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者乐途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以现代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自然与出行的理念时,会发现爱恨交织蕴含着颇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又醉心于草堂诗书,隐居耕读的田园意境。一方面是尊崇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方面又囿于地域,固守成规,把离乡远行视为羁旅。
  
  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列举许多出行的壮举却并不多见快意江湖的行者。在前人的笔墨中,我们常可看到那游学各地的逸兴湍飞与建功异域的豪情壮志,然而却总是伴随着古道西风天涯孤旅的一丝愁怅。在那个时代,能走上遥远的旅程,毕竟都是些有恒心、有胆略,有勇气、有毅力的人。
  如果对中国古代早期的远行者们做一个并不严格的分类与界定的话,大致有这样几种人物。其一是带有政治目的或有一定官方背景的出使者,其代表人的是汉代九死一生,历经十几年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张骞通西域的直接原因,是实现汉武帝联络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的战略构想。而客观上,则实现了中原与西北广大地区信息的交流交通的通畅,并最终导致包括现在新疆在内的西北大片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后世将张骞的壮举,冠之以“凿空”的美誉。其二是满怀宗教信仰舍生忘死的西行求法者,其代表人物有晋代的高僧法显与唐代的高僧玄奘。玄奘故事因被演化为《西游记》而家喻户晓。法显关于沙河(白龙堆)的记载“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也成为一段经典的描述而常被人们所引用。其三,为数更多的是那些奔波于天南地北,来往于不同国度与地域,跋涉于崇山峻岭,古道险滩,荒漠戈壁之间的商旅。他们虽然没有留下身后的英名,却有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两条千古流芳的交通线,作为他们的功德碑。
  但是,这些先行者们,却不足以代表传统文化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也不能典型地显现古人出行的心态与旅途生活的状态。一般来说,追寻中国文化的源头大多上溯到先秦诸子。孔子的周游列国影响极大,却与投身自然寄情山水相去甚远,百家中老庄学说宗法自然,但更多侧重于心灵的自我调适与应对环境的心理策略,而不是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
  真正该让我们注重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与变化,促成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觉醒;佛教的融入,使文人与僧侣的交游成为风气。深山绝谷,古庙茅亭,竞成为他们的天然会所。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感触,便形诸笔墨。一时间,诗里写山水,画里画山水,辞赋书信乃至学术著作也在描绘山水。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谢灵运,他出身显贵,才华富赡,博学多能,却仕途多舛,抑郁不得志。转而将一腔热情寄托于大自然。尤其喜爱山水,经常出入深山幽谷之间,探秘访胜,这种生活风范多为后世文人所效仿。他写了大量山水诗,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而且“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风格,影响所及,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自然天成与清新淡雅: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倜傥与潇洒,依稀就有谢康乐的影子。
  从此,寄情山水与描山摹水成为中国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为了记述这种生活,在诗词歌赋之外,山水游记逐渐成为一种文体。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无不有游记名篇。柳宗无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及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曾被选入中学课本,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文。然而,更应引起我们重视的倒是陆游的《入蜀记》,他将自己从浙江山阴到四川夔州的行程逐日记述,写景物记名胜,叙风俗,考古迹,抒感概,内容丰富多样,笔法潇洒自如,成为一部笔记体专著。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著名文人的旅行大体可归为两类,一如唐之李白,游学四方,寄情山水以待时机,一如宋之苏轼陆游,宦海沉浮遍览山川而体味人生。总之,自然山水与旅途生涯,已经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而使行程记事的文体成为国学典范的组成部分。这种古游记体的延续与发展,到明代末年造就出一部奇书——《徐霞客游记》。作者徐宏祖,历时三十余年,专事于旅行,足迹遍及华东 华北东南沿海与云贵高原。他不避艰险,亲历考察,每天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述行程道里,途中所见与考察所得。凡山川地貌,水文地质,人文物种无不尽入其中。这部著作,不仅文笔清新 文彩绚丽是一部优美的游记散文,而且记载详实考察有据是一部地理博文。作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者。在其后的有清一代,虽然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徐霞客,但将描山范水的游记散文与博闻强记的文化笔记融会一体,却已渐成风气。如果说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还应当归类于随笔或笔记体小说的话,那么民国年间前后历时两年行程万里的谢彬,则完成了单次考察前无古人的旅行,并以所著《新阿游记》,《云南游记》将古行记的文体发挥到了极至。谢彬之后,中国进入了“五四”文化的新时期。
  钟情自然、向往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为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所倾心的这份洒脱与孤傲,实际上正是对纵情与适意的追求,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中“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是由于礼教的浸淫,人类的这种天性被拘缚,在市廛名利的角逐中,原本的生活取向被误导。如今,当准确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成为一种时代呼唤时,以尊重自然健全自我的户外实践,实现人类本质精神的回归,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正途。
其他文献
起锚  我的帆船航海生活是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的。我计划沿着当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路线,从大连驾驶帆船航行到香港,沿途在每一个当年的要塞做一个近代史回顾。我还给活动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97中国海帆船拉力赛”。  一年后我只身来到了厦门,希望能用帆船横渡台湾海峡,开辟两岸直航。一天,福建省队的陈教练带着我们乘坐帆船,当船倾斜着开出鼓浪屿的鹭江水道,迎面展开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神
为了可持续发展,KOLON SPORT一直珍视对环境。顾客,弱势族群和社会的爱心。因此,KOLONSPORT积极参与所有保护地球环境的活动。首先是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与他人分享财富,保护美丽的大自然,并将这种爱心传给下一代的教育事业。另外,通过绿色护山团更加热爱大自然,以绿色微笑服务回报顾客。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的生产阶段,也关照大自然使用环保型、再利用材料,使我们的地球更加健康。KOLON SPORT
扎金甲博塔峰位于四川甘孜州巴塘县措普沟,它因造型奇特、险峻陡峭被称为川西最美丽的山峰之一,扎金甲博的攀登历史虽然不算丰富,但可以预见,这里丰富,有趣而优质的攀登资源极可能蕴含一个丰富的攀登未来。尤其对于那些梦想着高海拔大岩壁的climber来说,这里典型的中海拔花岗岩岩石山峰,将是他们梦想的起点。
32岁的英国人马克·波洛克在10年前就双目彻底失明。2009年1月1日,马克参加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南极挑战赛——和其他多名探险者起前往南极点!马克必须在一个月里冒着严寒拖着70公斤的雪橇在南极跋涉1000公里!当马克还是一名小男孩时,他就因视网膜剥离而左眼失明。不幸的是1998年马克在爱尔兰都柏林读大学期间一次划船训练时,右眼因视网膜剥离而失明。尽管多方救治,但视力却再也没有恢复,过去10年来他一直
姓名:伊恩·沃克(lah Walker)  国籍英国  角色;船长  年龄38岁  伊恩·沃克是英国最有成就的帆船运动员之一,曾经获得四次世界冠军两枚奥运银牌和两次美洲杯赛冠军。这两枚奥运银牌是伊恩在1 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470级帆船赛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星级帆船赛项目上获得的。之后伊恩担任shirley Robertson私人教练,他和他的英凌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冠。2000年当英
越过风区,闯入罗布荒原  我们选择一条蜿蜒曲折的牧道翻越天山,前往吐鲁番。车过小草湖收费站,狂风乍起,霎时间一派苍茫、天昏地暗,沙石肆虐飞舞,拇指般大小的石块如雨点般袭来,打在毫无防备的我们身上,车与头盔乒乓作响。车身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用全力控制着,车几乎与路面倾斜呈45度角,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风掀下路去,风越刮越大,车飘动着,几乎快把持不住。  同伴在前,道路上的大车也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大捆的货
跑步即自由。若想选择一项运动长久坚持,它一定是最小限度地限制你的自由。他们之所以选择跑步,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发挥时间、空间的自由。不用结伴,不用预定场地,不用带更多的专业器材,只要脚下有路,就可以奔跑。自由地奔跑,自由地书写,是这些向往自由的作者们所需要的运动。    《蚂蚁的奔跑:一个宅女的马拉松之旅》  作者曾是个不折不扣的宅女,喝着可乐吃着零食,埋头加班,懒得出门。可一次体检,堪比老年人的骨密
女孩单身也上路  在路上本是惬意和悠长,若是单身女子该更是绵绵戚戚,更多些散漫和柔情。  作为女子,自己该是揣着些侠骨上路,外面的世界也是华美而精彩。邂逅,是行路的主题,于是乎风景随切换,路人尽流转。  这是个唤醒旅行的时代,似乎所有人都该在路上。  可当你真的背包独自在路上,一个女子,时不时也会身浸危机,当憨厚的笑容换作琢磨不透的冷眼,当柔风的乡野化作苦雨陌路,那一丝自脚底升腾的惊悸,足以改变一
探索永不停止—The North Face
我和雨带着我们的摩托车在东南亚漂泊了53个日夜,六次穿越两国边境,行走了近九千公里路。我甚至也怀疑过这样的苦旅能不能算蜜月旅行,但生活常常会露出如此的真实面目,颠簸流离或许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会把生活与爱情想像得过于美好,往往在现实的冲击之下不堪一击。我们在蜜月之旅中经受别人不曾有过的辛苦,我们同时在如此的旅行中收获别人不曾有过的幸福。  我和雨都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情感脆弱又敏感。在相识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