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台山是造化在远古时赐予我们的善山福地。无论是宗教的,还是科学的;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无论是乡居的,还是远游的,不夸张地讲,一切众生找来这里,似乎都能够得到他们心中所想要。
像一位久历世故的奇男子,五台山以灵秀瑰伟、静穆沉雄的风姿挺立在北中国的苍茫雾色中,东览浩瀚,西遏沙尘。25亿年前的隆起,是他生命年龄的开头;近两千年前大孚灵鹫寺的崛起,是他信仰年龄的发端;18年前国际旅游月的创立,是他财富年龄的起始;目前正在进行的申报世界遗产的活动,则应是他智慧年龄的原点。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当现实和传说在智慧的菩提树影下重叠交汇时,五台山正迎来他漫长生命史上的新一个轮回。
这里的云天雾嶂,这里的古刹清溪,这里的烛火摇摇,这里的人影绰绰……其实,当我们真正深入其间,便会发现在这些足以感动我们的幽寂美丽的面纱后面,是一幅灵动的、鲜湿的、充满矛盾和统一关系的浮华世相图。
五台山发展中最受非议的是其旅游开发的无度化和商业化——清凉胜境商贾云集,寺院丛林旅人接踵,河畔山脚店铺栉比——在寺庙和农民都快速致富的进程中,因袭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原生特质却日渐剥蚀掉了。现在当地人把改变这一局面的希望寄托在“申遗”成功,正如这里一位负责人所称:“五台山的旅游经济已经非常火爆了,不需要往脸上贴金。面对遗产,保护才是第一重要的。”这或许给眼下发生在五台山中心区的“大拆迁”行动作了注脚,同时用来解释旺季进山人头费从去年的90元/人次猛涨到168元/人次也是说得通的。但“申遗”成功后究竟会怎么样呢?来自云南丽江、河北承德和山西平遥的情形表明,在这些地方“申遗”成功后的第二年,旅游经济不是刹车止步反而指数级地加速发展。那么,五台山会是例外吗?
另一个重要的争执是“大五台”与“小五台”两种观点的分野。“周五百余里”的五台山当然不为五台一县尽有,且不论其延伸山脉的范围,单就主打景点五座台顶而言,南台在五台县境内,西台在繁峙县境内,北台、中台、东台则是这两个县各占一半,东台的余脉还进入河北省阜平县境内。龙多难治水的悖论在这里又如何呢?当台怀镇上僧俗两界的“申遗”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台顶外山谷里开采铁矿的炮声却不合时宜地持续爆响,惊得寺中僧人都难以安坐。如同治理北京的沙尘暴要从内蒙古的戈壁滩下手一样,五台山景区若要清凉永葆,相关执政者壮士断腕的勇气是不可少的。
又是一个黄金周。自北京西南而下,可以乘火车、大巴或自驾车进入五台山腹地台怀,凡400公里,成千上万的城市游客将迤逦纷至。面对费用上涨的现实,面对夷为平地的小旅店遗迹,面对为“申遗”而出台的种种限制性游览规定,那顶在五台本地人眼中至尊无比的“世遗”桂冠,对这些外来者(他们可能一生只来一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被在遗产的新筹码上宰掉更多的冤枉钱呢,还是从弥足珍贵的文化沐浴里一洗无量欲界烦恼呢,这还真是一个回避不开的话题。
灵山秀水,色色人等,似乎永远是一个谜,只待有缘人来解。作者结识一位干部,在五台山工作半生,于僧俗众中朋友无数,对山门里外情况稔熟,惜其仕运有限,20年正科级一任到底,退休后仍念念不忘5个台顶上龙池干涸之事。这算一个痴者;有一个当地农民,据说还是村干部,在一处名寺外摆摊乞讨有年,一日,一相识的上级领导路过,看他如此,认为有伤脸面,好言劝之罢乞,那农民坚决地说:“乞讨这几年,把家里外欠的饥荒全还清了,再讨一年,到明年咱就不干了。”这算一个迷者。还有其他很多。
还真是,在自然和人类合谋生成的五台山这一奇迹身上,我们发现得越多,则越平凡;发掘得越深,则越大众。但也就在这座山峦曲折演进的图版上,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了人类和自然亲密相处的倩影。而且这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地球转动的年轮间,疏密有致,不离不弃。如此来看,把像五台山这样的名山作为遗产保护起来,不管是哪个规格的,甚至是宇宙级的,都仅仅是个方法,也是一个开始。
像一位久历世故的奇男子,五台山以灵秀瑰伟、静穆沉雄的风姿挺立在北中国的苍茫雾色中,东览浩瀚,西遏沙尘。25亿年前的隆起,是他生命年龄的开头;近两千年前大孚灵鹫寺的崛起,是他信仰年龄的发端;18年前国际旅游月的创立,是他财富年龄的起始;目前正在进行的申报世界遗产的活动,则应是他智慧年龄的原点。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当现实和传说在智慧的菩提树影下重叠交汇时,五台山正迎来他漫长生命史上的新一个轮回。
这里的云天雾嶂,这里的古刹清溪,这里的烛火摇摇,这里的人影绰绰……其实,当我们真正深入其间,便会发现在这些足以感动我们的幽寂美丽的面纱后面,是一幅灵动的、鲜湿的、充满矛盾和统一关系的浮华世相图。
五台山发展中最受非议的是其旅游开发的无度化和商业化——清凉胜境商贾云集,寺院丛林旅人接踵,河畔山脚店铺栉比——在寺庙和农民都快速致富的进程中,因袭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原生特质却日渐剥蚀掉了。现在当地人把改变这一局面的希望寄托在“申遗”成功,正如这里一位负责人所称:“五台山的旅游经济已经非常火爆了,不需要往脸上贴金。面对遗产,保护才是第一重要的。”这或许给眼下发生在五台山中心区的“大拆迁”行动作了注脚,同时用来解释旺季进山人头费从去年的90元/人次猛涨到168元/人次也是说得通的。但“申遗”成功后究竟会怎么样呢?来自云南丽江、河北承德和山西平遥的情形表明,在这些地方“申遗”成功后的第二年,旅游经济不是刹车止步反而指数级地加速发展。那么,五台山会是例外吗?
另一个重要的争执是“大五台”与“小五台”两种观点的分野。“周五百余里”的五台山当然不为五台一县尽有,且不论其延伸山脉的范围,单就主打景点五座台顶而言,南台在五台县境内,西台在繁峙县境内,北台、中台、东台则是这两个县各占一半,东台的余脉还进入河北省阜平县境内。龙多难治水的悖论在这里又如何呢?当台怀镇上僧俗两界的“申遗”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台顶外山谷里开采铁矿的炮声却不合时宜地持续爆响,惊得寺中僧人都难以安坐。如同治理北京的沙尘暴要从内蒙古的戈壁滩下手一样,五台山景区若要清凉永葆,相关执政者壮士断腕的勇气是不可少的。
又是一个黄金周。自北京西南而下,可以乘火车、大巴或自驾车进入五台山腹地台怀,凡400公里,成千上万的城市游客将迤逦纷至。面对费用上涨的现实,面对夷为平地的小旅店遗迹,面对为“申遗”而出台的种种限制性游览规定,那顶在五台本地人眼中至尊无比的“世遗”桂冠,对这些外来者(他们可能一生只来一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被在遗产的新筹码上宰掉更多的冤枉钱呢,还是从弥足珍贵的文化沐浴里一洗无量欲界烦恼呢,这还真是一个回避不开的话题。
灵山秀水,色色人等,似乎永远是一个谜,只待有缘人来解。作者结识一位干部,在五台山工作半生,于僧俗众中朋友无数,对山门里外情况稔熟,惜其仕运有限,20年正科级一任到底,退休后仍念念不忘5个台顶上龙池干涸之事。这算一个痴者;有一个当地农民,据说还是村干部,在一处名寺外摆摊乞讨有年,一日,一相识的上级领导路过,看他如此,认为有伤脸面,好言劝之罢乞,那农民坚决地说:“乞讨这几年,把家里外欠的饥荒全还清了,再讨一年,到明年咱就不干了。”这算一个迷者。还有其他很多。
还真是,在自然和人类合谋生成的五台山这一奇迹身上,我们发现得越多,则越平凡;发掘得越深,则越大众。但也就在这座山峦曲折演进的图版上,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了人类和自然亲密相处的倩影。而且这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地球转动的年轮间,疏密有致,不离不弃。如此来看,把像五台山这样的名山作为遗产保护起来,不管是哪个规格的,甚至是宇宙级的,都仅仅是个方法,也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