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灵魂。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帮助学生从单纯的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为今后持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整体数学素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小学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存在着矛盾[1]: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逻辑性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给小学数学的教学造成一定难度,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与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尝试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和困难
  1、对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和数学知识运用的前提和基础[2]。因此,小学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相关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数学思维能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单一标准,造成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答题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且课堂氛围的趣味性还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力,有利于让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的探索。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较为单一,问题引导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运用不足,让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1、秉承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将素质教育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学校的共识[3];而数学思维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广大教职员工的充分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与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相结合,更多地采取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溶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通过有意识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更加自主的知识探索和学习,并通过教学过程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从习惯的形象思维、具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总结能力、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知识运用能力,学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总结、提炼,掌握相关知识间的逻辑关联,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结合小学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游戏化教学
  小学学生好奇心强、兴趣点分散、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4]。针对学生的这一成长发育特点,教师应进行数学教学内容的游戏化设计,充分将问题引导、课堂互动、情境创建等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要格外关注这一时期学生心理的敏感性,通过口头表扬、语言肯定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学生上取得的点滴进步的肯定,从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
  3、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提高数学思维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5],抽象性和逻辑性是数学的基本特征,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则是数学的最显著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同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会总结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通过将相关知识有效地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灵活应用,并通过观察-总结-提炼-运用的过程,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比如在《认识图形》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寻找、确认各种物品的形状,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文具与同学进行组合,看看每一种文具的数量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让抽象的数字和数学问题具象化,让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认识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
  四、小结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成长和后续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理念出发,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结合学生心理和兴趣,充分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养成勇于探索、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欧保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94.
  [2]陈文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2.
  [3]刘海萍.挖掘教材價值 培育数学思维之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20-21.
  [4]李月霞.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之灵魂——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18,7(24):123-124.
  [5]郭小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图形与几何”为例[J].华夏教师,2018(35):43-44.
其他文献
摘要:会计是企业发展中的成员,会计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断改变,信息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对会计的职业岗位提出了新要求,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全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适合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本论文主要从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会计专业改革的必要性、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压力、改革教学思路、形式与内容是关键进行阐述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希望为研究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学
目的 通过对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与肺癌的临床指标、病理特征及p53抗体在治疗过程中动态变化的研究,探讨血清p53抗体在肺癌早期诊断、疗效判定及预测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肺癌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p53抗体滴度,经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吸光值E450,计算p53抗体指数.结果76例中有37例阳性,阳性率48.68%;在早期(Ⅰ期)肺癌中,阳性率为65.21%;手术治疗、化疗及未接受治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编码蛋白为钙调蛋白依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DAPK是一种正性细胞凋亡调节因子,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动物实验结果表明DAPK能够在肿瘤发育的早期阶段抑制细胞转化、并且能够抑制晚期转移事件[1].此外,对造血系统肿瘤的研究揭示伯基特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下,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现阶段各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本文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就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参与度进行了论述,以期助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参与度;教学策略  生本理念是核心素养培养下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具体就是以高中生为核心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主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这对
RNAi(RNA interference)现象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快速、简洁、特异性强的优点,使其一出现就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很多研究机构正积极准备在近几年内将其应用于临床.RNAi技术方法简单,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不高,而且国外也是刚刚开始探索.因此,如果我们迅速了解并掌握这门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将有助于我们在此领域赶超国外同行.下面就目前主要的RNAi技术和研究中所
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原因不明的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的出血患者,对维生素K治疗有效,停药后易于复发,称之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期刊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和要求下,人们越来越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让学生们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物理在学生学习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抽象的概念。通过生活小实验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关键词:生活实验;物理;教学应用  20世纪以来,物理科学不断在对宏观、微观世界探索中取得成就,这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LYL1在不同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YL1在不同类型自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特异性小干扰(si)RNA抑制LYL1的表达,观察LYL1表达下调对于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骨髓CDM+细胞相比,LYL1在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最常见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自1888年文献首次报道至20世纪70年代近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对于该病的认识非常有限,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最近30年,再障患者预后逐渐获得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支持治疗的进步,不仅治疗反应率达70%~90%,患者10年生存率也高达70%左右.就本病现代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伴发心血管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1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常伴发心血管异常,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同心电图异常改变具有相关性,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可提示病情的转归.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及处理可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