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听算训练模式与作用的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前听算训练就是把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综合起来进行训练,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训练,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本人从两个方面对课前听算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课前听算训练的具体措施
   1.时间的安排。利用新授课前3分钟来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力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大训练频度,平时的教学中要坚持做到:“节节有计算,天天练计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每次练习都要有的放矢,有计划、有安排,训练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练计算的积极性。
   2.题型的确定(以五年级数学为例)。(1)一步口算题和二步口算题,共4题,如:25×03=,045÷15=,12-012=,2-25×04=。(每道口算约用时10秒钟,共40秒)(2)乘法或除法笔算,共1题。如:264×028=或3451÷17=等。(每道口算约用时1分钟,共1分钟。)(3)解方程、脫式计算(含简便计算),共1题。如:25-4x=13或58-21×15-26或34×55 45×34等。(每道口算约用时1分钟,共1分钟。)这样,完成3部分的内容约用时3分钟。
   3.命题的形式。命题的形式可以分为3种。教师命题、学生代表(学习小组长)命题和学生题库命题。⑴教师命题。教师根据3部分的题型进行自由组合命题,重点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命题;⑵学生代表或学习小组长命题;⑶生题库命题。首先要建立题库,让全班同学每人都出一份题目,收集在一个箱子里,课前听算训练时,让学生或老师在题库里随机的抽出一份题目进行训练。
   4.评价与反馈。评价主要采取小组批改为主。教师对小组长的听算进行批改,小组长对组员的进行批改。小组长对组员的听算批改完后,要督促做错的同学把错题改正好,然后收集整齐交给老师进行综合评价。获得全对的记录1分,有错题并完成改正的获05分,累计10分可以获得另外的奖励,如奖励一张奖状或者奖励一次免写作业的机会。教师在综合评价时,要对错题进行收集与分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
  二、在听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听算能力着手。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每堂课上安排听算训练。在授课之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听算训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在听算训练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首先,要会听。听读题后,心里要跟着默读,要听整个题目,不能单个字的听。教师读题时,要由慢到快,学生边听边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听力就会大有提高,不仅培养了数感,还进一步建立对数及法则的概念。实践证明,凡是听力较强的学生,学习效率都比较高。
   2.在听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听算训练中“注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声音是稍纵即逝的,如果听题时注意力分散,或者听题时注意对象不正确,注意分配不科学,就会茫然不知或不得要领。因此在听算训练中,要充分要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学生注意力。
   3.在听算训练中提高记忆能。听算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途径之一。在听算训练时,引导学生对运算规律、计算法则、口诀、公式等有意识的强化记忆进行计算,不仅能够帮助解决问题,还可以对对运算规律、计算法则、口诀、公式等加以巩固记忆,相得益彰。例如,学习了乘法有关的运算定律后,可精心设计相应的听算训练题:15×23 77×15,25×32×125,34×99 34等。使学生在听算训练中应用有关知识,从而培养了记忆能力。
   4.在听算训练中发展思维能。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任何一种基本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少不了思维活动,在听算训练中,可以通过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听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5.在听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竞争能力。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是现代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听算训练中,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愿望,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竞争目标,鼓励学生和自己竞争,比自己的前一次听算是否有进步,使之形成进去、竞争、自强的个性。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优秀班集体从来都不是自发形成的,它凝聚着班主任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在班级管理研究中,我通过对全镇20多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调研、观察、比较、师生座谈以优秀班的实践经验
“三单”指的是“自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 自学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单。共学单是翻转课堂上学生相互间交流分享的学习任务单。延学单是翻转课堂的最后环节,属于课后巩固练习的环节。翻转课堂教学中运用好自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一、学生运用自学单交流  自学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设计的自学单,如果学生能运用好自学单与课本例题去
摘 要: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移动教学模式在外国法制史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移动学习模式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基础,移动学习模式的简便、快捷更有利于开展师生的互动学习,同时功能的简单化更方便学习操作和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在外国法制史课程的尝试中,发现学生比较愿意参与学习,进入讨论问题中,基本达到学习效果,但是,难于发挥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存在形式化和过
班级管理是一项极其琐碎的工作,事无大小,班主任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班主任事事亲力亲为,势必导致“样样都来,而样样都无为”之后果。因此,班主任必须善于把握和运用好手中的指挥棒,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加强班级管理,才能使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管理的。  一、创建优秀班干部队伍,加强班级管理  人们常常把班主任比作“司令员”,班干部比
由陈山榜与邓子平两位编审共同主编的《颜李学派文库》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文库》分为10卷,约300万字。《文库》的出版,必定会助推颜李学派研究进一步广泛而深入
数学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转变观念,努力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活动,着力于成就数学课堂的精彩。  一、精心设计,体现如约而至的精彩  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心中有学生,精彩就会“如约而至”。  在教学“面积”一课时,为了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从而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分小组夺奖旗,哪组能又快又对地比较出长方形和正
时间管理是学生对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活动时间消耗进行的预测、计划和分配,包括监控时间实施情况和调整时间分配。时间管理涉及学生对时间价值的认识、对时间特征的把握,还有时间消费的习惯及方式方法。  1 时间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1.1 时间管理的理论基础  Macan(1990)提出过程模型理论,即感知到的时间控制感在时间管理行为和工作及个人相关的因变量中起中介作用。这个理论模型主要是个体怎样进行
当代中国德育的发展源自于科技实践,科技与人文的分裂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交往理性是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道德学习和终身德育则是解决这种矛盾的突破口。
班级文化的创建途径包含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文化和环境文化.班级文化从这四个层面对班级员全方的影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行为,最终值观导向.用班级文化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