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交流零距离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不仅需要物质条件,更需要精神关怀;人不仅依赖于理性,同时更多地依赖于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安抚和驱动。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作业留言栏、心语箱、悄悄话等工具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零距离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师生互动; 情感交流; 作业留言栏; 心语箱; 悄悄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65-002
  “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更生活在精神世界中。而我们小学教育更不能不关心如何发展孩子们的良好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正因为如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来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实现师生情感的零距离。
  一、作业留言栏——师生情感互动新空间
  随着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提倡“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我尝试着在学生作业批阅栏中留出了师生留言栏。作业留言栏的创设,为师生情感交流互动开辟了新的空间,使得评价不再成为老师的专利,师生的心灵在这里碰撞,师生的情感在这里交汇,彰显学生的个性,建立对学习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实现师生心灵对话。
  师生的交流互动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基础。学生的自信心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细细地品味失败的苦涩,成功的甘甜,在一次次体验自己付出努力时的艰辛、收获时的快乐之后,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之下慢慢建立起来。比如:小珊是个胆小的女孩,她在留言栏中写道:“我今天能很镇静并流利地回答问题”。看了她的留言,我也在留言栏中写道:“老师也觉得你的发言清晰、流利,努力!”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多给她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用目光、微笑来鼓励她。
  师生的交流互动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驱力。作业留言栏的设置,能迫使学生反省自己,并为自己预设下一个奋斗的目标,他们会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作业。作业留言栏的设置使学生渴望被老师、同学认同,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激情,成为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内驱力。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痛苦,而是成为能与老师交流的一种机会。
  师生的交流互动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语文老师除了可以通过学生的习作、小练笔等了解学生外,作业留言栏的设置,还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打开新的通道,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新纽带。学生每天在作业栏中写下对自己的评价,是在向老师倾诉,急切地想让老师分享他的喜悦,分担他的烦忧,解决他的难题。作为老师,每天都有机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并在第一时间给予关注、给予鼓励,为他们排忧解难。
  作业留言栏,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悦纳自己;是一种体验,在体验中,不断地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新的目标,在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一种体验,在体验中,感受童真的可贵,在体验中收获着师生互动的幸福。
  二、心语箱——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
  心语箱的设计用料很简单,还加上了一把锁,这把小小的锁告诉每一位同学:你所说的,老师一定会替你保密的,请放心!心语箱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与理解,让学生变得更富有感动之心、感谢之心、同情之心、仁爱之心、宽容之心、虔敬之心、责任之心。
  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爱心的培养。理解是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表达方式,它卷入情感、体验以及愿望,对所理解的人与事采取一种同情的态度,一种情感的介入。要让学生设身处地为老师想一想,老师不是圣人,其实也是很普通的平凡人,在学生面前根本不必要掩饰自己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要让学生认识一个真实的你,老师有快乐也有烦恼。我告诉他们我看信时的感受:看到你们那么懂事,老师非常高兴,看到你们反映的班级不良现象,老师真的着急,看到你们展露的才华,老师感到欣慰;我也告诉他们,老师的感觉每回一封信,不是用笔,而是用心、用全身心的感情来回的;我还把烦恼告诉他们,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时所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和我一起想办法,一起攻克难关。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
  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指人自觉地将分内的事做好,高度的责任心是人优秀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小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良好的班风得靠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要建立起关心班级集体的责任心。曾经有一年开学时,我们班连续几周都没有得到“流动红旗”,同学们心里都非常着急,纷纷写信。有的甚至在信中埋怨起出现问题的同学。可是相互责怪,只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我们用了整整一节班会课,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同学们七嘴八舌,边提议边不断地否定或鼓掌通过。经过大家的努力,班级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好转。
  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同情心的培养。同情心是小学生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小学生产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同时它又为小学生今后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心语箱曾收到小琴的一封信,信里说:老师,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班上的小光他一直有些闷闷不乐,因为他爸爸上学期因为车祸死了,他家里条件也不好。我在回信中表扬了小琴并悄悄与之商量秘密行动计划。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有一群孩子经常和小光一起嬉戏,外出活动同学们也经常将自己的食物拿出来与之分享。孩子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快乐。
  心语箱,师生的心灵在这里约会。师生的心声在这里产生共鸣,孩子们懂得了爱,懂得关心他人。通过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和沟通,而且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被重视、被关心的良好心理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悄悄话”——师生情感互动绿色通道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往往要近距离的心理域限内才能实现的。彼此一旦在心理上出现抵御或是带着防范,不仅难以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还会扩大心理裂痕,相反如果营造出和谐、亲近的心理环境,然后找准最佳的心理焦距,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相信能够取得异乎寻常的效果。
  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的胆小内向,有的自卑孤僻,有的懒散马虎,他们不愿主动与老师交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针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写一些小纸条放到他们的成长记录袋中,有时是表扬和赞许的话语,(下转第117页)
  (上接第65页)有时是提醒和婉转的批评,我和学生们称之为“悄悄话”。“悄悄话”因其“悄悄”而神秘,因其“神秘”而具有吸引力,所以学生会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有一种期待的渴望。表扬鼓励的悄悄话,学生“甜”在心里,他们在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中寻找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提醒暗示的悄悄话,学生“酸”在心里,他们照镜子般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婉转批评的悄悄话,学生“苦”在心里,但不“伤”心,因为教师将一些不宜当众批评的语言写成悄悄话送给学生,有如一种缓冲力,让学生明白,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种被关注、被肯定的渴望,哪怕他是一个在我们眼中有很多缺点的孩子。由于悄悄话的内容对其他学生而言是个未知的“谜”,也就避免了其他学生对其的看法可能引起的消极影响,师生间的“信”的交流逐步进化为师生间“心”的交流。
  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在互动中师生间思维得到撞击,有利于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创造性地去学习。互动,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开启心灵,以情感激活情感。互动,我们师生间的情感真正零距离。
其他文献
摘 要:《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过程来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因此笔者从音乐主体出发:营造美的视听环境;挖掘美的教学内容;运用美的教学方法,以美导行,实践“以美育德”,打造更美的音乐课堂。关键词:审美; 倾听; 孕育; 感受; 创造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04-002这是
摘 要:历史课作为散播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感恩教育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寓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教会学生从爱父母起,树立爱人民,爱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成才之前先成人,从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关键词:感恩教育; 历史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09-002中华民族自
摘 要:众所周知,发明需要灵感,灵感必须要有“悟”。关键词:青少年; 科技创新能力; 悟性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15-001所谓“悟”,其左边为“心”,右边为“吾”,那就是说“吾”必须用“心”去体会,得到的就是“悟”。换句话讲,“悟”更多是“心”的工作,“悟”者不同,所“悟”也不同。一、“悟”的理论与实践1.什么是“悟”悟性就是
摘 要:在笔者支教的苏北某农村地区的一所中学里,虽然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关于美术教育的环节中却呈现出很多不足之处,如课时被其他科目占用甚至被阶段性取消、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与设备、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无所事事等等,且这些现象几乎是同时存在的。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美术教育真的无足轻重吗?关键词:美术教育; 无足轻重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
摘 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和获取前人的创造和发现,更应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通过创设参与情境和提供参与途径的方法,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关键词:情境(环境和情感);
摘 要:直面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由于情境材料功能单一、教学流程过时和内容选择不当等现象,从而忽视了情境材料的多种用途和功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如何选择贴切的情境材料,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激疑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反思。  关键词:情境材料; 激疑; 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以诙谐幽默、亲切的口吻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活力、自信的课堂,一方面可以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关键字:愉快教学; 和谐; 兴趣; 信心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0-001一、问题的由来政治课在所有学科里是出了名的枯燥、难学,新一年的中考即将到来
摘 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苏科《物理》第四章的内容,既是学生学习光学的重要探究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该探究实验的成功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材中一直沿用光具座、蜡烛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师生均感到此套器材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对比性及多角度观察的便利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探索与尝试,利用生活用品对教材沿用的实验器材做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凸透镜成像; 器材
摘 要:课程标准、高考制度、社会发展等等,这些无不迫使我们化学老师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对此我对课堂教学做了“回归生活”的实验,同时对教师自身提出了要求,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呼唤。关键词:化学教学; 回归生活; 激发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7-001一、化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必然性近年来,由于
摘 要:我们要还语文以真实,让学生带着心、带着情走进课堂,脱去琐碎的外衣,扔掉名利的包袱,打造本色课堂。关键词:语文教学; 本色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8-001前日,有幸听一天赛课,集中了江苏省的精英们,他们各显神通,载歌载舞,声情并茂,也运用了各种现代化技术以及非现代化技术,发送礼品等激励措施,学生不亦乐乎,老师亦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