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水中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山南麓的大汶河,是一条人们并不陌生的河流,闻名天下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坐落在这条河的中游。在距今7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活动在这河畔,那些出土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的骨器上,留下了祖先劳作的痕迹和汗迹,因了这些人的痕迹而成为极具“价值”的文物。
  就在大汶河两岸,还盛产一种俗称“燕子石”的奇石,石头上有无数的春燕穿柳,姿态万千,故名“燕子石”。其实它是距今5亿~3亿年前,盘踞地球达3亿年之久的三叶虫的遗体形成的化石。
  令人惊奇的是,在时间的河流中,这些死去数亿年的三叶虫居然复活了,在人们发现它们的那一刻!它们以飞翔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或者压根儿就没有死,它们只不过潜伏在时光深处,默默等待着苏醒的这一天。
  所有的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都会在时光中留下痕迹,渺小如这微不足道的三叶虫,概莫能外。只不过时光的尘埃遮蔽了太多的生命,我们无法确认,在时间向度上,是怎样的力量让存在的东西消失,又让这些消失的东西依然存在。
  据科学研究,目前泰山上最“年轻”的岩石距今也已有16.2亿年;而在泰山极顶的玉皇顶,岩石距今已经有30亿年。这些古老的岩石,是成就古老泰山的物质基础。然而人们也许想不到,泰山依然年轻着,依然以每百年10厘米的速度在增长着。
  在长与短、古老与年轻之间,我们找不到临界点。我们只是站在河中,被裹挟着身不由己地被动前行。
  距离泰山90公里的曲阜市,是孔子成长的地方,他的儒家思想,2500年来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座独尊的精神泰山。虽然时间已经湮灭了尊孔与反孔、反孔与尊孔的是是非非,但是他留下的精神,却仿佛水流一样柔软绵长,从未间断。
  一种非物质的意志存在,最后以物质的形态进入了中国人的基因。
  在《时间简史》中,史蒂芬·霍金曾用了这样一种表达:“空间和时间是一个整体,有空间的地方就有时间,有时间的地方就有空间。那么宇宙在膨脹,时间就在延续,宇宙一旦停止膨胀,时间也就停止。那就是世界末日。时间和空间只能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的夹角只能是零。
  “因为它们在大爆炸之前交于奇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平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整体意味着它们不可能单独存在。这样,接着我必然得说,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那么它们有速度吗?因为空间膨胀有速度,所以时间也必然有速度,即空间膨胀的速度等于时间的速度。”
  这是伟大科学家关于时间的想象和解释,而时间在诗人的眼中同样具有神性。
  诗人所有的工作,都在切割生活,打造一个时间剖面,如同老式收录机一样留住时光。诗人像怀孕的少妇、蛰伏的三叶虫和石斧、石锛上留存的汗水,他们留下文字,期待着未来……
  诗人表达了他在时间流程中的感悟,因此他笔下的文字就有了强烈的感染力。他小心翼翼地将选择过的生活带入诗歌,那些以大自然为主题,那些充满着爱的文字,关注着人类心灵的成长和成熟,关注着生命的终极。这样的文字也因此具有了超越自我的神性。
  水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最复杂的物质之一。你看得到,在成千上万年的岁月中,一滴一滴的水,从高处滴下,然后在低处慢慢隆起一个奇迹。这个过程是如此漫长,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水也不知道,这种隆起是偶然加上必然的,不知不觉中,时间缓慢地伸出锋利,切割了焦躁,留下了恒久。这种缓慢是一种运动,朝着时光的正向,不间断地动着,把感觉中每分每秒拉长,再拉长,在舒缓的进程中,完成。或者压根儿就没有结果,这个过程却从不停歇……
  还有一种水,在巨大的压力下,会产生无比的锋利。它天马行空,桀骜不驯,以无比的速度和力量,在一切有形的物体上剥开痕纹……这是水的另一面。
  突然就想起了旧时光。小时候学过很多无用的技艺:下象棋、吹笛子、打乒乓球、练羽毛球……在我17岁踏入社会的那一天,我学会的第一门技艺就是摄影。我攒了6个月的工资,买回了一台海鸥牌120型照相机,开始了摄影。这完全是一种无用的技艺,当我操着这台笨重的相机去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时,内心感觉到了一种无比的富足……
  写诗是一门无用的技艺,好像是屠龙之技。因为写诗,总是爱把目光投向天空,看星空、看夕阳、看风车一样转动的春夏秋冬。日子久了,就养成了习惯,对世间的一切挚爱着。这也无所谓好坏。
  时光之水流着,刀锋一样划过,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生存的断面。这上面或有想象中的永恒,或者压根儿就是一片看不到边的虚幻。
  一切交给时间。
  选自《红豆》
其他文献
自古“无友不如己者”,此亦符合人性习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些知识的人,多不屑与劳动者交往,阶层不同。但也有与工农打成一片的例外,这与阶级立场无关,与性格有关,与个人的魅力有关。  苏轼便是一位。其一生不为富贵相,交友也广泛,凡夫走卒,三教九流,皆可入流,“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乌台诗案后,其入大狱后,此中一狱卒以前乃苏轼旧认识,此狱卒每晚给苏轼热浴搓洗,消弭不悦,算是
我很小的时候,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跟着我爸爸去他的学校。路上经过一片水域,就是现在的柳荫公园,当年觉得那片水很辽阔,对岸都是模糊的,现在看就是一个小池塘。我爸爸的同事亲切地称呼他为“瞎子”,他得了一种病叫“视网膜萎缩”,要用放大镜看报纸,他还有一种很大的笔记本,在上面写的字歪歪扭扭。所以,他应该很早就失去了阅读的乐趣。1975年,社会上在批判《水浒传》,我爸就让我妈读《水浒传》给他听,我对鲁智深倒拔
茶人数到宋代,不可不说到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著名的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又是杰出的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还是一位茶艺家。  黄庭坚聪颖早慧,据说小时候读书一目五行俱下,读几遍就能记住。当时一位宰相叫富弼,听说他的声名,就和他见了面。谁知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富弼就对别人说:“还以为黄庭坚有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他出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江苏人。他本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圣叹是他的别号和评书时用的笔名。金圣叹幼年生活比较优裕,“拈书弄笔三时懒,扑蝶寻虫百事宜”。然而父母去世早,家道中落。他10岁入塾,少有才名,“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未发”。清兵南下时,曾遭丧乱困顿之苦,明亡,绝意仕进,直到晚年境况无多改善。他喜欢
家庭与社会是人类绕不过的话题,历经十年思考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一脚踏进来,先是将其割裂,然后全部碾碎,《小偷家族》就这么诞生了。  影片不动声色地讲述着一个家庭聚散的故事,其结构、气蕴、不事张扬的镜头语言和所有琐碎细致的呈现,大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味道。  人物关系复杂。奶奶初枝因被儿子儿媳抛弃,而将收养来的一对男女使用了儿子和儿媳柴田治和信代的名字,以填补一个孤独老人对正常家庭温暖的向往。所
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事的关键。倘使当时没有这一战,或者虽有这一战而曹操又胜了,天下就成为统一之局而不会三分了。所以这一战,实在是当时分裂和统一的关键。  要知道赤壁之战的真相,先要知道当时曹、刘、孙三方面的形势。  刘备是个有领袖欲的人,他是不甘心坐第二把交椅的。所以当他和曹操联合破灭吕布之后,他很可以依附曹操,做一个资深望重的大员了。他却不肯甘心,又和董承勾结,反叛曹操。到被曹操打败了,则始而投奔
《资治通鉴》开篇第一个故事,就很神奇。迎面三个大字,昭襄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话说,有一天,处斩了一个大官,河东郡守,他的名字叫做王稽。罪名呢,是与诸侯勾结,谋权篡位。这个人的死,对一个人触动很大,整日郁郁寡欢。他叫做范睢,非常的不简单,可以说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鄂州黄鹤楼。郡守王山民宴请湖北转运使刘立之。看着楼外滚滚长江,点点白帆,吟诵前人有关黄鹤楼的诗句,江风吹过,神清气爽,非常惬意。已经喝了好几天了,刘省长对王市长说:“我就呆在这儿,暂时不走了。我儿子正参加考试,发榜的消息过来再说。这一次我儿子一定夺魁,天下第一!”  王市长不以为然:“四海之内,多少才俊!公子虽然了不起,这个状元之位嘛,只怕是预料不到的!”  刘省长笑道
年少时,我总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给自己打"牙祭",能吃上平时见不到的食物,能穿上平时没有的新衣服。那时的年,被清淡而又热闹的氛围笼罩。和小伙伴们,一大早,挨家沿户去拜年。一把瓜子,一粒糖果,总能让我们欢呼不已。甚至,梦境中,也渗透着糖果的甜香味道。  年轻时,远离家乡,到异地求学。我读的是师范类院校,享受着国家每月五十六元的伙食补助,既为家里减轻了负担,也还能填饱肚子。那时,学校每月给学生发
又是一天的雨。滇西进入了繁忙的雨季。在雨中从茈碧湖坐快艇去梨园古村,快艇开在白茫茫的大水中,在雾濛濛的细雨中,恍似江南,但风有些凉,这里海拔毕竟过了两千米。茈碧湖也是洱海源头之一,与三岔河、海西海一起,洱海70%的水来自于此,这里是真正的一类水质,可以直饮。梨园古村的大地名叫大河头,是一个隐匿湖边的山谷,明嘉靖年间世袭邓川土知州阿氏的后人,阿迁乔带着两个儿子阿筱聪、阿林聪以及一些族人,来到这湖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