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教师课堂教学与专业化发展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we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资源和教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校的美术课程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它在赋予教师权利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其结果必然就是引发、促进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等全方位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化 美术资源开发 教师专业化
  一、课堂教学优化实施策略
  (一)教学方法的优化。
  1.导入方法要新颖。(1)猜谜导入。关注学生内在知识和喜爱谜语这一特性,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一般在低年级课堂使用较多。(2)欣赏导入。即在教师引导下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住,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一般常用于较高年级。(3)巧设悬念。教师巧设悬念,旨在激发兴趣,而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2.教具媒体形式要多。媒体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能够尽多地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评价要宽。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绘画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教学结构的优化。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应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改课前回顾评议上次作业为课尾当堂总结,减少学生的遗忘。三是改课下批改作业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地纠正、示范,很直观形象。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当堂全部批改,必须以课下批改来补充。
  二、以教材为依托优化教学内容
  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的调整,课程理念、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带动教材面貌的变化。过去课程、教材的开发主要依靠少数专家来完成,而现在的新课程、新教材需要一线教师的参与。新教材以一种新的体系、新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成绩是显著的。但是,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概念化,教师没有抓头;与目前教学条件相矛盾,对材料工具要求较高,可行性差;室外参观,考察活动较多,较难实现等。由于是实验教材,不完善是必然的,这是改革与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待于在实验中完善与规范。
  三、美术资源开发
  每个地方都有很多当地的资源,这些本土美术材料具有乡土性、简便性、实用性、实效性和独创性。开发理念:挖掘美术新材料、研发创作新技法、培养学生新创意;开发对象:彩豆、稻草、桃树根、香瓜、染布、鸡毛等造型材料;材料特性:乡土性、可塑性、实用性、实效性和独创性;教育功能:以土激趣、以土代雅、以土辅德、以土促智、以土益思;编写原则:物尽所能、因材造型、因材施教;造型技法:因色造型、因形造型、因质造型、综合造型;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各取所为、探究体验、实践创新;建立课程:《彩豆画》、《稻草画》、《沙画》、《蜡染》等。
  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 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作为每个中学美术教师首先应当具备的品质,这是专业化教师的人格前提。未来的中学美术教育是全面综合的美术文化教育,除原本比较注重的技能技巧外,更突显文化容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这就要求中学美术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趋于完善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应该是封闭的、凝固的,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和探寻开放的、不断完善的、向上的知识体系。美术教师必须通晓美术学科各门类的特点、手段和设计应用的方法、理念,有较扎实的绘画功底和一定品位的设计创意能力;对中外美术各种风格流派的样式、特点能做出较恰当的品评,有较高水准的审美能力;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有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勇于创新的精神。
  现代教育的发展呼唤每个美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呼唤每个中学美术教师努力发掘自身由美术基础和文化修养构成的创新思维潜能,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就是说美术教师不仅在美术创作中需要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创作出有创意有特色有个性的新作品,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具备持续不断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以知识作为从业根本的教师,以其示范性要求教师在师德、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育理论等方面与时俱进。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要对教师提出不断学习的要求,而且不是一般的知识储备,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终身的学习来追求终身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编辑/李文亮
其他文献
There are two types of base stations in the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wireless networks, home eNodeB (HeNB) and eNodeB (eNB). It is critical to achieve seamless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农村中学也有了多媒体教室,接收下载了不少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农村教师也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文中谈一下我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实践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 数
【摘要】中职教师在听课活动上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管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既要从中职学校管理的层面上提升办学理念,也要从中职教师的层面上提升职业化程度。  【关键词】中职教师 听课问题 研究  教师的听课活动是个老话题,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中职教师的听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与普通教育有很大不同,通过笔者多年的中职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现就中职教师听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梳理如下。 
【摘要】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和化学实验的特点,分析了现代教育媒体技术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同时又提出了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实验 有效教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合适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虽然化学实验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代替实验,但现代教育媒体的形象、直观、视觉刺激、感染力强等优势
【摘要】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自主开发研制的教育产物,能够适应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选择权和决策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教师专业化 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和教师
【摘要】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轻负优质,是目前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路经在于树立聚焦课堂、决胜课堂的意识,转变课堂观,培育课堂文化、优化课堂结构和管理,探索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文化 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