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低体温临床质量改进

来源 :潍坊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低体温临床质量改进对超低出生体重儿低体温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84例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92例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质量改进前组)实行早产儿体温常规管理,实验组(质量改进后组)实行集束化体温管理模式,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期间用氧时间、首次血气分析的pH值、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Ⅲ-Ⅳ级)、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ROP)(≥Ⅱ期)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与正常体温[36.5℃,37.5℃)早产儿比较,低体温(<36 5℃)早产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Ⅱ期)、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重度)、IVH(Ⅲ-Ⅳ级)、败血症、ROP(≥Ⅱ期)及死亡的发生风险较高.结论 超低出生体重儿低体温临床质量改进可显著改善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低体温现状,从而提升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在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前,台港澳文学一直无法接触,当然谈不上研究。自1979年元旦叶剑英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两地血缘文化由此得到交流。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乃至后来的港澳文学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频繁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出现了留学热和“洋插队”现象。中国学术界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也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