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释义中的意向性问题:以古典诗歌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文本在编码的过程中糅合了作者意图,但作者力图破除意图定点,产生无限衍义,而文本释义过程中则要求尽量靠近文本的意向性,由此形成一对矛盾。为了在释义中无限接近文本意向,中国古典诗学阐释者们一般尽力恢复历史语境与场合语境,并充分采集各种诗学元语言,让释义者心理语境与文本意图语境水乳交融,达到文本释义中主客观相结合的目的。
其他文献
湖北省拥有912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室),5091个社区文化中心,13013个村文化活动室。文章通过对湖北省559个乡镇、社区图书馆(室)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湖北省乡镇、社区图书馆(室)发
4月28日,“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是全球第一套人工智能中学教材,它的出版标志着人工智能
20世纪20--40年代,先由民间推动和践行,后由国民政府主导的合作事业本质上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建设。合作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政府缺位的合作运动在旧中国并无实践根基,政府主导
通过对烤烟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光合菌植物活力素,研究光合菌植物活力素在烟草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光合菌植物活力素对烤烟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促
为了解决油用牡丹在天津适应性生长问题,设计了油用牡丹在天津地区盐碱地改良试验。通过4种不同的土壤试验设计,经过长期栽种和观测,对盐碱地改良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我不大确定——这是不是一条值得去尝试走的路。一直到,反复确认了“重要的事情,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时,才觉得运气真好。四年过后,愿我活得更像自己。在填完志愿一切即将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