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近三年的中考英语听力命题概况
近几年中考英语听力的题型为听短对话回答问题、听长对话回答问题、听短文问答问题,它们所涉及的话题有:

重点话题:traveling,shopping,school life,makingsuggestions...
难点话题:traveling,school life,volunteering,introducing a place or a concert...
二、影响中考英语听力的因素
(一)语音: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因而难辨音,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如有的把bad读成bed,把lake读听成like等,就形成了“错位”现象,还有的重音把握不好,如把hamburger读成重读在第二音节,restaurant重读在第三音节等,这都会引起听力的障碍。
(二)词汇: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辨音,同时又是对连贯语法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在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而失分。如:
例1()Where are they talking?(2006年中考)
A.A thome. B.In a fruit shop. C.In a restaurant.
材料:M:May l see the menu,please?
W:Here you are,sir.I’ll be back for your order in just a minute.
分析:menu 和order是对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只有对这两个词很熟悉,才能在短时间内判断正确答案应选C。
(三)综合理解: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对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如仅有语音、词汇、语法等这些良好的基础而没有良好的听力技巧,仍然很难提高综合理解能力。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听者自感听懂了,却出现听前忘后的现象。
例2()When did Gary start his new job?(2007中考)
A.In March. B.In April.C.1n Mary.
材料:W:Hello,Gary.I haven’t seen you since March.
M:Hi Jane.I’ve been busy with my new job.
W:Really?When did you start that?
M:In May.I left my last job in April.
分析:通过审题,我们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这个细节的捕捉。通常而言题中会出现两个或以上的时间,以迷惑学生。这就需要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start、new、job这几个词上。
(四)听力习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停下来思索,这样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均会影响听力理解。
三、听力复习的建议
(一)纠正不良发音,注意词汇的复习
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都有单词表,粗体单词即四会单词,要求学生要会听、说、读、写。非粗体单词要求学生能听词辨音、看词释义。要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督促学生每天坚持跟读磁带(单词、课文),用英文报听写等。对于发音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还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在家督促和配合。
(二)重视学生听力理解技巧的训练
中考听力的题型有听短对话回答问题、听长对话回答问题、听短文完成表格等。教师要教会学生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听力技巧。如:听音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对试题进行预测:听对话回答问题属于情景会话题,常考查考生对对话细节的捕捉,内容包括对话地点、人物职业、时间、价格、数字、电话号码、颜色、天气、国家、活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锁定听力句子中的关键词,并可适当作些记录,帮助自己进行计算或判断。听短文时,要抓主旨大意,切忌偏重单词而忽视全文。此外,听短文要重视听第二遍,在听第一遍时,往往只能听懂大意,初步掌握问题所涉及的重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及一些必要的判断和推理主要取决于听第二遍。
(三)进行中考集训
中考临近,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时间可定于每天的早读或课前5分钟;另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门听力训练。内容包括近年来中考听力试题、精选的听力汇编、网络下载的听力材料、报纸杂志(题型要与中考相符,语速要相近)。具体做法是:学生审题——预测所听内容——排除无关选项——听音,记录——核对答案——看听力材料,找出未听懂的地方——分析原因——再听/边听边看。
(四)指导学生选取适当的听力训练材料
听力的训练光靠课堂是不够应付中考的,因为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购买一些好的听力材料在家里进行训练。好的听力材料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要素:第一,中考模拟听力测试题的题型、难度应当与中考实际测试相同;第二,模拟测试的语速必须和真实中考吻合,这样才能使考生对考试节奏做到心里有数;第三,提供的听力材料必须分量充足、考点突出,最好能包容初中三年所学的各类话题。(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曾宪瑛
近几年中考英语听力的题型为听短对话回答问题、听长对话回答问题、听短文问答问题,它们所涉及的话题有:

重点话题:traveling,shopping,school life,makingsuggestions...
难点话题:traveling,school life,volunteering,introducing a place or a concert...
二、影响中考英语听力的因素
(一)语音: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因而难辨音,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如有的把bad读成bed,把lake读听成like等,就形成了“错位”现象,还有的重音把握不好,如把hamburger读成重读在第二音节,restaurant重读在第三音节等,这都会引起听力的障碍。
(二)词汇: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辨音,同时又是对连贯语法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在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而失分。如:
例1()Where are they talking?(2006年中考)
A.A thome. B.In a fruit shop. C.In a restaurant.
材料:M:May l see the menu,please?
W:Here you are,sir.I’ll be back for your order in just a minute.
分析:menu 和order是对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只有对这两个词很熟悉,才能在短时间内判断正确答案应选C。
(三)综合理解: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对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如仅有语音、词汇、语法等这些良好的基础而没有良好的听力技巧,仍然很难提高综合理解能力。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听者自感听懂了,却出现听前忘后的现象。
例2()When did Gary start his new job?(2007中考)
A.In March. B.In April.C.1n Mary.
材料:W:Hello,Gary.I haven’t seen you since March.
M:Hi Jane.I’ve been busy with my new job.
W:Really?When did you start that?
M:In May.I left my last job in April.
分析:通过审题,我们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这个细节的捕捉。通常而言题中会出现两个或以上的时间,以迷惑学生。这就需要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start、new、job这几个词上。
(四)听力习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停下来思索,这样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均会影响听力理解。
三、听力复习的建议
(一)纠正不良发音,注意词汇的复习
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都有单词表,粗体单词即四会单词,要求学生要会听、说、读、写。非粗体单词要求学生能听词辨音、看词释义。要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督促学生每天坚持跟读磁带(单词、课文),用英文报听写等。对于发音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还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在家督促和配合。
(二)重视学生听力理解技巧的训练
中考听力的题型有听短对话回答问题、听长对话回答问题、听短文完成表格等。教师要教会学生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听力技巧。如:听音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对试题进行预测:听对话回答问题属于情景会话题,常考查考生对对话细节的捕捉,内容包括对话地点、人物职业、时间、价格、数字、电话号码、颜色、天气、国家、活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锁定听力句子中的关键词,并可适当作些记录,帮助自己进行计算或判断。听短文时,要抓主旨大意,切忌偏重单词而忽视全文。此外,听短文要重视听第二遍,在听第一遍时,往往只能听懂大意,初步掌握问题所涉及的重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及一些必要的判断和推理主要取决于听第二遍。
(三)进行中考集训
中考临近,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时间可定于每天的早读或课前5分钟;另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门听力训练。内容包括近年来中考听力试题、精选的听力汇编、网络下载的听力材料、报纸杂志(题型要与中考相符,语速要相近)。具体做法是:学生审题——预测所听内容——排除无关选项——听音,记录——核对答案——看听力材料,找出未听懂的地方——分析原因——再听/边听边看。
(四)指导学生选取适当的听力训练材料
听力的训练光靠课堂是不够应付中考的,因为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购买一些好的听力材料在家里进行训练。好的听力材料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要素:第一,中考模拟听力测试题的题型、难度应当与中考实际测试相同;第二,模拟测试的语速必须和真实中考吻合,这样才能使考生对考试节奏做到心里有数;第三,提供的听力材料必须分量充足、考点突出,最好能包容初中三年所学的各类话题。(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曾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