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餐桌大境界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抓住男人的心,最重要的是抓住他的胃”,只言片语背后,隐藏着一个漫长的故事:驯化和斗争。
  人们常以党派来区分持不同口味者,比如“甜豆腐脑党”和“咸豆腐脑党”、“肉粽党”和“蜜粽党”等。如此说来,两人结婚,便是不同党派人士的结合———若在专制社会里,一人说了算,另一人附庸,日子倒也安稳。但在民主制度中,两党缠斗,不相上下,便免不了餐桌上的一场恶战。
  万恶的旧社会里,一人独大,家中饮食原则当然由男人定,女人只能改变自己的口味迎合夫君。孔夫子的弟子曾参让妻子去蒸梨,妻子蒸了七成熟,但曾参要的是十成熟。梨一上来,曾參大怒,直接把妻子给休掉了。
  现在毕竟文明了很多,男女平等,谁的口味应该成为家中正统,就成了一个麻烦事。其实,夫妻口味之争,最终谁更强势,谁就将取得家中的主导权。比如我父母,经过几十年的打打闹闹,终于确定了母亲在家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平时只能是她做什么,父亲就吃什么。有时候,到节令,比如端午节,父亲便和母亲商量,买糯米包点粽子如何?母亲随口回答:“我不会做。”父亲只好作罢。
  父亲是一个对吃颇有讲究的人,家里光菜谱就买过好几本,不光自己学,偶尔也会暗示母亲看一看。但母亲几乎不理,我行我素。父亲没办法,兴致来时,只好自己下厨炒几个菜。只是后来,随着年纪增长,父亲身体抱恙,需长期服药,对饮食多有禁忌,好多东西都不能吃了,终于放弃了饭桌上最后的抗争。
  我不比父亲,从小到大,都是在母亲喂养下长大,饮食偏北方风格,单调粗糙,对食物几无挑剔,味蕾迟钝,如演义小说里的莽汉,以吃饱为第一要务。大学期间,我曾创下醋熘白菜一吃半年,下半年又把西红柿炒鸡蛋吃了个够的纪录。偶尔改善生活,最爱饺子,咸淡不论,皆是佳肴。大概妻子也是见我如此好养,才答应和我搭伙吃饭。她厨艺远胜于我,清蒸我喜,红烧我爱,即便偶尔失手,出现焦煳,我吃起来也甘之若饴。所以我俩的饭桌上,战争未开,结局已定。
  我这情况,实属侥幸。更为年轻的一代,多是独生子女,想来舌尖上的冲突,更是少不了。好在,还可以下馆子,里面的厨师早就练就了“众口难调调众口”的高超本领,也能暂时止住战火纷争。
  这是等而下之的选择。最好的选择,得向沈复和陈芸学习。两人虽生在清代礼教社会,但并不太受其束缚。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记载,妻子陈芸每天吃饭必用茶泡,且喜欢吃臭豆腐和虾卤瓜,两样都是重口味,沈复很讨厌。两人为此斗嘴,陈芸斗不过丈夫,只好用强:“你喜欢吃蒜,我陪你吃了,这卤瓜你也陪我尝尝如何?”说着便夹一筷子“强塞我嘴里”。沈复捏着鼻子试着嚼了嚼,尝出美味,从此也开始吃了。如此这般,后来,沈复连臭豆腐也觉得好吃,完全被驯化了。
  沈复后来还傲娇地跟陈芸说:“我刚开始挺讨厌这些的,怎么后来就喜欢上了,口味的变化真是令人想不通啊!”陈芸则笑着答他:“情之所钟,丑也不嫌弃!”这才是餐桌上的大境界。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18个月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斯坦·拉金是一个没有心脏的人。  这个25岁的黑人小伙儿身板厚实,喜欢和弟弟一起闲逛,总是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女去公园玩儿,看上去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男人。  唯一特别的是,他总是带着一个灰色的背包,24小时从不离身。出门在外,包背在背上,就算坐下来理发,也要把它搁在脚边。  两根管道从背包一角伸出来,探进拉金的衣服,从他的肋骨下面埋入身体,一直连接到他的“心”。早
儿媳妇给陈家阿婆新买了部智能手机,还组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  闲着也是闲着,陈家阿婆拿出手机,依样画葫芦地比画起来。  嘿,这下可开了眼界,陈家阿婆点点这个,划划那个,有媳妇的靓影、孙女的视频,还有好听的歌曲。陈家阿婆越看越喜欢,忍不住点了点孙女的脸。这时,手机响了一下,跳出一行字:奶奶,叫我有什么事?陈家阿婆手足无措,这小孙女怎么知道我在点她?更可气的事也来了,运营商发来短信提醒,预存的话费即将
中层干部老刘过了半百后,有脾气了。过去的老刘,温文尔雅,逆来顺受,领导批评他了,他赔着笑脸,连声說,下回注意,决不这样了。同事们拿他开玩笑,他哈哈大笑,一点也不生气。  那天老刘发脾气是上级领导来检查,要求准备。这项工作老刘是负责人,文字材料也不少,现场布置也多,如果是以往,老刘会乐意做,而且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完美无缺,可这次老刘有了抵触情绪,当着很多人的面说,形式主义还没有解决好,检查就检查,还要
为了做一期关于长寿的节目,电视台的记者们来到长壽之乡进行采访。  他们采访的对象是一个95岁的老人。老人头发乌黑,精神饱满,每天都要上山砍柴,下地拔草。记者们感到很好奇,这些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干的事情,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怎么还能干呢?真是奇迹啊。当他们问起老人的饮食习惯时,老人笑着说,我从不吃荤腥,不吃饱饭,不发脾气。记者们听后如获至宝,他们认为这就是老人长寿的秘诀,难怪老人如此高龄还这么健康。他们
城里人初到农村,不习惯的不仅是蹲茅坑、睡热炕,还有莫名其妙的辈分。不是城里没有辈分,而是城里的辈分太简单、太随便。  在城里,家里谁是爷爷、谁是孙子,一看就知道。到了外边,人和人之间的称呼,完全可以根据年龄灵活掌握。年龄大的就是叔叔大爷、大姨大妈,年龄相仿的就是兄弟姐妹。就是过分谦虚或者喜欢装嫩的人,也只是把比自己小一辈的叫小弟弟、小妹妹。再谦虚,再想装嫩,也不会逮着小屁孩儿叫爷爷、叫姑奶奶。  
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张召忠,因为犀利幽默而又不乏争议的观点与预测,网友们调侃地称呼他为“局座”(戰略忽悠局局长)。对此,张召忠并不生气和反感,他说:“挺好,‘局座’是网友一种善意的幽默。”  丑女美容掩盖不足  谈到甲午海战的败因,张召忠说:“北洋舰队的实力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表面看起来一切都好,为什么就打了败仗,致使全军覆没?这有点像丑女美容,通过涂脂抹粉掩盖了一些,乍看起来还不错,一
在阿根廷著名的旅游景点卡特德拉尔,有段蜿蜒的山间公路,其中有三公里路段弯道多达12处。因为弯道密集,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人们称这段道路为“死亡弯道”。这段路从1994年通车到2004年,共发生了320起交通事故,106人丧生。交通部门在该段路入口处竖立了提示牌:“前方多弯道,请减速行驶。”没起作用,于是将提示语改成触目惊心的文字:“这是世界第一的事故段”“这里离医院很远”。事故依然高发。  就在人们
禽畜之中,雄性的肉质比不上雌性,老的比不上小的,就像母鸡比公鸡好吃,小鸡比老鸡好吃,小母鸡比什么鸡都好吃。  但是,世事无绝对。鸭子把这条定律打破了。鸭子不但雄的比雌的好吃,而且老的比嫩的好吃。四川名菜“樟茶鸭”和顺德名菜“神仙大鸭”都指明一定要用雄鸭,大厨们显然知道,只有雄鸭的肉质及功效,才能保住名菜之实。  在家可以做两款相对简单的鸭肴:一款是汤,一款是菜。  汤肴名叫神仙大鸭。这是广东顺德的
在外行看来,120急救车开着警笛、闪着顶灯,所有车辆为其让道,很是拉风。大家不知道的是,120急救许多时候也是用生命在做。  病人好了醫生不好了  顾医生有一次深夜随司机出诊。报病的是一对老夫妇,家住八楼,当晚电梯坏了,家里没有其他人。老爷子心脏病发作,情况危急,不能再拖延。  顾医生咬咬牙背起一百八十斤的大爷,从八楼一步步挨到楼下。把大爷放上推车,顾医生自己就不好了,心慌气短,全身瘫软,用尽最后