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骨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乐清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颅骨脑膜瘤的20例患者的CT及MRI表现。

结果

20例患者中,颅骨溶骨性破坏14例,成骨性破坏4例,混合性破坏2例;伴软组织肿块12例,伴辐射状骨针11例。16例患者CT检查示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6例;高密度影8例,等密度影5例,低密度影3例;伴钙化5例。17例患者MRI检查示信号均匀11例,信号不均匀6例;T1WI稍低信号12例,等信号5例;T2WI稍高信号12例,稍低信号5例;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12例,稍高信号5例。增强扫描后示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8例;有"脑膜尾征"13例,有瘤周水肿11例。

结论

颅骨脑膜瘤患者的骨质以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伴软组织肿块、辐射状骨针为主,CT示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MRI示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多有"脑膜尾征"。

其他文献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显著且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以抑郁心境、兴趣减退、失眠、食欲下降、体质量变化及自杀意念等为临床表现。对于抑郁障碍,目前多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的低耐受性,其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电刺激疗法,在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展的抑郁障碍临床试验中已显示出疗效较好、患者易于耐受、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笔者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血糖监测的方法不断向便捷、准确、微创及无创的方向发展,为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近年来,国内外在血糖监测领域的临床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根据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旨在进一步规范血糖监测、指导医护人员合理应用各项血糖监测方法、正确解读监测结果,以进一步提高糖尿
本文报道一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所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特殊病例。患者为70岁女性,因胃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行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用药约6个月后因突发昏迷入院,血糖高至60.1 mmol/L,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一步查糖化血红蛋白7.88%,空腹和餐后2 h血清C肽低至0.04 ng/ml,诊断为PD-1抑制剂相关FT1DM,予以补液、胰岛素降糖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普外科收治的27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结果本组27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中127例(46.9%)术后复发,144例(53.1%)未发生复发。复发组患者术前评估为复发性病例的患者更多(χ2=15.289,P<0.05)、肿瘤侵犯脏器的比例更高(χ2=10.123,P
目的探讨儿童非火器颅脑穿刺伤的术前评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例非火器颅脑穿刺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儿治疗前予CTA检查10例、MRI检查8例,CTA检查显示异物未伤及患儿颅内大血管;予以全麻下开颅异物取出术7例、全麻下异物直接拔除术3例,另8例于院外自行拔除异物;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例、颅内感染7例,但无异
目的检索并总结脑出血患者血压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脑出血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IPOST模型构建循证问题,以"intracerebral hemorrhage/cerebral hemorrhage/ICH/HICH/stroke" AND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为英文检索词,以"脑出血/颅内出血/脑卒中"+ "血压"为中文检索词检索美国指南网、UpTo
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糖原分解产生的乳酸经过单羧酸转运体被转运到神经元为其提供能量,对神经元兴奋性传递和突触可塑性调节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机制被称作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乳酸穿梭机(ANLS)。ANLS异常破坏脑内神经能量调节和稳态功能,与学习记忆、力竭运动、成瘾等行为和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本文现重点围绕ANL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创伤性脑损伤及精神系统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以ANLS为靶点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目标为延缓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脏病(DKD)作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合并糖尿病增加了CKD的管理难度。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被推荐用于预防及延缓DKD的发生和发展。然而,SGLT2i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分析对于幽门螺杆菌(H. pylori)初治患者,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用药史与铋剂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根除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469例H. pylori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我国指南推荐的铋剂四联疗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抗菌药物用药史、CYP2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