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越来越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进行的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帮助了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我国在实行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在实效性方面,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因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影响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问题,以及加强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帮助初中学生促进成绩的发展,推动了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为了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将课堂合作学习融入到了教学之中,进而和他们一同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密切,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该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课堂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影响了合作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1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影响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问题
1.1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我国在进行教育改革之前,实行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做为教学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对于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极高的重视。但是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方面,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教师对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由于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合作学习意识薄弱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影响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2缺乏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目标
由于师生对于合作学习意识过于缺乏,因此就算开展了相应的合作学习,也由于没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正确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为了提高教学方面的效率,通常情况下,都会将教学难度进一步的降低,进而进行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教学难度的降低,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缺乏挑战性,从而降低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了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2加强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措施
2.1合理进行分组
学生之间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在成绩方面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为了促进学生们数学成绩的提升而使用课堂合作学习时,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进行学生之间的合理分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学习质量的最大化。在进行分组时,必须控制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这样教师才能够对小组的成员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们成绩的提升,帮助我国初中数学提高教学质量。
2.2强化学生的合作技能
由于教育改革的影响,教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学生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在实行之初,缺乏足够的经验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困难,影響了教学的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指导,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讨论,从而将自身的想法充分展现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让合作学习达到预想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合作学习,可以在进行教学前,为学生们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轴对称,什么又是轴对称图形。进而让学生们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并且根据书本中所体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讨论,从而帮助学生们对轴对称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进而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寻找出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并且寻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于心中的疑问和想法展现出来,进而根据其他人所表达出的想法,促进自己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自由发挥,给予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充分理解轴对称的所有知识概念,促进了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发展。
3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教师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教学模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成绩的发展,提高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推动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实效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光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J].丽水学院学报,2011,33(2):82-86.
[2]张爱国.对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0(10):18.
[3]莫衍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6(1):4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为了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将课堂合作学习融入到了教学之中,进而和他们一同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密切,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该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课堂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影响了合作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1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影响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问题
1.1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我国在进行教育改革之前,实行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做为教学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对于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极高的重视。但是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方面,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教师对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由于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合作学习意识薄弱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影响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2缺乏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目标
由于师生对于合作学习意识过于缺乏,因此就算开展了相应的合作学习,也由于没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正确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为了提高教学方面的效率,通常情况下,都会将教学难度进一步的降低,进而进行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教学难度的降低,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缺乏挑战性,从而降低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了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2加强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措施
2.1合理进行分组
学生之间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在成绩方面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为了促进学生们数学成绩的提升而使用课堂合作学习时,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进行学生之间的合理分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学习质量的最大化。在进行分组时,必须控制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这样教师才能够对小组的成员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们成绩的提升,帮助我国初中数学提高教学质量。
2.2强化学生的合作技能
由于教育改革的影响,教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学生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在实行之初,缺乏足够的经验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困难,影響了教学的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指导,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讨论,从而将自身的想法充分展现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让合作学习达到预想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合作学习,可以在进行教学前,为学生们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轴对称,什么又是轴对称图形。进而让学生们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并且根据书本中所体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讨论,从而帮助学生们对轴对称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进而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寻找出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并且寻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于心中的疑问和想法展现出来,进而根据其他人所表达出的想法,促进自己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自由发挥,给予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充分理解轴对称的所有知识概念,促进了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发展。
3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教师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教学模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成绩的发展,提高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推动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实效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光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J].丽水学院学报,2011,33(2):82-86.
[2]张爱国.对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0(10):18.
[3]莫衍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