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成功的阶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3020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
  
  一、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1.以爱激情
  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既是每个儿童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也是激发儿童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比如,课前微笑着向学生送上亲切的问候:Hello,every body.How are you?等;课中、课下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作出积极的反馈,如赞许的点头、真诚的微笑、亲切的抚摸、热情的赞扬等,以此传达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激起他们对老师的亲近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的学习效应。
  2.以情动情
  课堂上,教师要满怀激情地投入教学,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兴致勃勃地与他们一起游戏、唱歌、跳舞、表演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富有鼓动性的话语、幽默夸张的表情、形象生动的身体语言去打动学生,引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渴望,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把探求知识的火花从自己的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中,从而为他们营造出跃跃欲试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多种教学手段,保持学习兴趣
  
  1.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静态的图画变成动态的画面,符合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四机一幕”,多角度、生动活泼地讲授新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3B》中“Where……?”这一内容时,教者用学生们喜爱的小白兔一家制成的flash动画,创设一定情境,吸引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学生们很感兴趣,整节课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同时,教师在课前根据实际需要制作不同的教学卡片和挂图,使新知识更加清晰地显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有意记忆比较弱。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枯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无论是输入语言材料的环节,还是操练运用语言材料的环节,教师都要通过组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如以游戏、唱歌、画画、故事、表演等来让儿童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尽量不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3.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可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好机会。如,在教shopping这一内容时,可设置一个小货架,让学生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对话的内容、形式都十分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乐说、爱说,积极性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对话练习。这样培养了学生在特定场合与人对话的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使用礼貌语言的好习惯。
  
  三、创设语言环境,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1.环境建设
  这是指对学生各个活动场所和地点进行环境布置,布置时应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要求。我们可以让每面墙壁、每个角落和每个物品都会“说”英语。如教室的黑板上设计一块“英语角”;室内、室外的英语标语,如Be quiet!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等;走道上的英语谚语,如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穿石)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等;组织学生办手抄报等。
  2.软环境建设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教师应随时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也鼓励学生平时多说英语、用英语。如,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就给每个学生起个英文名字,平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称英文名字,用英语打招呼形成浓郁的氛围;利用午休时间讲英语故事或欣赏动画片,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等。日子久了,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自己脑子里熟知的英语单词和句子,从而形成非常融洽的语言交流环境。
  
  四、体验成功,巩固学习兴趣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克服困难、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2.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可以让学生轮流领读,充当“小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轮流上台表演对话等。
  3.要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少批评、多鼓励。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期中考试时,一位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考了100分。这时老师表扬他进步很大,鼓励他继续努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很用功,每次的测试成绩都不错。
  实践证明,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探索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式、方法、策略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有待我们教师继续不懈地努力。
  (责编韦文)
其他文献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史。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还要善于诱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拓宽思维,使学生真正变“学会”为“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加强学生创造力地培养,是素质教育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课程结构设置,还是课程内容安排都具有独特之处。然而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却怎么也亮丽不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而无现成教材,只有教学范畴而无具体内容,出现活动只有形式而缺少内涵,导致教师没法上,学生不想上。那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内涵呢?《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
回顾“激情燃烧”的几年,我们已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新理念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受益匪浅。但众所周知,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若过度了,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此,在这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大潮中,我们一线教师该何去何从,是一味“追求时髦”,还是“理性审视”,就需要我们冷静地去思考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中如何处理课堂中的几种关系
一、师生谈话,导入揭题    师:在我们江南水乡,散落着许许多多的小村庄。其中,在一个美丽的村子,这儿的花鸟鱼虫。山水景色,都保持着一种最自然的状态,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月亮湾”。(学生读课题)    二、出示“美图”,初赏美丽    出示月亮湾挂图,学生观察说话:  走进月亮湾,我看到________。    三、先抑后扬,寻找不足    1 师:有这样一些小朋友,他们在春游时来到了月亮湾,
有一个问题经常困惑我:怎样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呢?“课内”与“课外”之间为何那么遥远呢?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一厢情愿地“引导”不会有效果,可取的做法是先不要与课内离得太远,认真研究学生课内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内外阅读内在的衔接点上下功夫,悉心为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架设出一个个并不陡峭的坡度,让学生能从课内向课外自信、自主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拾
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可塑性很强的新一代,需要我们教师在生活、学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循循善诱的教导,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带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一、变化的点点滴滴    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善于变,优秀的教育在于让你所教育的对象有所改变、往好的方面改变,我们要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感受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新变化。  比如,一次外校的老师到我们班听课交流。本来只想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动员大家上好这堂课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班级文化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尤其是精神文化,它总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身在其中的学子。因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在摸索如何建立起好的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让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起来。为此,我也不断地努力着、探索着。    一、书墨飘香——让读书充盈智慧    “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这是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本课程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寓教育于活动中,主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的教学活动为教学形式。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听、说为主的学习方式,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效果不错,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课始“动”起来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孕育着成功。一堂
我从书柜中翻出落满了尘埃的《红楼梦》,细细品读。少女时代第一次阅读此书,我关注的是令人扼腕叹息的贾林爱情,四大家族的兴衰历程。现在,从教多年的我再次阅读,我更关注、更欣赏的却是林黛玉,因为她不但才思敏捷、富有诗人的气质,而且诚为人师、乐为人师,更是善为人师。她教香菱做诗的经过,对我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无穷的启示。我们可以向黛玉学习,采取有效对策,从“读什么”、“读多少”和“怎么读”三个方面来指导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有效的写字评价能够化解学生的浮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锤炼坚强的意志力。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一、评价语言的形象化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小手稚嫩,写字对他们来说有些单调、枯燥。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将会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马”字的书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