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消化道发育畸形,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障碍.随着对直肠、肛管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直肠肛管测压越来越显示出在HD的重要性[1].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的34例HD直肠肛门压力变化及排便情况,报告如下。
【机 构】
:
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科,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科,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科,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消化道发育畸形,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障碍.随着对直肠、肛管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直肠肛管测压越来越显示出在HD的重要性[1].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的34例HD直肠肛门压力变化及排便情况,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撬拨复位和切开复位等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并分析其疗效,总结适宜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39例42足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9足(均为Sanders Ⅰ型);撬拨复位治疗14足(SandersⅡ型10足,SandersⅢ型4足);切开复位治疗19足(SandersⅡ型8足,SandersⅢ
目的 评价利用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0例患儿,采用彻底切除病灶,带监测皮岛的游离或局部转移腓骨瓣移植,环式固定架外固定加髓内针内固定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结果 经1~3.5年(平均2.1年)随访,10例患儿中9例胫骨假关节完全愈合,不需支具保护即能负重行走,且随访期间未出现再骨折现象,但均遗留肢体短缩,1例假关节复发.结论 最大限度的避免一切影响骨
目的 探讨出生时轻度窒息对出生7 d后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28 d内、无下尿路疾息的34例有轻度窒息病史的新生儿及33例无窒息史新生儿,其中窒息史组正常体重(ANW)16例,体重(2.83土0.31)kg,年龄(11.1±2.7)d;低体重(ALW)18例,体重(1.68±0.54)kg,年龄(14.5±7.6)d.无窒息史组正常体重(NANW)18例,体重(3.24±0.43)k
目的 评价托特罗定治疗小儿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访126例2002年1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神经原性膀胱患儿,男71例,女55例,年龄(6.2±3.1)岁,全部病例行清洁间歇导尿,81例同时服用托特罗定(0.1 mg·kg-1·d-1,2次/d),45例未服用托特罗定.就诊时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尿动力学和临床评价.结果 导尿+药物组中8例因副作用终止治疗,其中3例出现口干,2例头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对兔耳瘢痕组织的影响及信号转导分子Smad3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用日本大耳白兔建立兔耳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4组均采用兔耳瘢痕局部注射黄苠或生瑶盐水.分别在伤后不同时间点测量瘢痕厚度、硬度,并切取瘢痕组织做HE、Masson三色法胶原检测,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瘢痕组织中Smac3mRNA水平和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
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脊柱侧弯手术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已开展得越来越广泛.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全部为Ⅰ类切口,但这类手术切口较长,剥离范围较大,出血较多,内固定器械使用较多,手术时间较长,因此较容易合并术后术区感染。
双膦酸盐类(bisphosphates)药物是近20年研发的一类抗代谢性骨病新药,以美国的Proter & Gamble公司生产的依替瞵酸钠为代表的第一代双瞵酸制剂,首先于1987年上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症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