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与疗效之间关系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接受康复治疗时机对早期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病1周的偏瘫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8例脑梗死后在第1~2周接受康复治疗患者设为A组,18例脑梗死后在第2~4周接受康复治疗患者设为B组,18例脑梗死后在第4周后接受康复治疗患者设为C组.分别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
【机 构】
:
314400海宁,海宁康华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与疗效之间关系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接受康复治疗时机对早期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病1周的偏瘫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8例脑梗死后在第1~2周接受康复治疗患者设为A组,18例脑梗死后在第2~4周接受康复治疗患者设为B组,18例脑梗死后在第4周后接受康复治疗患者设为C组.分别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功能性电刺激、偏瘫医疗体操等;采用FMA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观察所有患者在发病第1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将各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前,3组脑卒中偏瘫患者FMA运动功能和FMA平衡功能及MBI评定等各项功能指标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疗程满3个月时),3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定指标数据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A组与B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定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A组与C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较C组患者治疗后提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时机选在脑梗死后第2~4周要比在脑梗死后第2周以内及第4周以后接受康复治疗更能明显促进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对家兔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清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的影响,并探究颈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取健康青紫蓝家兔15只,分离颈上交感神经节后予以牵拉刺激,以常规标准II导联、Powerlab多道生理记录仪及ELISA法分别记录和检测家兔的ECG、MAP及血清AVP含量,观察牵拉前、后家兔ECG、MAP及血清AVP含量的变化.结果 牵拉颈上交感神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DEACMP患者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对照组11例.2组均接受系统高压氧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Ashwortah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盐酸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影响.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疣体大小及病程长短配对选取单纯行液氮冷冻法治疗患者及冷冻联合ALA-PDT治疗患者各6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综合治疗组.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4周行HPV检测.结果 单纯行液氮冷冻治疗患者HPV检测39例患者阴性,21例阳性;液氮冷冻法联合ALA-PDT患者HP
人类的运动是伴随着感知发育的过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口部运动也不例外.在口腔准备期的食团形成过程中,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咀嚼过程中,舌不断将食物移动到磨牙处,完成一期转运,食物被舌、侧方脸颊、上下磨牙固定,然后通过节律性研磨运动被压缩和粉碎。
目的 观察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3组均给予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训练、语言训练、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舍曲林(商品名:左洛复)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及服用舍曲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用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推拿、隔姜灸及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牵引及中频电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6个月时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Roland-Morris失能问卷评定患者生活受限程度,另详细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磁珠耳穴贴压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MNP)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MNP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奥施康定口服,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磁珠耳穴贴压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HOQOL-BREF)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于20世纪80年代末走出实验室,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在经济、艺术、教育,乃至军事等领域,已开始广泛应用这种高新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近年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其应用进展综述如下.概述一、定义虚拟现实的英文为Virtual Reality,简写为"VR"(译作灵境、幻真),这一名词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
目的 评估不同功能活动对老年人下肢成骨指数(OI)的影响,并探讨适合老年人群且有助于其骨骼健康的运动方式.方法 共选取健康老年人20例,每一位受试者根据抽签结果按照随机顺序进行以下4项训练,分别是单腿踏板、坐位到站位、原地跳起及原地踏步训练,同时计算每位受试者在进行上述运动时的OI值.OI值=最大地面反作用力(peakGRF)/(体重×9.8)×In(重复训练次数±1).结果 原地跳起时OI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