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综合性很强的科目,高中化学知识更加深入,不少高中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中化学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讲解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就当前来看,新课改对各阶段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让学生学会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来组织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和课下教学的有效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这种有效体现在既要有效果,又要有效率,还要有效益三个方面。
一、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内涵和体现
有效教学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进行评价,怎么样教可以提高学生学的效果是有效教学需要研究的。运用多样的方法、把教材用活,把课堂氛围教活,把学生思维引导活,对教师来说,才算是把握住了有效教学的基本,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所得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所达到的程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1。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有进步或者有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高中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表现,这种表现直接以成绩的方式来体现,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表现,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如果其综合能力在学习中有所提升,或者是开始主动回答问题等,这些都可以算作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多是生硬刻板地教给学生知识,一堂课45分钟,话语权基本都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也累,教学没有互动性。有效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1。目标。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应该明确三个关键点即“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素养教育点”,这三点的实现是要在教师备课时就体现出来的,从课本知识的学习到让学生进行思考,再到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三点是呈递进关系。以高中化学“苯酚与钠反应”是实验课为例,在进行实验课前,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好课本中提到的两种实验方式,紧密结合课本,便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在进行实验1时,其方案是:加热融化苯酚,然后加入钠。然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然后进行实验2,其方案是:先用70℃以上的热水或者用乙醇把苯酚溶解,形成苯酚溶液,然后把钠放进去,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得出结论分析,学生会在观察实验时发现实验1中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实验2中苯酚和乙醚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这时,学生会产生困惑,究竟该如何找到合适的溶剂。教师在这时需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最合适的溶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最终得出实验结果,是苯比乙醚合适。这种实验过程属于探究式的实验,模仿了最早进行实验的科学家的推理过程,让学生也形成相应的科学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知识点的吸收、智能的开发,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2。原则。
有效教学的原则要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突出“学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并且要结合理论和实验,综合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而言,要在课堂上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也就是要有自我展示、自我思考的机会,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终都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来服务,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自己寻求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和物理一样,看似和生活并不相关,但是生活中用到的很多物品、看到的很多现象都是在化学原理的应用下制造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看到很多知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化学课堂上,很多知识是比较干瘪的,但是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引申出更多有趣的知识点。
2。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所长,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刚刚接触高中化学时,由于高中化学提高了难度,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时,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观察好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有学生跟不上,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提出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太懂,那么教师应该重新整理思路再进行讲解,如果个别学生不太懂,教师可以放在课后给不懂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但是有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时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并给学生获得成功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的小喜悦中继续学习。
3。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化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像分子结构,是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学习起来全凭想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计算机软件、橡皮泥制作了甲烷、水、氨和二氧化碳等一些比较简单的分子立体模型,并进行了展示和评比。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明白各种分子之间的关系,也要了解分子的具体形式,这就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并且在不自觉中完成了自主学习。
四、小结
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看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专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一、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内涵和体现
有效教学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进行评价,怎么样教可以提高学生学的效果是有效教学需要研究的。运用多样的方法、把教材用活,把课堂氛围教活,把学生思维引导活,对教师来说,才算是把握住了有效教学的基本,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所得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所达到的程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1。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有进步或者有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高中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表现,这种表现直接以成绩的方式来体现,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表现,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如果其综合能力在学习中有所提升,或者是开始主动回答问题等,这些都可以算作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多是生硬刻板地教给学生知识,一堂课45分钟,话语权基本都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也累,教学没有互动性。有效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1。目标。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应该明确三个关键点即“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素养教育点”,这三点的实现是要在教师备课时就体现出来的,从课本知识的学习到让学生进行思考,再到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三点是呈递进关系。以高中化学“苯酚与钠反应”是实验课为例,在进行实验课前,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好课本中提到的两种实验方式,紧密结合课本,便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在进行实验1时,其方案是:加热融化苯酚,然后加入钠。然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然后进行实验2,其方案是:先用70℃以上的热水或者用乙醇把苯酚溶解,形成苯酚溶液,然后把钠放进去,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得出结论分析,学生会在观察实验时发现实验1中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实验2中苯酚和乙醚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这时,学生会产生困惑,究竟该如何找到合适的溶剂。教师在这时需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最合适的溶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最终得出实验结果,是苯比乙醚合适。这种实验过程属于探究式的实验,模仿了最早进行实验的科学家的推理过程,让学生也形成相应的科学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知识点的吸收、智能的开发,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2。原则。
有效教学的原则要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突出“学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并且要结合理论和实验,综合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而言,要在课堂上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也就是要有自我展示、自我思考的机会,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终都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来服务,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自己寻求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和物理一样,看似和生活并不相关,但是生活中用到的很多物品、看到的很多现象都是在化学原理的应用下制造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看到很多知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化学课堂上,很多知识是比较干瘪的,但是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引申出更多有趣的知识点。
2。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所长,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刚刚接触高中化学时,由于高中化学提高了难度,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时,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观察好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有学生跟不上,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提出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太懂,那么教师应该重新整理思路再进行讲解,如果个别学生不太懂,教师可以放在课后给不懂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但是有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时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并给学生获得成功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的小喜悦中继续学习。
3。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化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像分子结构,是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学习起来全凭想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计算机软件、橡皮泥制作了甲烷、水、氨和二氧化碳等一些比较简单的分子立体模型,并进行了展示和评比。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明白各种分子之间的关系,也要了解分子的具体形式,这就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并且在不自觉中完成了自主学习。
四、小结
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看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专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