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摄影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视觉文化领域,传统的新闻文字时代进入到了图文并茂的读图时代。这也使得我国传统的新闻摄影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新闻摄影中的摄影器材、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主要在基于新媒体环境的视角下,对推动新闻媒体工作发展的方式进行探究,文中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和新闻记者带来的影响,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新闻摄影带来的主要变化。
  新闻记者的摄影技术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水准,因此在当前加强对新闻摄影的发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新媒体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给当前的传统新闻摄影带来了较大的改善,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设备对信息进行直接传播,同时个人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工具进行文字编辑和图案策划,这给我国传统的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带来影响
  手机设备对传统新闻摄影带来的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在我国社会中的不断普及,智能手机已不再局限于打电话发短信,人们还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网上冲浪、玩手游、编辑彩信或发送图片等。在某种意义上,智能手机已经实现了“掌上电脑”的全部功能,人们也称手机为“第五媒体”,这预示着手机成为新闻媒体行业中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由于手机具备较高的便捷性,人们利用手机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记录新闻现场发生的事件,这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因此人们只需要有一部手机,便可以成为一台移动的“自媒体”,充当网络新闻的传播者,这无疑给传统的新闻摄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主要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摄影工作的主要依托工具,由于新媒体技术具备传播介质和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功能,通过新媒体技术就可以实现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受众多元化、传播载体广泛化三大特征。新媒体技术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利用移动终端或是智能手机等新媒体设备,让社会中原本是新闻信息的受众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新闻摄影行业的边界,使传统新闻摄影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转化为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或是数码相机进行拍照的简单性工作。在新闻现场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所拍摄的第一手照片上传至网络,因此该照片具备了及时性、真实性等一系列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直接挂钩,所以这种全面的摄影背景和摄影优势,可以突破传统新闻摄影的局限性。
  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作品还具有一定的多样化。这主要源于当前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等智能拍照设备对图片进行网络传播,还可以借助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方式进行新闻信息传播,这使得新闻摄影作品的来源更加多样化、宽广化,同时当前新闻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中还呈现出了裂变式的传播特点。
  新闻媒体环境对传统新闻记者带来的影响
  通过“全民摄影”对传统新闻摄影记者的影像特权突破
  在新闻摄影中通过“全民摄影”还可以对当下传统新闻摄影记者的影像特权进行突破,在传统新闻摄影工作者进行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摄影器材和新闻编辑工作人员。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记者,都可以将自己所摄影的新闻图片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
  新闻摄影逐渐向深度化、广域化方向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逐渐地向深度化和广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新闻摄影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当前新闻摄影图片在发展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新闻价值,例如在突发新闻事件来临时,现场的普通民众在新闻现场所拍摄的照片可以凸显出现场感和及时性,而这一特点也是专业新闻工作者难以企及的。但是普通民众在拍摄手法和技术上与摄影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当前专业媒体新闻摄影工作者,并不是要对图片进行深度的编辑和制作,而是需要拍摄出更具有思想性和深度的照片来维护新闻媒体行业的专业性。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对高质量图片的编辑需求增加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所拥有的新闻图片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很多新闻图片从专业的摄影角度来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同时随着新媒体时代下摄影报道的深度发展,需要新闻媒体工作者提高对图片质量的要求。相关新闻机构需要对摄影图片进行深度的解析和编辑,此外对于网络中海量的新媒体拍摄图片还需要进行甄选和后期编辑工作,提高新闻摄影图片的整体质量。
  新媒体环境对新闻摄影带来的主要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发生变化
  新媒体环境对新媒体摄影的时效性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当前社会中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速度迅速提升,在网络中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相关平台都成为了新闻图片或是其他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同时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也为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多样化和无缝隙的对接,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对网络中的资讯进行评论,逐渐形成了对同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视点的及时性报告,这些碎片化的报道方式为新闻事件的解读提供了较为有利的视角。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传播范围发生变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拍摄相应的新闻图片,拍摄者借助互联网就可以将自己所拍摄的图片上传至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相应的社交平台中。当用户将这些图片上传至社交平台后,社交平台中的粉丝或是网友就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用户所传播的信息,同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转发和评论,便可以使信息的受众群体在数量上呈现迅速的增长。随着时间的递进,用户所传播信息的受众范围也会随之迅速增大,当这种自媒体受众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引起当前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关注,广播电视媒体将受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报道后,便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扩大式的传播,进一步拓宽该事件的受众范围。
  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优势,让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新闻摄影工作,便是当前新闻摄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当前在新闻摄影中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优勢,改进传统摄影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便可以促使我国新闻摄影行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其他文献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软实力,也是投资兴业的硬指标.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从“四个一”“四个办”入手,下决心、出重拳、用猛药,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期刊
1871年3月18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72天后,巴黎公社宣告失败,其领导人欧仁·鲍狄埃怀着满腔悲痛,写下了宏伟诗篇《国际歌》,随着一曲震撼人心的悲壮
期刊
博士论文就要付印了,三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真的就要结束了.rn此文作为博士论文的后记,写下了我艰难的求学之路和永远印在心里的往事.rn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
期刊
2021年3月24日,H&M、Nike等国外快时尚品牌声称我国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并公开抵制新疆棉花和中国纺工厂,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棉花一词引爆社交网络.众所周知,
期刊
2021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号召下,中国农业银行的“三农”工作重点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并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在党中央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引领下,
期刊
张桂梅和大山里的“教育奇迹”rn2月17同,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以下简称“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来到了央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现场,在全国观众的注视下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