA)的相关方面受到关注.在人类基因进一步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让人疑惑的问题.人类基因组中,蛋白编码区只占1% ~2%,而内含子却占据了约24%,那么冗长的内含子序列有什么生物学功能呢?实际上通过基因组研究发现
目的 研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手术及131碘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对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并确定其相应的危险度.方法 共15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
目的 评价弹性应变率比值(SR)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US-F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6例患者共222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二维超声图像和SR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变量尤其是SR的诊断效能,统计SR法、US-FNA法和联合法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多因素分析筛选出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按OR值高低依次为:SR、结节回声、年龄.SR法
近年来,国际以及国内性发育异常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迅速.关于性发育异常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研究有大量文献发表.本文将其中一部分对临床工作有更多借鉴意义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同时也分析了国内性发育异常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内分泌专业的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作参考。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但有研究显示对高血糖患者给予适当治疗后,在一段时期内不用药物仍可维持正常血糖,提示至少在某些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是可逆转的,恢复β细胞功能为2型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2012年我国胰岛β细胞研究进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临床及人群研究,二是基础研究,共发表论文70余篇,临床及人群研究约占1/3,基础研究约占2/3.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5.0的论文6篇,发表在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权威杂志以及具有前沿领域导向的杂志上,包括《Diabetes》、《Diabetes Care》、《Hum Mol Genet》、《Autophagy》以及《J Clin
本刊除编委会委员担任审稿任务外,在2013年还特别邀请以下专家(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审稿.对他们对本刊的支持和付出的辛勤劳动,特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转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很常见.然而,甲减转为甲亢的病例罕见,且机制不明.2013年8月本院内分泌门诊收治1例甲减转为甲亢的患者.现将病例资料整理报告,同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对此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阿德福韦酯(ADV)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其肾毒性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本研究对4例长期应用小剂量ADV(10 mg/d)后出现Fanconi综合征、低磷性骨软化症乙肝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职工中空腹血糖(FPG) <7.0 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FPG及睡眠资料完整的87 540名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度未参加体检者、FPG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60715名.依据基线睡眠时间将观察对象分为睡眠时间不足组(<7 h/d)、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