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魔戒》是英国著名作家J·R·R·托尔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奇幻小说。托尔金基于他对神话文学的热爱、天主教的宗教思想以及现代工业对人们生存环境的破坏,通过小说《魔戒》精心构建了一个对“现代性”进行多维度反思的作品。托尔金在小说中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辩证思考,批判了现代社会下工业文明对人类原本平静生活的践踏和摧毁,呼唤人们能够回归传统,重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关键词:《魔戒》 J·R·R·托尔金 现代性
一 托尔金小说《魔戒》概述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被译作《指环王》,是英国著名作家J·R·R·托尔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奇幻小说。《魔戒》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魔戒:护戒使者》、《魔戒:双塔奇兵》和《魔戒:王者归来》。小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是20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关注,并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小说讲述了一个被赋予了神秘力量的魔戒的故事,魔戒被霍比特人拿到,几个霍比特人都受到了魔戒力量的影响变得失去了理性,之后大家恢复了意志并将魔戒销毁,生活恢复了平静。《魔戒》构建了一个如同史诗般的传奇故事,作者托尔金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
二 托尔金在小说《魔戒》中对“现代性”的反思分析
所谓的现代性是专门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言的,按照马歇尔·伯曼对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指的是身处在某种环境中,在这种环境的允许下进行历险,得到权力、快乐和成长,改变个体和世界,同时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所拥有的、所知的和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人类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主题产生出新的审美要求,各种充满了魔法和巫术的科幻类文学作品开始复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和《魔戒》等。这些作品都构建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人类和各种虚幻出来的角色进行争斗,按照脱离出人类理性思维的方式去展开情节。这些作品的复兴体现出人类的探索意识和反思精神,通过对虚幻世界和人物的描述对人性以及社会现状进行反思。托尔金的《魔戒》正是这样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对魔戒赋予超能量并通过虚幻的人物霍比特人来对人性的善恶进行揭示,对现代性进行了多维度的反思。
1 托尔金反思“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根源
(1)现代工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托尔金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整个国家都在进行工业化建设,自然环境被大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搭建的房屋和排放着滚滚浓烟的工厂。托尔金对这种现代工业的发展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正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才让人们失去了祥和宁静的自然家园。因此,在小说《魔戒》中,他构建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中洲,并将现代工业下的机器比作了破坏自然环境的邪恶势力。
(2)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现代工业的发展除了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行破坏以外,还对人的人性和品格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给生活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却表现出自私、贪婪和冷漠。托尔金的母亲是天主教徒,她的思想对托尔金影响非常大,托尔金也是一个坚定的天主教徒,秉承着天主教的宗教伦理观,这些宗教的信念也体现在了他的小说《魔戒》中。在小说《魔戒》中没有当时盛行的基督教的描写,甚至在山姆遇到困难寻求救援时,内心召唤的并不是上帝,出现的是充满神奇魔力的精灵,在霍比特人去世时也没有牧师来祷告。托尔金反对当时的基督教,但他又没有将自己所信奉的天主教明确表现出来,在整个小说中将宗教背景模糊掉,他试图在悖论与矛盾中构建一种永恒的信念。
(3)对语言学及神话文学的狂热
托尔金一直执着地学习语言学理论,并受到当时很多神话文学的影响。他本人并不喜欢现代文学,而是对神话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日耳曼民族的古神话和用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写的传奇故事。托尔金最喜欢的作品是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这是一部充满宗教精神的英雄史诗,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对托尔金小说《魔戒》的主题有着重要的影响。《魔戒》中的理想之地——中洲,就是充满了神的力量的神秘世界。
2 托尔金在《魔戒》中对“现代性”的反思
(1)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现代性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与过去在时间上画上界限,现代生活相对独立于传统世界,而作为一个身处现代生活中的人,托尔金一直试图找寻到理想的往昔生活的面貌,这种追寻就体现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在反思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一种完备的社会规范。小说《魔戒》就将托尔金这种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表现出来。小说中霍比特人以往单纯的生活才是理想和美好的,而魔戒出现之后的世界则充满了灰暗和阴郁。托尔金在小说中幻化出一个理想的境地——中洲,可以让人们重新接受心灵的洗礼。托尔金将自己的社会理想通过“中洲”这样的一个理想之地体现在小说中,用以表达对现代工业生活的逃避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例如,小说中有一段刚多尔夫对咕噜姆的描述,“作为霍比特人,他那股顽强劲儿甚至连智者都叹为观止。他心中只有一个小小角落还归他自己所有,黑暗中还有一道缝隙透进些许光亮,那是往昔的光亮”。托尔金笔下的霍比特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正是作者本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小说中托尔金将以往生活的美好景象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正是对现代工业下的社会现状进行的抨击。托尔金本身是个坚持传统的人,他无法接受现代工业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和影响,所以他拒绝现代文明给他带来的一切。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他选择了逃避以及反思,因此他沉浸在他对往昔生活追忆的神话故事的创作中。
(2)对现代工业社会下人性的批判
托尔金认为现代工业让人们物质生活丰富,却在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缺失,人们过多的看重金钱利益而忽视了人性的真善美。所以在小说《魔戒》中托尔金塑造了很多具有着高尚品格的人物形象,例如阿拉贡、吉姆利和法拉米尔等,这些人物被赋予了神的力量,甚至可以超越时间的界限长生不死。霍比特人在魔戒出现之前拥有着简单快乐的生活,托尔金用了“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生活节俭”来形容霍比特人,在托尔金看来这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例如,小说中比尔博突然离开之后,霍比特人老罗利·布兰德巴克对他的妻子说:“我认为这个疯子又要离家出走了。这个愚蠢的老笨蛋。可我们愁什么?吃的喝的他什么也没有带走。”在霍比特人居住的地方“霞尔”,没有现代社会人们的唯利是图,人们依靠着自给自足生活,与世无争,和谐幸福。在魔戒出现之后,霍比特人受到了魔戒之上的邪恶力量控制,变得贪婪和自私。例如,霍比特人弗拉多原本是个单纯天真的人,在拥有魔戒之后变得自私贪婪,虽然他一直在努力抗争,但是这种自我防御最终失败。托尔金将现代工业对社会的破坏比作魔戒之上的邪恶势力,而拥有了魔戒之后的霍比特人就是受到现代工业影响下的人们,尽管人们意识到这种破坏并试图战胜它,但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力量过于强大,人们最终败给了这种现代工业对人类社会的践踏。 除了自私贪婪,托尔金认为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人情也过于淡漠,所有人都受到了金钱利益的驱使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例如,弗拉多在拥有了魔戒之后朋友都离开了他,只有善良的山姆仍然不离不弃陪在他身边,但是魔戒却让弗拉多产生幻觉,山姆对弗拉多的友善在魔戒力量的驱使下被看成是邪恶的,在弗拉多眼中产生与事实完全相反的幻象:“山姆在他眼前变成了一个奥克斯,正在睨视着他的宝贝,眼睛里露着贪婪的目光,嘴里口水直淌,在向他逼近过来,准备抢夺戒指。”托尔金认为正是因为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追求,才会造成人们对亲情和友情的淡漠,而根源仍然是现代工业对整个世界的改变。
(3)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小说《魔戒》的全文只有一条主线,就是霍比特人护送魔戒到末日火山并将它摧毁,在整个护送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这条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主线也正是托尔金对现代性的反思结果。托尔金将现代社会中的小人物比作了霍比特人,霍比特人天生身材矮小,生活简单,民风淳朴,天性善良,但是这种身材矮小并不代表他们内心胆怯。在霍比特人居住的地方“霞尔”遭到魔戒邪恶力量破坏的时候,矮小的霍比特人勇敢的去挑战邪恶势力,肩负了去摧毁魔戒的重任。他们具备着现代社会中小人物身上很多性格特征,例如单纯善良、缺乏自信,所以小说《魔戒》的主人公霍比特人弗拉多身上就体现出了这些小人物的性格特征。他在拥有了魔戒之后,受到邪恶力量的驱使,但是他仍然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前往销毁魔戒的路上,他的内心也是充满迟疑和犹豫的,最终他没有禁受住魔戒对他内心的控制,但是在他完成任务的路上,他的好友山姆一直陪伴着他,并最终陪伴他完成了使命。这其实也正是托尔金对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虽然力量微小,内心也会出现犹豫和彷徨,但是因为有友情和亲情的陪伴,人们最终可以战胜自己的内心。托尔金笔下这种小人物式的英雄形象,可以实现人们对美好幻想的心理需求。不仅仅在弗拉多身上,在其他的霍比特人身上也有着这种正义情感的表达。
而索隆则是邪恶一方的代表,在争夺魔戒的过程中残忍地破坏着霍比特人的自然家园,并制造了机器产物半兽人对霍比特人进行迫害。托尔金的小说中对善恶形象的描写是界限分明的,邪恶的角色就是不折不扣的恶魔,甚至在整部小说中都不给邪恶角色一个表达的机会。例如,机器半兽人说话存在障碍,大多只能发出厚重的喉音声;索隆在全篇小说中都没有直接表达意思的机会,所有的意图都是透过别人的猜测推断出来的。
在小说《魔戒》中,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并不是通过一般的打斗来表现的,而是透过善与恶的对抗来表现。作为正义象征的弗拉多与刚多尔夫为人善良真诚,正是他们以及霍比特人的善良与爱将魔戒的邪恶力量驱散。魔戒最终被销毁,一切恢复了平静。托尔金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只有人们的爱和善良才能战胜邪恶力量,进而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性进行批判。
三 小说《魔戒》对“现代性”反思的意义
现代社会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高度的机器化大生产,让人们的价值理念趋向于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使得人们的人性也出现了异化。正因如此,人们需要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小说《魔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托尔金基于他对神话文学的热爱、天主教的宗教思想以及现代工业对人们生存环境的破坏,通过小说《魔戒》精心构建了一个对现代性进行多维度反思的作品。托尔金在小说中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辩证思考,批判了现代社会下工业文明对人类原本平静生活的践踏和摧毁,呼唤人们能够回归传统,重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托尔金,龚志成译:《罗佛兰登——托尔金奇幻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 迈克尔·怀特,吴可译:《魔戒的锻造者:托尔金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 波阳:《异化理论的演变》,《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1期。
(姚静,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关键词:《魔戒》 J·R·R·托尔金 现代性
一 托尔金小说《魔戒》概述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被译作《指环王》,是英国著名作家J·R·R·托尔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奇幻小说。《魔戒》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魔戒:护戒使者》、《魔戒:双塔奇兵》和《魔戒:王者归来》。小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是20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关注,并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小说讲述了一个被赋予了神秘力量的魔戒的故事,魔戒被霍比特人拿到,几个霍比特人都受到了魔戒力量的影响变得失去了理性,之后大家恢复了意志并将魔戒销毁,生活恢复了平静。《魔戒》构建了一个如同史诗般的传奇故事,作者托尔金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
二 托尔金在小说《魔戒》中对“现代性”的反思分析
所谓的现代性是专门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言的,按照马歇尔·伯曼对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指的是身处在某种环境中,在这种环境的允许下进行历险,得到权力、快乐和成长,改变个体和世界,同时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所拥有的、所知的和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人类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主题产生出新的审美要求,各种充满了魔法和巫术的科幻类文学作品开始复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和《魔戒》等。这些作品都构建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人类和各种虚幻出来的角色进行争斗,按照脱离出人类理性思维的方式去展开情节。这些作品的复兴体现出人类的探索意识和反思精神,通过对虚幻世界和人物的描述对人性以及社会现状进行反思。托尔金的《魔戒》正是这样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对魔戒赋予超能量并通过虚幻的人物霍比特人来对人性的善恶进行揭示,对现代性进行了多维度的反思。
1 托尔金反思“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根源
(1)现代工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托尔金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整个国家都在进行工业化建设,自然环境被大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搭建的房屋和排放着滚滚浓烟的工厂。托尔金对这种现代工业的发展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正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才让人们失去了祥和宁静的自然家园。因此,在小说《魔戒》中,他构建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中洲,并将现代工业下的机器比作了破坏自然环境的邪恶势力。
(2)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现代工业的发展除了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行破坏以外,还对人的人性和品格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给生活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却表现出自私、贪婪和冷漠。托尔金的母亲是天主教徒,她的思想对托尔金影响非常大,托尔金也是一个坚定的天主教徒,秉承着天主教的宗教伦理观,这些宗教的信念也体现在了他的小说《魔戒》中。在小说《魔戒》中没有当时盛行的基督教的描写,甚至在山姆遇到困难寻求救援时,内心召唤的并不是上帝,出现的是充满神奇魔力的精灵,在霍比特人去世时也没有牧师来祷告。托尔金反对当时的基督教,但他又没有将自己所信奉的天主教明确表现出来,在整个小说中将宗教背景模糊掉,他试图在悖论与矛盾中构建一种永恒的信念。
(3)对语言学及神话文学的狂热
托尔金一直执着地学习语言学理论,并受到当时很多神话文学的影响。他本人并不喜欢现代文学,而是对神话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日耳曼民族的古神话和用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写的传奇故事。托尔金最喜欢的作品是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这是一部充满宗教精神的英雄史诗,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对托尔金小说《魔戒》的主题有着重要的影响。《魔戒》中的理想之地——中洲,就是充满了神的力量的神秘世界。
2 托尔金在《魔戒》中对“现代性”的反思
(1)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现代性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与过去在时间上画上界限,现代生活相对独立于传统世界,而作为一个身处现代生活中的人,托尔金一直试图找寻到理想的往昔生活的面貌,这种追寻就体现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在反思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一种完备的社会规范。小说《魔戒》就将托尔金这种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表现出来。小说中霍比特人以往单纯的生活才是理想和美好的,而魔戒出现之后的世界则充满了灰暗和阴郁。托尔金在小说中幻化出一个理想的境地——中洲,可以让人们重新接受心灵的洗礼。托尔金将自己的社会理想通过“中洲”这样的一个理想之地体现在小说中,用以表达对现代工业生活的逃避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例如,小说中有一段刚多尔夫对咕噜姆的描述,“作为霍比特人,他那股顽强劲儿甚至连智者都叹为观止。他心中只有一个小小角落还归他自己所有,黑暗中还有一道缝隙透进些许光亮,那是往昔的光亮”。托尔金笔下的霍比特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正是作者本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小说中托尔金将以往生活的美好景象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正是对现代工业下的社会现状进行的抨击。托尔金本身是个坚持传统的人,他无法接受现代工业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和影响,所以他拒绝现代文明给他带来的一切。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他选择了逃避以及反思,因此他沉浸在他对往昔生活追忆的神话故事的创作中。
(2)对现代工业社会下人性的批判
托尔金认为现代工业让人们物质生活丰富,却在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缺失,人们过多的看重金钱利益而忽视了人性的真善美。所以在小说《魔戒》中托尔金塑造了很多具有着高尚品格的人物形象,例如阿拉贡、吉姆利和法拉米尔等,这些人物被赋予了神的力量,甚至可以超越时间的界限长生不死。霍比特人在魔戒出现之前拥有着简单快乐的生活,托尔金用了“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生活节俭”来形容霍比特人,在托尔金看来这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例如,小说中比尔博突然离开之后,霍比特人老罗利·布兰德巴克对他的妻子说:“我认为这个疯子又要离家出走了。这个愚蠢的老笨蛋。可我们愁什么?吃的喝的他什么也没有带走。”在霍比特人居住的地方“霞尔”,没有现代社会人们的唯利是图,人们依靠着自给自足生活,与世无争,和谐幸福。在魔戒出现之后,霍比特人受到了魔戒之上的邪恶力量控制,变得贪婪和自私。例如,霍比特人弗拉多原本是个单纯天真的人,在拥有魔戒之后变得自私贪婪,虽然他一直在努力抗争,但是这种自我防御最终失败。托尔金将现代工业对社会的破坏比作魔戒之上的邪恶势力,而拥有了魔戒之后的霍比特人就是受到现代工业影响下的人们,尽管人们意识到这种破坏并试图战胜它,但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力量过于强大,人们最终败给了这种现代工业对人类社会的践踏。 除了自私贪婪,托尔金认为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人情也过于淡漠,所有人都受到了金钱利益的驱使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例如,弗拉多在拥有了魔戒之后朋友都离开了他,只有善良的山姆仍然不离不弃陪在他身边,但是魔戒却让弗拉多产生幻觉,山姆对弗拉多的友善在魔戒力量的驱使下被看成是邪恶的,在弗拉多眼中产生与事实完全相反的幻象:“山姆在他眼前变成了一个奥克斯,正在睨视着他的宝贝,眼睛里露着贪婪的目光,嘴里口水直淌,在向他逼近过来,准备抢夺戒指。”托尔金认为正是因为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追求,才会造成人们对亲情和友情的淡漠,而根源仍然是现代工业对整个世界的改变。
(3)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小说《魔戒》的全文只有一条主线,就是霍比特人护送魔戒到末日火山并将它摧毁,在整个护送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这条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主线也正是托尔金对现代性的反思结果。托尔金将现代社会中的小人物比作了霍比特人,霍比特人天生身材矮小,生活简单,民风淳朴,天性善良,但是这种身材矮小并不代表他们内心胆怯。在霍比特人居住的地方“霞尔”遭到魔戒邪恶力量破坏的时候,矮小的霍比特人勇敢的去挑战邪恶势力,肩负了去摧毁魔戒的重任。他们具备着现代社会中小人物身上很多性格特征,例如单纯善良、缺乏自信,所以小说《魔戒》的主人公霍比特人弗拉多身上就体现出了这些小人物的性格特征。他在拥有了魔戒之后,受到邪恶力量的驱使,但是他仍然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前往销毁魔戒的路上,他的内心也是充满迟疑和犹豫的,最终他没有禁受住魔戒对他内心的控制,但是在他完成任务的路上,他的好友山姆一直陪伴着他,并最终陪伴他完成了使命。这其实也正是托尔金对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虽然力量微小,内心也会出现犹豫和彷徨,但是因为有友情和亲情的陪伴,人们最终可以战胜自己的内心。托尔金笔下这种小人物式的英雄形象,可以实现人们对美好幻想的心理需求。不仅仅在弗拉多身上,在其他的霍比特人身上也有着这种正义情感的表达。
而索隆则是邪恶一方的代表,在争夺魔戒的过程中残忍地破坏着霍比特人的自然家园,并制造了机器产物半兽人对霍比特人进行迫害。托尔金的小说中对善恶形象的描写是界限分明的,邪恶的角色就是不折不扣的恶魔,甚至在整部小说中都不给邪恶角色一个表达的机会。例如,机器半兽人说话存在障碍,大多只能发出厚重的喉音声;索隆在全篇小说中都没有直接表达意思的机会,所有的意图都是透过别人的猜测推断出来的。
在小说《魔戒》中,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并不是通过一般的打斗来表现的,而是透过善与恶的对抗来表现。作为正义象征的弗拉多与刚多尔夫为人善良真诚,正是他们以及霍比特人的善良与爱将魔戒的邪恶力量驱散。魔戒最终被销毁,一切恢复了平静。托尔金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只有人们的爱和善良才能战胜邪恶力量,进而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性进行批判。
三 小说《魔戒》对“现代性”反思的意义
现代社会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高度的机器化大生产,让人们的价值理念趋向于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使得人们的人性也出现了异化。正因如此,人们需要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小说《魔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托尔金基于他对神话文学的热爱、天主教的宗教思想以及现代工业对人们生存环境的破坏,通过小说《魔戒》精心构建了一个对现代性进行多维度反思的作品。托尔金在小说中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辩证思考,批判了现代社会下工业文明对人类原本平静生活的践踏和摧毁,呼唤人们能够回归传统,重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托尔金,龚志成译:《罗佛兰登——托尔金奇幻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 迈克尔·怀特,吴可译:《魔戒的锻造者:托尔金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 波阳:《异化理论的演变》,《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1期。
(姚静,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