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3G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提升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宽带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冲击。笔者将3G与多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动态、静态和移动、固定相结合,实时创设学习情境,文、图、声、像、景联合提供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枯燥说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是无线宽带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方式与时俱进的有机探索。
  关键词:3G;多媒体;政治课教学;课件;无线宽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52-02
  
  引言
   不久前,在国内刚刚推出的3G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以高速、移动、宽频、实时等优势成为教育信息化新的网络工具。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和3G技术的优势,将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成为教师长期摸索并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合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教学即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读、可看、可听,信息丰富、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更大的发挥。
  课件是教学的手段,是用来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展示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训练的工具。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忌讳追求表面文章,堆积图片视频,那样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忽视教学内容的掌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坚持为“学”服务,达到启发、引导、点拨、开窍的目的,追求恰到好处、简洁明快、点到为止。
  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中,尽管课件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但内容是提前制作的,属于静态、非实时的信息,无法进行动态、实时交流和与第三方、第四方互动。而3G无线宽带网络技术是新一代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为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带来新的手段。当3G与多媒体课件相互融合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一、形象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上课之初,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多媒体课件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是最擅长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吸引注意,激发兴趣,激励探究,使学生进入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在导入式教学时,老师别出心裁,神秘地问学生:“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礼物,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猜着,答案应有尽有,老师却连连摇头。在学生们绞尽脑汁时,老师却将四川九寨沟的彩色溪水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们眼前。“哇,真漂亮!”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接着老师又将褐黄色翻滚着白色泡沫的造纸废水也投放在屏幕上,立即引发学生惊叹。课堂气氛顿时被渲染起来。老师趁势一转:“同学们,大家是要青山绿水,还是秃山臭水呢?”接着引出本课主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图文结合,形象生动,使学生们对学习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移动式教学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重难点的突破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整堂课的成功与否。在这方面老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只是大量的口头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还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形象具体、声色兼备的课堂情境,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积极性,解决老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练习题目的便捷性,有效地实现讲与练的结合、理解与运用的衔接,突破重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如讲“热爱集体”时,讲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是要使集体有力量就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呢?这就需要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了。突破这两个重难点,老师选择伊索寓言——《天鹅、梭子鱼和虾》。老师先播放一段三只动物的视频短片,然后显示三只动物朝各自的方向使劲拉车的图片,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在屏幕上打出三个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问题:
  (1)他们用尽了力气,但推车还是停留在原地,丝毫不动,为什么?
  (2)它们怎样才能把行李运到目的地?
  先请学生回答,然后按学生所说的,再在黑板上进行受力分析,表示出三只动物方向一致的用力情形。体现出要有共同目标,才能拉动小车向前跑。
  (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要团结合作,要有共同的目标。”答案很快就被学生总结出来了。
  再如:老师对生病的学生在病房补课时,直接通过笔记本电脑配上3G上网卡接收同学们的问候和祝福,并解答学习中的问题,更多的知识则利用笔记本电脑使用3G网络自行查找解决或利用网络求助其他同学,让学生直接感受学校、班级集体的关心和力量,增强战胜病魔、学好知识的信心和决心。
  
  三、利用3G特殊的声像效果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创设动画情境,展示逼真如实的道德情境和道德现象,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做出选择。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网络问题”时,老师让学生提前预习,使用不同上网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选择多处上网地点,如家中、校园、公园、商场等地,设定内容包括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同学关系、著名人物等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并利用QQ(网络聊天)、SNS(网络社区),使用文字、图形、图片、图像发表对网络低俗之风的看法。课堂教学时,把反馈回来的各方观点分类标出,既能发现互联网的优势,又能对存在的问题展开较深入的思考,使学生不但明白了道理,受到了良好道德情感的感染,而且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活跃了思维。
  科学研究证明,人们记忆信息的效果伴随手段不同而结果不同。单独视觉记忆效果为25%,单独听觉记忆效果为15%,但视听结合记忆效果高达65%。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要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道德观念,形成道德行为,利用有关声音效果,启动听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执教《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文时,老师进入课堂就播放现在的流行歌曲——《北京欢迎你》,使学生在轻松当中开始新的一课,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角色。紧接着,请北京的校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用3G手机现场拍摄动态实况图像,采访游览的外国朋友,声音和图像直接传送到教室,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后结束课程时,老师引用一首《朋友》MTV歌曲,搭配播放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图像作为这一节课的结束,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时又使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实现了对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
  总之3G与多媒体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创设实时立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渗透,使课堂时时处于动态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时时处于活跃状态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作为一种移动式学习方式,不仅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立体沟通,从而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对未来职业的准备等方面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编辑:刘轩)
其他文献
浅析林石城先生的《陈杏元和番》一曲,对乐曲中"吟揉"演奏技法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简要叙述了《陈杏元和番》的历史背景;对"吟、揉"演奏技法进行分析;对《陈杏元和番》中的"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利用好看簿博客平台设计活动课程,进行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试图利用好看簿构建一个师生异步互动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活动课程;好看簿;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45-02    前言  在国家教育部竭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软硬件条件仍存在较大差异。就目前而言,一些发达地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and a serious mreat to human health.COVID-19 can caus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uch as res
Lung cancer is among the most frequently diagnosed cancers worldwide and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