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对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性的学习。看一个人的能力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看是否具有一定的素质,会不会学习;知识本身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自主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 学习者自身资源的重组
  在信息技术中开展自主學习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在该学科具有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新知的学习搭建好脚手架。但由于在各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不尽相同,城乡教学条件差异较大,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这给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全面更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重组学生间自身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比如:在学生机房座位的安排上,首先考虑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强弱搭配,达到以强带弱,互帮互学的目的;
  同时能促使优生在辅导差生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互补互助,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其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组成2-5人的小组,这样认识方式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有利于发挥不同认知类型学生的优势。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引入小组竞争机制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竞争”“共同达标”的形式促进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开始学习前,提出学习目标,每个小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出较详细的小组计划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表,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每个小组成员尽可能多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从这些方案中选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派选一名同学展演本组最优秀的方案。师生一起评价最佳方案。优秀小组可获得红旗小组,优秀小组。等称号。
  (三)学习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但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材侧重于软件操作技术.对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是纯文本或文本加图形的操作步骤,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也就比较单一,学习过程就成了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例如,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学案,让学生自主地按照学案进行学习。学生对于完成任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主动阅读、认真思考、分析研究、初步理解和实践验证,从而形成知识表象和动作技能。当他们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操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任何的学习活动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而环境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活动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构建一种有效支持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并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学习资源的学习环境的是非常必要的,自主学习环境就是这样一种环境。自主学习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构造的,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并促进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与交流以完成学习活动的虚拟空间。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通过设计各种有意义学习活动和学习发生的外部条件来诱发、影响和促进学习发生的内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自主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他们进行主动探索和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搭建主题知识网站
  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创建一个网上学习的世界,使学习者在各种信息库中自由遨游,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拓宽学习者的视野,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网络教学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同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多种交互形式并用,强调自主学习与协同学习的结合。但是基于internet 的网上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好象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去寻求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这确实不容易,甚至有时会有学生把握不好自己,偏离正常的轨道。所以在网络教学的不断探索中,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校课题组开始着手主题知识网站的开发和建设。主题知识网站是根据学生学习的主题,老师的阶段教学的目标,教师头脑里通过知识的重新组织而形成的某种结构所设计建设的网络结构。学生在这个网络结构中自由翱翔,无限吸收自己需要的知识。主题知识网站的建设,正是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知识性资源和高层次的智慧资源。它正在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主要资源。
  (二)利用好电子邮箱
  学生在互联网上申请自己的免费邮箱,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发送电子邮件来求助,使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这样信息技术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
  (三)利用好即时聊天工具
  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聊天室,学生不用花任何费用,就可以实现学习者的双向交流,达到“人-机-人”相互交流,协作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对交流过程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监控。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创设“任务”,引导自主学习
  教师要创设“任务”,对于这种任务,学生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成品,当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创造作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半成品”作品,让学生自主地去把未完成的作品补全,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逼着学生去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设计适当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同时能够从另外一个侧面教学,达到正面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缺陷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被发现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浏览互联网上的指定网站
  教学过程中先让同学们上网浏览指定网站,再了解概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和学习的必要性,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环保意识。在教学中,把网络转化为学习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开放式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硬件资源,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发展飞速,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这样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因为猎物总有被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旦有了“一杆枪”,他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地去捕猎继续生存下去。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以语言为媒介的中国古典诗歌要具体描摹对色彩的感知时,经常会使用一些语言手段来激活色彩词语感性经验的联系,生成栩栩如生的语言文字美,让人充满艺术的回味。本文主要从色彩词运用的情状及意义写色彩词的运用是如何表现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文字美。  关键词:中国古诗歌;色彩词;语言文字  色彩原本在绘画中只能通过视觉来判断,作为诗歌的语言,却能够通过色彩词的运用是读者在想象中产生色彩感受,从而再造一个色彩
<正>本刊讯2月3日,陕西省委办公厅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娄勤俭到会指导并讲话,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5·8"重要讲话,着
有幸聆听了魏书生老师和高金英老师的精彩报告,收获颇多,感触颇深。专家的思想,专家的实践,像是指路明灯一样,对我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像是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把我的体会、所得跟大家交流。  一、学生管理方面要在“科学”上下功夫  魏书生老师说,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找到适合学生的具体事务,不难为,更不放纵。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都
自主学习,是指在自主教育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主体意识,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比如在地理学习中,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不仅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到相关信息,而且能够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 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
摘 要: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维教育等教育内容,但这些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其次是提升教師素养,最后是重视师生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语文味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已经弱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初中语
当皮肤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下面的感觉细胞会立即通知大脑,使人感觉到寒冷,同时也刺激汗毛下的竖毛肌收缩,使汗毛竖立起来.这时,人体皮肤表面就会变得很紧密,从而形成一堵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